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已经快要到两年了,两国之间还是以僵持为主,双方都没有能够拿下对方的绝对把握。
很多人在战争之初就看好俄罗斯,谁又曾想过俄罗斯继承下来的苏联衣钵,居然看起来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而此前被称为世界第一陆军,有钢铁洪流之称的坦克部队,现如今连乌克兰都解决不了。
而更令人咂舌的是,当初数次帮助沙俄,苏联抵抗拿破仑,纳粹的严寒天气,日后恐怕也将不再是俄罗斯的护国神器了。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坦克都是采用柴油机驱动的,如果是在常温环境下就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在高海拔地区,或者是寒冷地区的话,那么坦克的启动将会成为一个大问题。
在俄罗斯这种高纬度国家,极端的严寒将会使坦克的防冻液都冻住,柴油和发动机都会受到严寒的影响,在战机转瞬即逝的战场上,这种影响是非常致命的。
如今的俄罗斯T90坦克采用的柴油机需要预热才能在低温环境中启动,一般是需要在发动机加热器的帮助下,通过三十分钟左右的预热之后才能发动。
而在较为紧急的战场状况中,俄军甚至有直接用明火来加速预热的行为,这是十分危险的,而在美国的M1主战坦克身上,新装备的燃气轮机有着能在零下三十度的环境中直接启动的能力。
在严寒环境下,柴油机相比于燃气轮机有诸多劣势,其发动机内部的阻力会因为严寒而增大,严重影响柴油机的转速,启动功率要求飙升,使其发动难度大幅提升。
同时严寒也会影响柴油的性质,使其粘度和密度变得不同寻常,发动机也难以适应。
而寒冷环境下,坦克的蓄电池功率也会降低,没有办法带动笨重的柴油机,既没有温度也没有动能的发动机自然没有办法进行冲压,发动机也就被冻住了。
而解决这个办法最直接的方案就是点一把火,充分体现了俄罗斯人的做事风格,而较为稳妥的方法则是安装发动机加热器。
而除了发动机加热器之外,还有的国家为低温环境下难以转动的发动机专门设计了一套电气点火驱动装置来进行冲压,但是这也有弊端,就是会占用坦克的空间。
大部分装了这个装置的坦克其车身后方会出现一个毫无防备的弱点,成为敌人打击的目标。
而燃气轮机这项技术,现在基本只有美国达到了应用这一层,中国也在努力进行追赶,而除了燃气轮机之外,还有一项尚未投入军事领域的技术,那就是电力驱动。
使用电力驱动的坦克自然不再需要额外的空间来装备发动机加热器和电气点火驱动装置,其本身就是一个大电池了,然而这能够彻底解决低温启动的问题么?
相比于传统能源坦克,电动坦克有着独特的优点,噪音小隐蔽性更高,动力强,操作响应快,一些人认为未来的战场上电力坦克会取代传统能源坦克。
然而就目前对坦克的要求和电驱坦克的技术来说,短期内想要实现坦克电动化还是不太可能的,电动化确实是解决坦克的高油耗问题的办法之一,然而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却还是难以解决的。
首先就是续航问题,虽然相比于传统发动机,电动的消耗会降低,但是同样的电池续航能力是比不上油箱的,采用电驱就需要大量的后勤帮助。
而在未来,高精度弹速的电磁炮将会取代传统坦克炮,除此之外,坦克内部的电子设备,观瞄系统,炮塔等都需要电力来维持,电池恐怕很难承担如此重任。
而对此,电驱的军事化应用很有可能不会用于坦克身上,而是用于一些小型隐蔽车辆上。
其静音化以及高操作响应可以让其成为隐蔽在暗处的刺客,例如一些较小型的放弃车辆防御的军用卡车,如火箭车这种不需要太多防护的,或是雷达车这类辅助车型。
而未来坦克的发展方向,有可能既不是传统能源,也不是纯电,而是油电混动型,为坦克提供双重保险。
在未来电池续航和小型化发展得到突破之后,坦克便可以在两个角色中转换,在电力驱动时执行隐蔽任务,而在突破交战等情况下启用油气。
中国现在的主战坦克99式还在使用柴油机,不过我们已经在着手致力于燃气轮机的研发制造了,除此之外,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也是在为未来有可能的新能源坦克铺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