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2年的一天,开国中将聂凤智正和一名警卫人员在南京的夫子庙散心。
突然,聂凤智发现自己的身前似乎闪过了一道熟悉的身影,见状聂凤智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大喊道,
“站住!”
他的警卫员见状也赶紧冲了上去,一把拦住了前面的行人。
那么,聂凤智为何突然拦住这个人?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这一切,还要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讲起。
一、为恶一方的“匪首”
自从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战争的烽火很快就烧到了齐鲁大地,在国民党军队兵败的局面下,山东的平度地区也被日寇占领了。
王铁相本来是山东平度的一个贫苦农民,等到日寇来了以后王铁相家的生活立刻就变得更加贫困了。
大量的粮食被日本人收走,本地的老百姓只能吃一些由日本商人高价出售的“混合面”。
久而久之,这样的生活让王铁相无法忍受。于是,他便带着几个同村的年轻人一起拿着武器上山做了土匪。
可是,王铁相他们上山当了土匪以后却成为了本地的一害。由于王铁相和他的手下们没有精良的武器,所以他们通常只会欺负附近的老百姓。
虽然手上有人有枪,但王铁相他们从来不敢袭击日寇的运输车队。
时间一久,王铁相和他的手下们就成了平度当地最为凶恶的一伙土匪。老百姓对他们的唾弃和惧怕甚至超过了当地的日寇。
但通过王铁相和其手下的一系列作为人们也能看得出来,这群家伙就是一群欺软怕硬的懦夫。迟早有一天,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投靠日寇。
果然,在日寇占领平度地区的几年之后,王铁相就被城里的日寇给说动了,对方不仅许给了他黄金和美女,还给他安排了一个伪军部队的官职。
在看到这些条件之后,王铁相几乎毫无顾忌地加入了汉奸的队伍。
而且,由于有了“伪军”的这层身份,他对周围百姓的骚扰也变得越来越频繁了,对于王铁相,大家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不过,王铁相说到底还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家伙。这样的性格也注定了王铁相不会为日寇死心塌地地卖命。
当时间进入1943年以后,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颓势也逐渐表现了出来。
这个时候的王铁相虽然表面上还在替日寇卖命,但他也已经在暗地里为自己谋划退路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实行无条件投降,这样的情况还是让野心勃勃的王铁相有些措手不及,此时他所率领的伪军部队正驻扎在平度县城。
当时担任王铁相部副秘书长的是共产党员辛冠吾,根据他送回来的情报,八路军已经大致摸清了平度城内的情况。
一开始经过辛冠吾的长期工作,王铁相在得知日军投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有投向八路军的想法,但后来受到其他人的挑唆,产生了其他妄想。
按照王铁相的设想,就算日本人已经投降了,将来他还可以凭借着手中的这些人马去投靠国民政府。
不过还没等他向国民政府释放出“归降”的消息,附近的八路军武装部队就已经来到了平度县城。
而且,对面八路军的指挥官也是在山东地区与王铁相打了许多年的老对手——聂凤智。
二、平度城下的决战
早在1945年8月,聂凤智就已经到了平度城下。然而,我军向来遵守“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原则,希望争取王铁相和他的属下出城投降。
可这却给了王铁相他们休整的时间,彼时王铁相已经打定了主意要投靠国民政府,但他仍旧想靠着假装的诚意与我军拖延时间。
于是,王铁相一边假装要与我军和谈,一边派出亲信出城向国民政府递交“投诚书”,企图让国民党军队来替自己解围。
眼看着平度城里的敌人一直不肯痛快地投降,聂凤智的心里已经猜到了王铁相等人的盘算。
没想到,不久之后南京国民政府还真的给王铁相这个汉奸封了一个“中将军衔”。
当消息传到聂凤智的耳中后,他终于决定不再等了。他在请示完了许世友以后当即决定对平度城发动强攻!
1945年9月7日晚上8点30分,八路军在平度城外集结了多门重炮,开始对县城进行强攻。
经过几个小时地猛攻,平度城的西面很快就被我军打开了一条通道。
聂凤智当即命令前线的将士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西面的阵地,他将指挥大部队向西边移动,不断向前线的将士们提供支援。
在西边的阵地被我军攻破之后,王铁相只能带着手下的残部退守到城里的碉堡内。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我军再次给王铁相发出最后通牒,可是王铁相竟然下令开枪打死我军送通牒人员。
为了给八路军的进攻增加障碍,王铁相还命令手下的伪军在城里各处点燃房屋。
无数百姓的财产在这场大火中毁于一旦。此刻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王铁相和他手下的这群伪军士兵已经疯了!
为了尽快攻下城市避免扩大当地群众的损失,聂凤智下令将胶东军区的主力部队第十三团调到西门担任主攻任务。
这个团的团长高自亭是胶东战区出了名的战斗英雄,政委柳青也是一名出色的政工干部。
在接到组织上安排的任务以后,高自亭和柳青立刻就带着部队赶到了平度城下开始投入战斗。
几个小时以后,王铁相他们所在的碉堡也终于被八路军战士攻破了。王铁相再次向城内逃窜,躲进了平度当地的日军司令部中。
只见,高自亭团长一手拿着配枪冲锋在前,政委柳青也在他的身后组织着战士们冲锋。战士们见状大受鼓舞,一批接一批地冲向敌人的阵地。
可战斗往往是无情的,在冲锋的过程中身先士卒的高自亭团长被敌人的子弹打中了胸口,倒在了血泊之中。
接替指挥的政委柳青,也被敌人放置在司令部外围的重武器打成了重伤。
随后,许世友命令聂凤智务必要全歼城内的伪军,赶在国民党军队到达之前彻底消灭这股狗急跳墙的敌人。
所以,前线的八路军将士们几乎一刻也没有耽搁连夜对王铁相他们所在的区域发起了强攻,当战斗打至拂晓时分,八路军战士们终于攻占了日军司令部。
当八路军攻占了敌军的最后一个据点后,剩下的伪军部队几乎都望风而逃。战斗在随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就宣告结束了。
忙完了指挥的聂凤智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战俘收容所,想要亲自提审这伙伪军的头目王铁相。
但王铁相和他手下的几个亲信早在八路军彻底攻破司令部之前就逃之夭夭了。
根据被俘的伪军士兵交代,大家只知道王铁相他们朝着城东的方向逃跑了,并不知道他们具体逃去了哪里。
因此,这场平度攻坚战虽然最后以我军的圆满胜利而结束。但作为罪魁祸首的王铁相和城里的几个伪军高级军官还是逃掉了。
可谁也不会想到,王铁相在多年之后居然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落入法网。
三、恶魔的结局
1962年的一天,聂凤智正与他的警卫员在南京夫子庙外的大街上散心。
突然,他发现自己的面前窜过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让聂凤智的神情一下子就变得紧张了起来。
他立马加快脚步跟上前面的那个人,他确信自己的直觉不会有错,便喊道,
“站住,不许跑!”
谁知,那人听了聂凤智的话瞬间跑得更快了,还好这个时候聂凤智的警卫员早就已经抄近道挡在了那个人的前面,聂凤智他们这才顺利截住了那个可疑人员。
只见聂凤智怒目圆睁地揪起那个人的衣领对他厉声问道,
“王铁相!我看你还往哪里跑!”
那个人一脸委屈地看着聂凤智道,
“同志,你认错人了吧,我不认识什么王铁相啊,我叫张大年啊!”
聂凤智见到对方还敢抵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你叫王铁相!你少跟我耍花招!”
但是,那人看到周围的好奇群众越聚越多居然开始公然耍赖。
警卫员思考了一阵建议聂凤智还是先将这个家伙带回去审问一番。如果他真的是王铁相,到时候再做处罚也不迟。
于是,聂凤智只能暂且按捺住心中的情绪,将这个可疑的家伙带回了办公机关。结果,这个家伙坐上了审讯椅以后顿时什么都招了。
他承认自己就是王铁相,但他辩解称自己过去并不是有意要和共产党作对。一切都是由于手下人的逼迫造成的。
王铁相还告诉审讯人员,当初他逃出平度县城之后由于无处藏身只能暂时混在难民队伍当中逃到了南方。
在南方王铁相失去了往日狐假虎威的样子,整天只能靠着做一些小生意来维持生活。
后来长江以南的地区也被解放军攻克了,王铁相就成了一名社会闲散人员,始终不敢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注意。
他知道,以自己当年犯下的罪行,解放军绝不会轻饶了他。
此刻的王铁相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嚣张的气焰。他用两只手死死地抓住聂凤智说道,
“聂司令,您大人有大量,就放了我吧。我现在也老了,我不想死啊!”
然而,一想到当年被王铁相残害的那些抗日军民,聂凤智的心里就感到五味杂陈。
当年平度战役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抓住王铁相,如今终于将他抓捕归案了,大家又怎么可能轻易饶了他呢?
聂凤智当即用愤怒的眼神狠狠地瞪着王铁相道,“你不想死?事到如今你这么说,难道不觉得很可笑吗?”
几天以后,南京市的干部群众便召开了一场针对王铁相的公审大会。面对这个曾经欠下过累累血债的家伙,围观的干部群众无不痛骂连连。
最终,法庭对王铁相作出了死刑判决。
当法官当众宣读了王铁相的死刑判决书以后,围观的群众立刻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又过了几天王铁相便被押赴刑场执行了枪决。这个恶魔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
在王铁相被枪决之后,当年指挥过平度战役的许世友也很快得到了消息,而许世友也始终没有忘记这个作恶多端的人。
(图|许世友与聂凤智夫妇)
如今王铁相这个刽子手终于伏法了。当年那些牺牲在平度战役和整个山东抗日战场上的烈士们也总算是可以安息了!
结语:
事实证明,孰是孰非,孰对孰错,人民群众的心中永远有一杆秤。
像王铁相这样的人终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无论将来的时代如何发展,像他这样的无耻之徒都会被毫不留情地钉在耻辱柱上。
而那些牺牲在战争中的英烈也会永远受到人们的崇敬和敬仰。
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和壮丽的事业,他们将永远被大家所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