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1952年10月,毛主席来到河南视察。来到汤阴的时候,他停了一段时间。

这里正是岳飞的故乡,毛主席想了解汤阴民情,也想看看岳飞文化有没有被保留下来。

期间,一位老者写来了一封信,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老者表明自己是岳飞第二十七世孙,长期无业,想让新政府安排一份工作。

信写得很有水准,毛主席非常欣赏,不久就批了5个字。这5个字,彻底改变了老者的命运。

一、毛主席批5个字

来信的老者名叫岳昌烈,1890年在浙江出生。依此来算,他比毛主席还大3岁,彼时62岁。

岳昌烈基本用文言文向毛主席陈述自己的情况,最后,还以先祖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来收尾。

毛主席很快批准道:“可酌情救济!

毛主席都这么说了,汤阴政府肯定会落实下去。考虑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政府没有直接给岳昌烈发放救济金,倒是给他安排了一个研究员的工作,专门负责史料的研究和撰写。

所以,岳昌烈的要求得到落实,人生也由此发生转变。

说起来,岳昌烈不愧是岳飞的后人,颇有正义之气,但也因为这样,让他丢了饭碗,长期无业。

年轻时,岳昌烈曾考取秀才。但转眼之间,清朝就土崩瓦解,进入民国时代。

他因饱读诗书,文笔还不错,被嘉兴秀洲一中录用。

都说学校是最干净的地方,但这并不是真理,一些地方并不干净。岳昌烈所在的那个学校,就不怎么干净。

岳昌烈看到,校长和一些老师并没有将心思放在教书育人上,倒喜欢搞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他对此非常生气,曾抗争过,奈何自己势单力薄,根本就斗不过他们。

最后,他愤然离校,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在这以后,或许是个人原因,又或许是环境的特殊性,他不再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与鲁迅笔中的“孔乙己”非常相似——经常穿着一身破大褂到茶馆,要一碗茶后,一坐就是一整天。

他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着,直到新中国建立时,也没有成家立业,孑然一身。

这样的日子当然不是个头,所以,他给毛主席写了那封信。

二、给毛主席写信

事实上,岳昌烈早就给毛主席写过信了。那时新中国刚建立不久,百废待兴,岳昌烈带着希望,将一封信寄到了中南海。

然而,那时毛主席实在太忙,收到的信件更是成百上千,岳昌烈的这封信,终究没能送到毛主席的案桌上。

毛主席来到汤阴后,与岳昌烈近在咫尺,这让岳昌烈再次燃起希望,给毛主席写了第二封信。

这一次,毛主席果然看到了,很快就给了回复,让当地政府酌情照顾。

都知道毛主席一心为公,非常排斥安排工作,湖南老家的人向他索要工作,希望能到北京生活,他都一一拒绝,并劝解道,要互相理解。然而这一次,他却给岳昌烈做了安排,这是为何?

有人分析,毛主席欣赏岳昌烈的实际才干,认为他有文化,安排一下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有人也分析,毛主席非常敬重岳飞,爱屋及乌,因此很是看重岳昌烈提出的要求。

综合来看,这两点因素都有。

毛主席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一些有关岳飞的文学作品,比如《精忠说岳传》,对岳昌烈在信的末尾写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更是非常欣赏。因为毛主席也是一个诗人,酷爱古代诗文和写诗。

此外,毛主席还非常敬重岳飞。

1953年至1954年,为修订宪法,毛主席曾来到杭州生活过一段时间。期间,他建议将西湖附近的一些墓地迁到合适的地方,但要保留岳飞的墓。

他说:“岳飞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要保留下来,传承下去……”

对岳昌烈的才干自然不用说。那时中国文盲遍地,有文化者、能识字者非常少,给他们安排工作无疑是很好的,有用的。

毛主席的这个安排,确实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至少人们不会认为,新政府亏待了岳飞的后代。

结语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似乎进行了一次“大洗牌”。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存在。

那些清朝遗老、政治犯,民国元老、政治犯等,都被新政府重用,比如溥仪和杜聿明,都被安排了工作。

岳昌烈能被安排工作,既与他的特殊身份有关,也和他的才干有关。足以见得,新政府的包容性非常强。

内容分享:
【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