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日下午召开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议的级别很高,参加的省市很多。
会场采用“回”字+长条桌的布局。这个布局是当下最流行的布局之一,这个布局的重点,以围绕“回”字桌的姓名席顺序为主,条形桌的姓名席摆放为次。
“回”形桌的布局常见于座谈会、汇报会、交流会等。动员部署会则运用的少,动员部署会常用的就是长条桌。这是因为,座谈会与动员部署会的会议性质不同。座谈会、汇报会需要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适用“回”字。动员部署会则是部署工作任务,突出的是上下级关系,是上级给下级交代任务,下级参会主要是领受任务的,是带着耳朵来的,不是来提意见建议的,所以在位置上要更加突出上下级关系。
“回”形桌的布局中,坐在会议主席位的,是上级领导,是听取工作汇报、倾听意见建议的一方。主要领导居中,左侧为先。
12日下午的会议,坐的9个人,都是能够在新闻联播中报名字的,也就是副国级以上的。分别是:1号、李、蔡、丁,以及李干杰、何立峰、吴政隆、穆虹、姜信治。李干杰是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何立峰是政治局委员、副总理,吴政隆是国务委员兼秘书长,穆虹是政协副主席、中央深改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姜信治是政协副主席、中组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汇报的一方坐在哪里,还要看“回”字的形状。分为“曰”“口”“日”三种,就是扁的、方的、长的三种“回”字形。12日下午的会议,采用的“曰”字扁形的,这也是最常见的“回”字形。做的是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一把手书记。
坐在“回”字形对面的汇报一方,位置顺序同样是1号居中,左侧为先,与主席位对印。12日与会的11个省市一把手的顺序,居中的是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他们俩因为还是政治局委员,因此排在最前面的1号位、2号位。
后面依次是:江苏省书记信长星、浙江省书记易炼红、安徽省书记韩俊、江西省书记尹弘、湖北省书记王蒙徽、湖南省书记沈晓明、四川省书记王晓晖、云南省书记王宁、贵州省书记徐麟。
可见,在本次会议中,11个省市的一把手的顺序分2个层次,首先是上海市、重庆市;余下的9个省按照朔江而上、先北后南的顺序,排定坐次,由中间向两侧依次排开。
“回”字形的两侧,坐的也是与座谈会/汇报会主题关系紧密的有关单位或有关方面,可发言,可不发言。
这次有4人分居两侧。左侧两位: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右侧两位: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发言),中宣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文旅部部长胡和平。
这是参会的主要同志,坐“回”形桌。主席位9位,主要汇报的11人坐在对面,两侧各2人,一共24人坐在“回”形桌。
后面摆放的是长条桌,每一排的人数不固定,可多可少,根据会议实际情况而定。需要摆放几排长条桌,根据与会者的人数以及级别,确定席次。级别高的在前排,低的在后排。列席的坐在最后一排或两排等。
这次会议,“回”形桌后,共摆放了4排长条桌,用的是普通的椅子。前3排每排坐16人,最后一排大约10人。
第一排坐的省长中,坐在最右侧边的是重庆市长胡衡华。今年5月,他刚刚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被“4·29”长沙自建房倒塌事故追责,因为他在2013年12月至2020年10月先后担任长沙市市长、书记等职。
坐在第一排的还有6位正部。刚刚从山西省委书记调任财政部党组书记的蓝佛安、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水利部部长李国英。
会议人员着装主要为黑白两色,纯白色长袖衬衫+纯黑色外套。黑色外套又以夹克为主。衣服无明显Logo。
姓名牌的字体,用的应该是“华文新魏”。这个字体的特点是庄重、雄厚、大方、有气势。切忌用仿宋、宋体、楷体等比较廋的字体。
桌上摆放的是陶瓷杯,不放矿泉水,也没有自带的水杯。
文章首发:公众号“煮酒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