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日,据《环球时报》报道,税务部门近期依法对富士康集团在广东、江苏等地的重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自然资源部门对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点企业用地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当然,这项调查也是合理合法的。
不过这也说明,富士康对于中国电子产业的重要性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滑。
富士康本质上是加工代工厂,在美国主导的半导体产业体系中承担的是较为初级和末端的加工制造,这与其他研发企业以及台积电这样掌握高端制造能力的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对于中国大陆来说,这些加工的代工厂主要带来的并不是技术,而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管理模式以及较为充分的就业和相应的税收。
当然,对于我们来说,富士康能提供的技术进步非常有限。同时,如果与产业链其他位置相比,富士康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其实比看上去的有限得多。富士康能在中国大陆如此风光,其实还是中国制造能力与美国研发能力有效匹配的结果。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在高技术产业上,中美事实上已经大范围脱钩,这是基于美国的对华战略变化发生的。也就是相对于美国利用中国的要素进行研发带来的增益,美国现在更不愿意让中国获得参与研发的增益。这点基本上已经是事实,即便是对华最为温和的学者都认为美国应该与中国进行科技战。
为此,中国自然需要搭建自己可控的科技产业生态,中国也已经非常重视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这其中半导体产业自然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目前华为推出新机的情况来说,中国的努力开始进入了开花结果的阶段,华为已经带动了数以千计的国内企业,这一生态已经逐步成型。
那么自然,基于美国体系的富士康重要性会显著下降,其被边缘化已经是必然。当然,中国大陆不会主动赶走富士康,不过富士康如果有什么自身地位特殊的想象,那还是洗洗睡吧。
这对于正在谋求“竞选总统”的郭台铭来说,也是个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