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笔为剑,写天写地写华年;落棋为子,点兵点将点江山。
01
一名年仅13岁的初中生,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惊醒了无数迟钝的父母。
2023年10月11日,成都,一位妈妈发帖哭诉称:
自己正在念初中的13岁儿子,在校内找不到了,接到消息挂断电话后,放下手头所有事情,火急火燎地赶到学校,到了教学楼后发现儿子“已经躺在那里了”,没有了生命迹象。
悲痛欲绝的她想要联系家人赶来,但手机竟被两次藏起,一次被藏在了不易被察觉到的角落里,另一次被藏在了一位女老师的包里。
待到家里人陆续闻讯赶来后,在和学校进行交涉的过程中,双方起了冲突,以至于她的情绪彻底崩溃,内心升腾起无数的疑问和怒意。
于是,她向学校哭诉,“还我儿子”。
事情闹上热搜,妈妈崩溃痛哭失魂落魄的憔悴模样,触动着无数人的同理心,人们愈发不解其中的蹊跷和古怪之处。
2023年10月13日,通报结果显示:
经过现场勘查、法医检验、视频查证等等一系列工作,认定学生向某某为自缢身亡,排除刑事案件。经调查,向某某有自伤的言行和疤痕,未发现有针对他的校园霸凌行为。
妈妈情绪激动扑倒在地,手机两次掉落在地,老师以及校医先后捡拾起手机并及时归还。
没有两次藏起手机的行为,没有抢夺手机的行为,没有暴力行为的发生,亦没有向家属隐瞒孩子的状况。
父母以及家属同样看过了监控视频,对这一结果无异议。
这种种一切都在表明着,孩子是自缢身亡的。
那句触目惊心的“向某某有自伤的言行和疤痕”,令人依然能够在恍惚中想象到他内心世界的千疮百孔,感知到他痛苦不堪的精神状态。
他的心病了,但活着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发现他病了,更没有一个人在意他自伤的言行和疤痕,直至他踏上绝路,悲剧已无法挽回,他那千疮百孔的内心世界才得以被看见。
02
根据监控视频、同学回忆以及妈妈的讲述,向某某生前的最后经历得以被大致还原:
当天下午的物理课上,他与班上一位女同学发生争执,被女同学扇了个耳光,但课后却只有他一个人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训话。
并且由于在争执过程中他说了脏话,老师告诉他,会把这件事情连带着他说的脏话一同发在同学和家长都在的群聊里去。
有着强烈羞耻心的他没了上课的心思,跑去找班主任解决这件事情,但班主任在忙,无暇顾及他,情绪没有得到舒缓的他,只能选择拨通妈妈的电话。
事发当天的4点42分,妈妈接到老师办公室的座机电话,是儿子打来的,问的第一句话是,“周末的击剑比赛能不能取消?”
妈妈感到疑惑不解,儿子原本很重视这次能够代表学校争取荣誉的机会,辛辛苦苦准备了很久,如今却突然想要放弃退赛,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
她一边安慰儿子说可以退赛,一边询问儿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儿子没有回答太多,只留下一句“不想去了”,便愤愤地挂断了电话。
妈妈听出了儿子情绪的异常,但因为手里有事情要忙,没有回拨过去安抚,而是等到5点02分才联系儿子的电话手表询问情况,得到的回复是“在上课,下课说”。
但实际上当时他并不在上课,他已经走出了教室,独自晃荡在教学楼的楼道间,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找了个相对隐蔽的地方,拿出一条红领巾,绑在栏杆上,钻了进去……
被发现时,已经冰冷。
没有人能想象到他是如何克服恐惧直面死亡的,只知道在那般痛苦折磨中人本可以迸发出无穷尽的求生欲望,可他竟咬牙强忍下了无穷尽的求生欲望,执意往绝路上走。
是课堂上的那一次矛盾争执直接导致了向某某的悲剧,还是说课堂上的那一次矛盾争执恰好彻底让他本就千疮百孔的内心世界崩塌殆尽,成为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那句“向某某有自伤的言行和疤痕”来判断,答案大概率是后者。
父母总是不计一切代价和精力要求孩子拼命向前飞,却从不过问孩子飞得累不累,压不压抑,以至于全然不知孩子所经历的心理障碍困扰。
连看见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都做不到,又何谈教育和帮助指正呢?
03
这起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有人悲戚,有人同情,有人唏嘘,也有人表示不理解,认为如今的孩子太脆弱,经不起打击和挫折,发出“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的叩问。
细数过往所有类似的悲剧,不难发现并不是“我们的孩子怎么了”,也并不是“我们的孩子太脆弱了”,而是在如何正确看待“活着”这件事上,多数父母所做的教育都是不合格的。
人从不会自己选择痛苦,更不会刻意沉醉于痛苦,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个人的痛苦只能是由他的环境、经历、过往造成的,有人能够适应,有人则难以适应。
为人父母要为孩子上得第一堂课理应是敬畏生命,告诉孩子生命的难能可贵,让孩子明白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起落沉浮皆为正常,输一次百次,受十次千次打击也没关系,只要好好活着,待到挫折翻篇,回首就会发现,那只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相比名列前茅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内心强大,坦然接受生活里的一切不如意和挫折打击,重新正确的定义成功和失败,才能赢在终点。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看见和理解。
看见孩子内心的世界,听见孩子内心的声音,理解孩子的悲欢和喜怒。
不要做迟钝的父母,不要做冷漠的父母,让我们的孩子知道,只要睁开眼睛,他就不是孤身一人,他的身后永远站着深爱着他的父母,愿意聆听他的倾诉,愿意拭去他的眼泪。
哪怕倾尽一切,也要护他安然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