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作为一个合格的威士忌爱好者,对于基础的专术语含义及其背后的酒知识一定要知道,才能真正看懂、喝懂威士忌!

OB&IB官方装瓶&独立装瓶

OB = Official/Original Bottling,即「官方装瓶/原厂装瓶」,由某个蒸馏厂自产、自装、自销的威士忌。强调的是从一而终稳定的品质。

IB = Independent Bottling,即「独立装瓶」,独立装瓶商没有自己的蒸馏厂,也就是不自产,而是通过购入蒸馏厂的原酒,在自家酒窖熟成、调配、灌装后,以自己的名义贴标出售。强调的是独一无二的个性。IB 也指 Independent Bottler,即「独立装瓶商」。

像麦卡伦、格兰菲迪、百富等品牌官方发售的商品就属于OB商品,但他们的酒厂也会对外出售原酒给独立装瓶商或个人,独立装瓶商再以自己的名义贴标后出售即为IB,常被称为“单桶",因为往往是以桶为单位装瓶,数量一般只有几百瓶,因此“单桶”比较讲究选桶技巧,由于其限量和独一无二的稀缺属性,同等年份的IB威士忌价格会比OB威士忌的价格高,且具有一定收藏属性,因此备受老饕们喜爱和追捧。比较知名的IB商有高登&麦克菲尔(Gordon & MacPhail),凯德汉(Cadenhead’s ),贝瑞兄弟(Berry Bros & Rudd,简称 BBR)等。

Cask Strength桶强

桶强威士忌,指的是不加水稀释,从橡木桶取原酒直接装瓶的威士忌。一般会在瓶身酒标上标注,这种威士忌酒精度比较高,基本在50%以上,酒体也会更为强劲,价格也会相对昂贵。

桶强威士忌比较原汁原味,因为没有经过加水稀释,所以桶强威士忌能很大程度的体现酒体在橡木桶中风味和酒厂的风格,因此备受老饕们推崇,另外很多单桶威士忌也常常是桶强装瓶的。而我们经常接触到的非桶强单一麦芽威士忌,都是经过酒厂调酒师稀释调配而成的,酒精度数低,一方面让口感更适合大众,一方面容易保证常规产品口感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Angel’s Share 天使税

即威士忌每年在橡木桶熟成时,蒸发所产生损耗的比例,像是被老天爷抽了税一般,贡献给天地,因此被冠上了个浪漫的名字“天使税”。

每款威士忌新酒在蒸馏后被选出,存放在各式橡木桶中。经过木材的毛细孔渗出、像是威士忌的呼吸氧化作用。而桶中的酒液缓慢挥发到空气中,导致威士忌逐年丧失。而橡木桶所置放地点的温度、湿度、环境,都会因为这些微小而缓慢的交换过程而形成“天使税”,税赋比率也会因为地点而不同,苏格兰平均概略的Angel's Share是每年2%、日本是4%、台湾可以达8%、印度更高达了16%。

New Make /Born

New Make是指蒸馏后的酒液在最低桶陈装瓶年限前(苏格兰为3年,日本为2年),按照法律规定还不能被称之为威士忌时的酒液,便可称它们为New Make ,日本有时也称为New Born,酒液颜色通常都是无色透明。

一般已经有稳定市场的品牌很少推出New Make的产品,因此市场上的New Make比较少;但也正因为威士忌的桶陈时间较长,一个新的威士忌酒厂一般需要5-8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推出成熟的单一麦芽威士忌产品,而在此之前的漫长时间里,有些酒厂就会推出一些New Make产品,一方面进行市场反馈试探,一方面来增加酒厂曝光度。

Peat=泥煤

Peat=泥煤,Peated=泥煤味,由没有完全炭化的植被(如苔藓、石南、树、草等)经过沉积形成,通常存在于潮湿的环境中,如沼泽。泥煤的形成非常缓慢,通常需要数千年的时间。在森林较少的地方,泥煤经过干燥后当作燃料使用,但由于没有完全碳化,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威士忌中的泥煤起源於 19 世纪的苏格兰,,苏格兰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数量最多的泥煤,有的地区最深可以到地下8米。长期以来泥煤也作为苏格兰酿酒厂的燃料。如今,泥煤作为燃料的酒厂较之前少了,反而主要用于增加额外的风味。使用泥煤作为燃料提供热量来烘干麦芽,在烘干的过程中,泥煤燃烧产生的大量烟雾(含大量酚类物质)进入麦芽,然后这些酚类物质带来的风味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从捣碎、发酵、蒸馏,到成熟,最后进入瓶中的威士忌。

PPM泥煤值

麦芽吸附了多少的泥煤风味成分,通常会用酚值含量(ppm)来呈现。ppm也就是parts per million,为「百万分之一单位」。大家常常看到的泥煤值ppm,其实是许多酚类化合物组成的总浓度,比如苯酚(phenol)、愈创木酚(guaiacol)、甲酚(cresol)等等。

Ppm数值越高,泥煤的风味相对就越浓郁。干燥的泥煤麦芽中的ppm含量相当高,经过蒸馏和熟化后,含量会下降,最终的威士忌会达到原始麦芽泥煤含量的30%至40%左右。1~5ppm属于低度泥煤含量,大部分的苏格兰威士忌都属低度泥煤,带有淡淡的烟熏味。15~25ppm属于中度泥煤含量,例如泰斯卡(Talisker)、高原骑士(Highland Park),带有明显的烟熏风味。艾雷岛的卡尔里拉(Caol Ila)、波摩(Bowmore)也属于中度泥煤,拥有适度但不强烈的药水味。30ppm以上属于高度泥煤含量,例如阿贝(Ardbeg)、拉弗格(Laphroaig)、乐加维林(Lagavulin)等,就是典型的重度泥煤威士忌,泥煤风味非常强劲,当然还有布赫拉迪的泥煤怪兽系列,酒如其名,ppm更是达到了100+。

Non Chill Filtered非冷凝过滤

威士忌是一种蒸馏烈酒,它使用大麦芽为原料,经过粉碎,糖化,发酵之后,蒸馏出酒精,在橡木桶中熟成至少3年之后,绝大多数会经过加水降低酒精度到40%左右装瓶。刚出桶的威士忌原酒含有各种可溶于乙醇的芳香化合物,有些是从原料里来的,有的是橡木桶带来的,主要是一些酯类,酚类和酸类。

这些化合物正是威士忌风味的来源,却也给酒厂带来一些困扰,当威士忌的度数降到46度以下,或酒的温度降低,那些溶于乙醇但是不溶于水的酯类和脂肪酸在低温环境会析出,在酒液中形成絮状物,呈现出一种浑浊的云雾状,即“cloudy”现象,既不美观也容易引发针对酒质量的质疑。冷凝过滤就是将威士忌原酒的温度降低到0--4度左右,有些酒厂甚至会把温度降低到-10度,然后通过过滤器,将酒中的絮状物去除,虽然各家酒厂过滤方法有些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保证威士忌在任何温度下都看上去一样的透亮。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冷凝过滤的除了美观之外并无实质性的作用,甚至会把威士忌的灵魂——丰富的风味物质过滤掉,所以不少酒厂及品牌开始拒绝使用这种工艺,以最大限度保留威士忌的原始味道,并把非冷凝过滤当作卖点。

不过威士忌网站whisky.com邀请上百个威士忌爱好者盲品得出了结论:

1、非冷凝过滤与冷凝过滤的威士忌喝起来有差别,但差别不大;

2、非冷凝过滤的威士忌,味道并不一定比冷凝过滤的更好;

3、而且即便是资深玩家也很难通过品尝分辨出是否经过了冷凝过滤。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