
有些综艺,是按季拍的。
一年一季,一季12期。
有些综艺,是按四季拍的。
一年四季。
今天中午上线的是,是《毛雪汪》第61期。
不要问,这是第几季。
问就是秋季。
61期,足够别的综艺,做六年。
上一阶段的夏季篇,8月下旬结束。
时隔一个月,秋季篇又上线。
谁家正经综艺,停一个月又更新的?
秋去春来两年间,《毛雪汪》输出了同行五年的量。
这么高产,不怕没素材吗?
真不怕,内娱明星这么多,排队能排到十年后。
光是德云社的相声演员,就能撑好多期。
《毛雪汪》两大特点,一是产量高,二是爱搬家。
哪怕是铁粉,也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搬新家。
普通人搬家,可以趁机淘汰一些旧物。
《毛雪汪》搬家,最重要的,就是旧物。
每一件,都是飞行嘉宾的心意,妥善保管代表尊重。
到新家了,实用的礼物,都利用起来。
比如黄渤送的愤怒门铃,已经安排上,迎接新家第一位客人,秦霄贤。
摆件们,都选地方放好。
孟子义的征友宣言,雨彤的招财猫,入门可见。
也有既用不上,又没地方摆的。
比如杨九郎的真人抱枕,差一点当成杂物丢阳台。
考虑到这样不尊重人,李雪琴找了个墙角。
这一期的客人是秦霄贤。
还没登门时,李雪琴已经夸上了。
非常平和,没有戾气。
一言不合就对喷、网暴的年代,这当然是难可能贵的优点。
但是,具体到秦霄贤本人,合情合理。
刚入霄字科,相声没学几天,名气就盖过积年学艺的师兄们。
王炸开局。
再说不好相声,就只能回去,乖乖地继承亿万家业。
啥也不用干,坐着就行的那种。
生在罗马,王炸开局。
个子瘦高,长相帅气,家里还富。
不争不抢地,就拥有了别人梦寐以求,求之不得的东西。
换做是谁,也能平和。
不过,李雪琴夸他,并不是因为他优秀,只因他是好朋友。
朋友相互的。
你把我当朋友,我也把你当朋友。
秦霄贤进门,就给毛不易、李雪琴安排上了。
乔迁之喜,要有仪式感呐。
贴门联,送祝福。
送五谷丰登瓶,寓意富裕吉祥。
送天梯,寓意步步高升。
送扫把,意为扫屋。
毛不易、李雪琴,人均一幅我不懂,但大受震撼的模样,听之任之。
直到秦霄贤掏出礼花,毛不易打了一个激灵,从迷茫中清醒过来。
《毛雪汪》每次安家,都在居民楼里。
在这儿放烟花?小心投诉罚款。
总得听个响吧?
不放烟花,秦霄贤又换出了一面铜锣。
这敲锣打鼓的作派,震住了毛不易和李雪琴。
这,都是传统习俗吗?
不愧是德云社的人,懂得真多。
郭班主郭德纲,去女首富家杨丽华家,对龙椅如数家珍,四九城的习俗,说得头头是道。
郭麒麟录综艺,有一段关于书画,他嘴里不断蹦出斩卷、添笔、洒金等词,让一众嘉宾自愧不如。
种种迹象表现,德云社的人,对传统文化的掌握,远超平均水平。
看来,秦霄贤也精于此道?
秦霄贤倒是坦诚,以上那些流程,都是网上找的。
这年头,大家的知识库都在网络上,而不是脑海里。
秦霄贤从网上获取的知识,还有一个。
如何又快又好地做一份烤冷面。
为了庆祝毛雪汪乔迁之喜,他用小拖车,带着一台烤冷面机上门。
设备有了,开个光。
秦霄贤、毛不易、李雪琴,三个不会做饭的人。
手忙脚乱中,厨房一阵浓烟中,掏出手机现学,做了份烤冷面。
只要不把厨房点着,会不会做饭,都没有关系。
上网现学嘛。
不会做饭的毛不易,大方分享一个厨房小技巧。
切洋葱时,嘴里含一口水,就不会熏到流泪。
一个实用小知识,来自一个厨艺小白。
这算不算是时代的进步,知识的颠覆。
一份烤冷面,吃得宾主尽欢。
聊着聊着,谁喜欢做饭。
秦霄贤说,没有人。
有人会做,但没人喜欢。
以前,总有人吹捧德云男团,爱相声爱做饭。
秦霄贤简简单单三个字,破除谣言。
师哥周九良,在毛雪汪做过一次葱油面。
秦霄贤问,好吃吗。
毛不易愣住了,迟疑几秒后给出答案。
再好吃,它也就是一碗葱油面。
言下之意,看破不说破。
这又回到一个老问题。
综艺里的好吃,到底是真的假的?
沈腾在综艺里,对贾冰的厨艺大加赞赏,隔空喊话黄磊有竞争对手。
黄磊的手艺,毛不易也尝过,他去过五六次蘑菇屋。
巧合的是,黄磊也爱做葱油面。
不知道毛不易尝过后,感想如何。
内地歌手一姐去蘑菇屋,嫌黄磊做得太咸。
八戒导演去过蘑菇屋,回来接受采访,说那儿环境不好,菜里有灰,只字不提口味。
好不好吃?
答案看不出品质,只看得出情商。
毛不易看着像个社恐,情商还是在线的。
点击订阅关注,听小八和你说一说综艺里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