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中美科技“脱钩”,美国科学家们最着急。

据环球网报道,10月10日,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网站上更新了一篇文章,名为《破碎的美中科学合作需要修复,而不是迫害》,作者名叫KC·科尔。

文章中写到,早在今年8月底,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史蒂文·基韦尔森和彼得·米切尔森就得知《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极有可能不再续签后,他们二人联名给拜登写了一封信,信中的措施十分强烈。当时,他们二人的行为受到了一千多位美国接触科学家的支持。

基韦尔森公开表示,美国司法部采取的“中国行动计划”破坏了中美之间的科学合作,美国政府在行动过程中更是采取了麦卡锡式的恐吓,使得数百位科学家失去了工作和资金,造成中国合作者开始担惊受怕。

美国媒体警告拜登,如果不能修复中美关系,那么美国将会面临科学“自杀”的风险!

今年8月份,基韦尔森还告诉《自然》杂志,自己研究的领域是量子材料,但是他高度依赖中国同事的合作。拜登政府试图和中国科技“脱钩”,直接导致美国科学家们不能再使用中国的先进实验室和中国的海量数据。不仅如此,就连研究生团队都没有进行实践的机会。

基韦尔森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表示,拜登政府之所以会干涉中美科学合作,是因为国会两党开始担忧所谓的“国家安全”。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科学家会窃取美国的机密,从而损害美国的利益,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但是,美国的大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开放研究的基础之上,拜登不应该将斯坦福这样的大学当成是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

值得一提的是,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隶属于美国能源部,曾经因为 保密原因对外宣称为“Y地点”。因为,它的建立者包括“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以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欧内斯特·劳伦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试验室建成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曼哈顿计划”。1945年7月16日,美国利用该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从,从此美国开启了对全世界各国的核威胁之路。

文章作者KC·科尔写到,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其实并不了解科学到底是“为了什么”。科学除了发现宇宙万物的运行原理和增进人类知识外,“科学还在保持联络渠道畅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往往不为人知的作用”。中美的科学家们,他们拥有着共同的语言,而这种语言是美国政客们无法掌握的。

中美之间进行科学合作,其实已经拥有长达44年的历史了。

1979年,中美签署了《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自此以后,每5年都会进行续签一次。但是,今年8月27日《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到期之后,续签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早在今年6月份,美国国会就不断传出议员们联合致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让其不再续签的消息。这些议员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续签的话,会加速中国实现军事现代化,美国英国拒绝分享自己的科技成果,防止中国超过了美国。

事实上,美国一直以来都在科技领域不断打压中国。诸如,美国不断将中国企业不分青红皂白般拉入“实体清单”,导致中国企业瞬间失去了市场和相关技术,华为就曾深受其害。

在这种情况下,《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实际上就已经是“遮羞布”了。美国这次决定不再续签,也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它代表着的是,中美在科技领域彻底“脱钩”。

内容分享:
【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