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太人应该被全部杀光!”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一句口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了迫害犹太人的运动。保守估计有 600 万左右的犹太人因此而死,这成为人类历史上相当悲痛的一页。
无数描写二战时期犹太人被屠杀、被隔离的经典电影,都描绘出了这段悲惨的历史,而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宏大的主题——反战。
现如今的以色列,也是一个以犹太人、信奉犹太教的国家,或者说是曾经遭受过迫害的人所组成的国家,但他们现在正压迫甚至屠杀另一个种族。
难道国际政治中,孰是孰非没有绝对的公理可言?屠龙者终成恶龙的预言仍会应验?
中国站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
《美丽人生》剧照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巴勒斯坦的悲剧色彩
巴以冲突持续到今天,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巴以双方不仅在战场上见了真章,在国际社会也嘴仗打个不停。
以色列方面称,已经向加沙地带投掷了超过 6000 枚火箭弹,其中还有不少是因为具有人道主义风险,被国际社会禁用的白磷弹。
现在战争双方每天都有数百平民伤亡,数字触目惊心。
巴勒斯坦的突袭让以色列几乎毫无准备,媒体公布了哈马斯占领以色列军事基地的影像资料,让以色列情报部门把脸面丢尽了。
与此同时,网络上还传出了哈马斯杀害以色列平民的视频资料,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是以色列音乐节拍摄下来的。
灾难现场黄土弥漫,人们惊恐地四散奔逃,哈马斯士兵对着人群开枪。
据了解,音乐节上保守估计死亡超过 260 人。
国际社会不乏对哈马斯的指责之声,有人质疑为什么杀害普通平民。
哈马斯的回应令人哑口无言:“巴勒斯坦每天都有平民被杀,没有人在乎。”
从这句话中,我们隐约能够窥见双方的冲突,已经夹杂着不死不休的仇恨。
确实如此,目前,虽然国际社会提供了和平的解决方案,但都没有得到双方的认可和支持。
以色列要把哈马斯从地球上抹去,实际行动中也没有避开平民,而哈马斯则称要在战场上一决高下。
10日,以色列空袭后的加沙市
从当事双方来看,巴以冲突的平息似乎遥遥无期。
除此之外,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拱火。
目前,美国五角大楼表示已经派出航母战斗群以及战机为以色列撑腰,而且还向以色列提供了防空系统和弹药。
在此前哈马斯突如其来的夜袭中,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就出现很大的纰漏,无法有效应对大量火箭弹的袭击,美国的支援可谓送到了以色列的心坎上。
目前,美方运送的武器中已经有一批抵达以色列,未来巴以冲突的激烈程度,还有可能进一步提升。
令人意外的是,欧盟在巴以冲突中没有和美国站在一起。
欧盟外交高级代表博雷利,日前表达了对以色列封锁加沙地带的谴责,称这是违背人道主义的。
战争爆发前,以色列已经完全将加沙地带困成了一座孤岛,除了断水断电,还斩断了所有运送物资的渠道。
虽然有士兵发现了哈马斯在边界处挖出的地道,但狭窄的地道很难说会对运送物资,起到决定性作用。
欧盟准备向巴勒斯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加沙地带平民渡过难关,但这些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战争爆发后,加沙地带已经有 500 万人流离失所,他们即使有心想要离开家园躲避战火,但埃及、黎巴嫩、约旦等周边国家,都宣布不接收或者暂停接收难民。
巴勒斯坦现在就是一幅人间炼狱的景象,到处是背井离乡的巴勒斯坦人和啼哭不止的儿童,到处都是被炸毁的屋舍。
不知道以色列的犹太人看到这一幕,会不会想起从前?
屠龙者终成“恶龙”的预言终究还是成真了。
屠龙者终成“恶龙”
在此次巴以冲突之前,不少人对犹太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小可怜”的层面。
在经典的二战电影中,大多数都描绘了德国纳粹对犹太人残忍的迫害,却鲜有人知道犹太人被迫害的历史,要比二战时期更为久远。
欧洲一直以来都有迫害犹太人的事件发生,甚至成为一种传统,这种传统能够追溯到几百年前。
从历史上来看,犹太人更像是一个没有固定居所,四处迁移的商人种群。
他们拥有着非常可观的财富,散落在不同的国家,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根源就在于犹太人一直秉持着文化孤立主义,拒绝和其他种族进行融合。
这也就出现了无论犹太人多么有钱,但在精神传统上仍旧保持着犹太人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仔细想想,一群不属于本国、不和本国融合,还要分割本国财富的人,会引起多大的仇恨和敌视?
这就导致社会上极其容易产生反犹情绪。人们驱逐、隔离、压迫犹太人,甚至在欧洲中世纪时期,还会对犹太人进行屠杀。
图源网络
此种手段和二战时期的德国,所采用的手段几乎一模一样。
再加上当时的欧洲,宗教色彩非常浓厚,拒绝成为基督教教徒的犹太人再次成为异类。
宗教改革的先锋人物马丁路德,都对犹太人嗤之以鼻,可想而知,犹太人在欧洲的地位有多么低下。
转机出现在一战之前,犹太人在欧洲备受欺凌,此时德国却发出召集令,宣布为犹太人提供平等的地位和工作机会,因此大量的犹太人都涌入了德国,成为德国公民。
刚开始,犹太人和德国本地人其乐融融地生活着,犹太人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梦想之地,一战爆发后,甚至有不少犹太人都加入军队,为德国而战。
但德国成了一战的战败国,国内经济崩溃,民生凋敝,再加上巨额赔款和重建资金,富有的犹太人占据了国内大部分财富,自然而然成为了德国纳粹的目标。
由此,德国纳粹掀开了犹太人遭受严重迫害的一页历史。
德国纳粹的行动是循序渐进的,最初只是对犹太人进行复杂严苛的盘查搜身,后来对犹太人经营的小店铺进行关停,或者涂抹犹太人标志让大家远离,进行种族隔离政策。
在全国发起打压犹太人的运动后,有了让犹太人脱光衣服羞辱,殴打等,德国此时的政策还不至于让犹太人丧生。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对犹太人的压迫走向了极端化,开始了更激烈的排犹运动,例如不允许犹太人和本国人种通婚,不允许犹太人进入许多行业等。
最后,图穷匕见,德国开始了对犹太人财富的清缴。
稍有财富的犹太人必须到政府进行登记,然后他们的企业将直接被德国人接管。
在这些政策施行后不久,一名饱受压迫的犹太青年闯进德国驻巴黎大使馆,两枪杀害了一名在大使馆工作的秘书。
此事过后,德国的反犹运动被推向了高潮,德国政府抓住机会,大肆渲染犹太人有罪论。
几天之内,犹太人的教堂、房屋都被打砸抢烧,数百人被折磨致死。
令人不齿的是,希特勒当局却将其称为“水晶之夜”,只因为马路上到处都是打砸后的玻璃碎片。
此后的剧情是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
1941 年万湖会议后,德国确定了屠杀犹太人的最终方案。
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青壮年或是具有技术能力的犹太人被强迫劳动,而老弱妇孺则直接被送往毒气室。
奥斯维辛集中营
而集中营运转的最大障碍竟然是尸体太多,烧不过来,即使焚化炉每天能处理一万具以上的尸体,仍旧难以支撑
可想而知,集中营的死亡人数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有资料显示,德国屠杀的犹太人数量,占到了欧洲犹太人总数的 60%。
德国纳粹的罪行无须争辩,但现在不少网民为了反以色列,甚至开始为德国纳粹“洗白”,称一切情有可原,这种行为也实在令人费解。
这两件事情理应被独立看待,非黑即白的是非观会阻碍我们正确认识世界。
德国纳粹和犹太人的那一页史书中,即使犹太资本家占据了大量财富,显然没有到动摇国家的地步,希特勒的反犹政策是为了转移民众对战败的怒火,犹太人只是不幸背了锅。
纵然背负沉痛的历史,但这并不代表着巴以冲突中的以色列是正义的。
以色列如今要将哈马斯赶尽杀绝的态度,和当年的德国纳粹如出一辙。
时过境迁,历史再次重演了,而这一次,犹太人才是刽子手。
这时,同样背负沉痛历史的中国站了出来,只说了一句话。
中国不欠犹太人什么
2023年10月15日,华春莹在社交软件推特上,用英语和阿拉伯语发布了一则短评,她用一句古话点明了历史和现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方还表明,不希望历史重演。确实如此,犹太人曾经也是受过迫害的民族,现在又反过来迫害其他民族,这难道不是肖似纳粹的举动吗?
中国说了一句公道话,毕竟在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压迫犹太人的举动,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没有表示明确反对,事后他们普遍都对犹太人心存愧疚,在对巴以冲突表态时,难免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
但是,中国却绝对不会偏颇,愧疚或是不齿的心态,在中国都不存在。
甚至,二战所有的国家都有可能对犹太人心存愧疚,中国却绝对不欠犹太人的。
抗战时期,上海有不少国家的租界,犹太人前往这些租界,甚至不需要办理签证等。
据统计,共有 2 万名犹太人在上海避难。
后来,日本占领租界后,虽然也曾建立犹太人隔离区,至少这些人没有性命之忧,他们还在隔离区的中国邻居帮助下,一直坚持到 1945 年战争初步结束得以离开上海。
在上海的犹太人
因此,中国的立场不偏不倚,我们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不存在任何私心,只站在公理和正义的角度。
中方已经反复重申,不论是两国方案还是其他手段,事件各方只有停火谈判才能得到最终的和平,而继续加剧冲突烈度,动辄宣称“抹杀”“消灭”只会让悲惨的历史重演,绝不会等来和平的曙光。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