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清辉夜凝
编辑丨清辉夜凝
爱迪生曾经说:我最伟大的发明不是“白炽灯”而是摄影机,它帮我留住了最美好的瞬间。
紧接着从电视机的面世,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从此人们的生活不再单调,每天收看影视剧成了日常行为。
而在众多影视剧中也出现了许多“经典镜头”让人们感叹到原来可以这么美。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全球公认的五位女星(排名不分先后),中国只有一位上榜还是一位“美籍华人”。
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这个名字即使对于国人来说也耳熟能详。她与玛丽莲·梦露同为上世纪50年代的影坛巨星,但她们各自代表的美丽形象却大相径庭。如果说梦露代表的是妖娆多情的性感,那么赫本则是高贵端庄的典雅。
赫本16岁就毕业于英国贵族学校,可见她自小就受到上流社会的熏陶,养成了与生俱来的优雅气质。19岁,她在首部电影中仅以一个甜美的笑容就征服了观众,一举打开知名度。
1953年,她凭借在《罗马假日》中的出色表现斩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开启了在影坛14年的辉煌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赫本凭借《龙凤配》、《修女传》、《蒂凡尼的早餐》等多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可见她当时在影坛的地位如日中天。
与赫本合作过的男演员无不为她的魅力倾倒。她的甜美、端庄、从容和活力展现出的典雅之美,形成了与梦露的性感魅力明显对比。
赫本的成功并非一路高歌,她原本来自富豪之家,却因家族生意失败变成一无所有的落魄少女。正是这一沉重打击促成了她与电影的邂逅。当时,赫本参加了《罗马假日》女主角的选角,导演威廉·惠勒一眼相中了她,给了她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
而赫本的人生中,也密不可分地与两个男人的命运纠缠在一起。第一个男人是《罗马假日》的导演威廉·惠勒。惠勒曾向赫本表白却被拒绝,但他仍一直如同骑士一般守护在赫本身边。
许多合作过的男演员也对赫本情根深种,但惠勒的感情最为持久深沉。第二个男人则是著名时尚设计师伊夫·圣罗兰。两人的邂逅源于一部电影的服装设计,圣罗兰最初拒绝为赫本设计,但看到她穿起自己的旧款服饰后为其独特魅力折服,两人成了知己。
尽管外界长期传闻两人之间有染,但其实圣罗兰的性取向并非女性。为了保守秘密,赫本从未澄清绯闻,成全了这位设计师。
这份超越爱情的友谊促使圣罗兰为赫本专门设计了代表她气质的香水“禁忌”。赫本也在生前留给圣罗兰一件大衣,后来帮助他渡过了公司的危机。可以说,赫本与这两位男性之间蕴含着深层的羁绊,她的人生是爱情与友谊交织的悲喜剧。
赫本不仅在银幕上成功,还以其独特的时尚品味开创了“赫本风”,她能将简单的衣服穿出与众不同的效果。曾有设计师评论说,任何衣服被赫本穿上,都会散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彩。
即便过季旧衣,也能被赫本穿出新意。赫本擅长运用最简单的衣着与配饰来凸显自己的气质魅力。
莫妮卡·贝鲁奇
莫妮卡·贝鲁奇生于1964年的意大利,一个普通的家庭。她有一个姐姐Anna,父母都是意大利本地人。父亲在当地一家小公司工作,母亲是家庭主妇,家境一般但生活过得去。
从小,莫妮卡就展现出惊人的美貌,双眸如水晶般透彻,皮肤白皙如雪,嘴唇红润欲滴。连老师和邻居都夸她漂亮得像个洋娃娃。
但是,这张出众的脸也常给她带来不少困扰。校园里总有些顽皮的男孩子喜欢调笑她是“公主殿下”,让还是个孩子的莫妮卡感到害羞。另一些老师和家长则担心她的相貌会招惹麻烦,叮嘱她要谨慎行事。
随着青春期来临,莫妮卡的容貌愈发明艳动人。她勻称的身段、姣好的面容常招来路人侧目,有人赞叹她美如天使,也有人担忧这会招来麻烦。莫妮卡自己也很困扰,不知这张脸终将是福是祸。
就在这时,命运悄然为莫妮卡打开了一扇大门。一天,莫妮卡和姐姐在海边小镇玩耍,一位专业摄影师被她超凡脱俗的容色吸引,于是就忍不住请求给她拍了几张照片。他将照片发给一位电影导演朋友,导演一见倾心,立即找到莫妮卡,请求她出演自己新电影的女主角。
起初莫妮卡因为害羞拒绝了,但在家人的鼓励支持下,她终于同意演出这部处女作。果然,16岁的莫妮卡凭借第一部电影里的出色表现一鸣惊人,很快成为新一代最具潜力的新星。
真正让莫妮卡在全球一夜爆红的,还是36岁那年主演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这部讲述一个美貌寡妇和小男孩之间微妙情愫的电影,轰动一时。莫妮卡精湛的演技和绝美容颜令所有观众为之倾倒,“球花”的美名由此打响,她也当之无愧成为世界级巨星。
从此,莫妮卡欣然接受了上天的馈赠,将自己的美貌化作舞台上的璀璨明珠。她心中明白,罪不在于美丽,而在于别人心中的阴暗。一朵盛放的球花,终于在星光熠熠的舞台绽放光彩,展现出娇嫩欲滴的绝世风华。
玛丽莲·梦露
1926年,玛丽莲·梦露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她是一个私生女,由一对夫妇收养。9岁时,她被送进孤儿院,艰苦的生活埋下了她日后渴望被爱的心理隐患。23岁时,梦露参加了首部电影拍摄,但因为表演生涩,镜头被大量删减。
1950年,她做了隆鼻和下巴整形手术,容貌开始转变。1952年,一位军官注意到梦露独特魅力,邀其为军队拍摄海报,梦露因此一举成名,被视为军人心目中的性感女神。
在好莱坞,梦露的私生活绯闻不断。尽管如此,她仍是当时美国性感代表。1954年,梦露在电影《七年痒》中上演经典捂裙镜头,魅力再度高涨。
然而在名利场中,她内心依旧寂寞。1962年,梦露选择自杀结束了传奇一生。她虽然外表光鲜,但内心空虚寂寞,终其一生在寻找真爱。她的死充满疑点,但最终死因定为“自杀”。
梦露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便经历了被抛弃的痛苦,这成为她一生中难以疗愈的创伤。孤儿院的生活艰辛又苦涩,她渴望被关爱却得不到回应。这种缺爱的童年成就了她日后对名利的极度追逐,她希望通过名气和地位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梦露多次进行整形手术,希望通过改变外表来获取认可。她也不断搭上权贵明星,试图通过他们得到安全感。
但这些外在的东西都无法真正治愈她内心的创伤,得到的只是空洞的名声。在世人眼中,梦露是性感女神,但实际上她仍是那个被抛弃的小女孩,渴望被真正温暖对待。
梦露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美丽与悲哀。她是美国士兵的梦中情人,但也是一个普通女子,在追求爱与被爱的路上屡屡碰壁。外表光鲜至上是当时的潮流,但梦露的悲剧提醒人们,真正的价值不在外在。
石原里美
15岁的石原里美凭借甜美笑容参加选秀,获得“完美少女”称号,打开了进入演艺界的大门。当时石原里美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犹如旭日初升般散发着青春的活力,笑容甜美可人却不失天真,与其他参赛者形成了强烈对比。
石原里美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整个舞台,她的甜美和朝气蓬勃令所有人耳目一新。
2003年,年仅16岁的她主演处女作电影《我的爷爷》,成功塑造少女形象,斩获日本电影学院最佳新人奖等多项大奖。
石原里美在片中表演非常出色,她用朴实无华的演技完美诠释了一个普通少女的喜怒哀乐,让观众看到了角色内心的丰富世界。没有想到,这么年轻的石原里美就能展现出如此超强的演技,她的演技之精湛令评委们惊叹不已。
从此以后,石原里美积极尝试不同的角色,先是青涩学生,然后大胆挑战性感女孩,在电影《失恋巧克力职人》中展现小恶魔魅力。
在这部电影中,石原里美成功改变了以往的形象,她敢于挑战,大胆表现,完美演绎了一个与过去不同的角色。观众们为她的多变感到惊喜,证明她不仅有着清纯的一面,还有着大胆放浪的一面。
她也在日剧《高岭之花》中挑战高贵女主角。石原里美在剧中有着高深莫测的气质,她气质高雅,举手投足间自有风范,成功塑造了一个冷艳贵族形象。这再次展现了她的多面演技,不管什么角色她都能驾驭自如。
时光荏苒,石原里美已不再是当年的少女,而是一个成熟知性的大美人。但她依然散发着青春的魅力,保持着少女般的容颜与身材,人们仿佛看到了永不褪色的花朵。
她曾表示希望成为一个不管多大年纪都魅力非凡的女人。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成为她能够长期红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亦菲
15岁那年,刚从美国高中毕业的刘亦菲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同年参演处女作《金粉世家》,一鸣惊人。剧中,她饰演一个任性刁蛮的千金小姐,尽管当时剧中女一号的注意力更多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但刘亦菲已初露锋芒,展现出超凡的相貌。
接下来几年,刘亦菲接连在多部热门古装剧中出演女主角,如《天龙八部》、《仙剑奇侠传》、《神雕侠侣》等。
其中,在《仙剑奇侠传》中扮演活泼灵动的赵灵儿一角,让她获得广泛好评,被誉为“神仙姐姐”。随后,凭借《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以及《神雕侠侣》中冷峻中透着温柔的小龙女,刘亦菲成功将原著人物活生生地呈现在荧幕上,展现出出色的演技与外型气质。
为了每个角色,刘亦菲都下足功夫钻研,始终保持谦和低调的专注态度。即使已成名,她也从未张扬,始终如一地追求进步,这份勤奋与敬业在当今娱乐圈可遇不可求。
岁月流转,刘亦菲已不再是当年的小女孩。她曾尝试过转型,走偶像歌手的路线,但并未获得预期的关注。但她没有被转型失败击垮,而是坚持自己对表演的追求。这份坚持来自于她对梦想的忠诚,也来自于她内心的善良与纯真。
网友笑称刘亦菲是“家里最丑的”,她直言承认这一点,这样的坦率真诚令人倾心。刘亦菲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演员,即使已成名,还是那个单纯真挚的少女。
刘亦菲的演艺之路虽非一帆风顺,但她用真诚与坚持铸就出色的演技,以内在的美感染着观众。许多年过去,刘亦菲依然是大众心目中神采飞扬的“神仙姐姐”,这份魅力来自她对表演的热爱,也来自她真挚善良的内心。这是时光无法剥夺的本真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