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谱到家了!
号称耗资几十亿拍摄的“志愿军三部曲”的第一部《志愿军:雄兵出击》,在国庆档的票房不但爆冷没达预期,还连续出现了11天倒挂。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由陈凯歌执导,唐国强、王砚辉、刘劲、辛柏青、张颂文、黄晓明、章子怡、朱亚文等一众明星演技派主演的《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国庆档唯一一部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影片。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在有前作《长津湖》狂揽57.75亿票房的影响下,陈凯歌独立拍摄的“志愿军三部曲”可谓是拉满了观众的期待。
明知珠玉在前,陈凯歌还坚持深耕抗美援朝题材,并且还效仿乌尔善搞了个三部曲,为哪般?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精益求精也罢,效仿也罢。
陈凯歌的《志愿军:雄兵出击》是国庆档影片里豆瓣评分最高的那一档,口碑是毋庸置疑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奈何受同类型题材“审美疲劳”、“观众热情被透支”的影响,《志愿军:雄兵出击》上映初期票房并不理想,这本可理解,只是后期口碑也并没有起到发酵的作用,票房持续拉胯。
拉胯到票房在整个国庆档里只能排第三。打不过张艺谋,连部爱情片也打不过!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整个假期《志愿军:雄兵出击》的票房只拿到了5亿+,与第一名9亿+的《坚如磐石》相比相差了四个亿,预测票房一降再降,10亿都难达到。
眼看《志愿军:雄兵出击》票房要扑,央视六套六公主于心不忍这样优质的主旋律片被埋没,终于出手了,在国庆档最后一天集中发力帮其宣发拉票。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此次六公主为《志愿军:雄兵出击》拉票的努力程度不亚于《封神第一部》了吧。
为了帮《志愿军》宣发,六公主再担“自来水”大责,在10月6日搞了一个“为电影志愿军重磅出击”的活动,什么路演直播、导演与演员专访等一整套曾用在“封神”上的流程全部安排上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结果呢,效果甚微?节后《志愿军:雄兵出击》的票房不但不争气,还更拉胯了!
10月7日即节后第一天,《志愿军:雄兵出击》在排片不降反涨的情况下,日票房竟还被略逊的《莫斯科行动》给反超了,上座率直接垫底!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太拉胯了,更不可思议的是上映至今12天,票房竟能连续11天出现倒挂,上座率持续垫底,这哪像是大导的票房成绩啊!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叫好不卖座,身为导演的陈凯歌真是丢脸丢到了央视,六公主根本带不动啊!
同是六公主站台,《志愿军》为何没能像《封神》那样逆袭呢?
首先,不可否认有“观众审美疲劳”、“观众热情被透支”的客观因素存在。
《志愿军》口碑是过关的,但票房和影片质量没有决定关系,大部分观众或许连看的欲望都没有,谁还管你成片质量如何呢。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同类型题材《长津湖》上映的时间点,对大部分国人来说是有情绪价值的,而现在,没有也是事实。
网友比喻这就像皮筋,拉到极致回缩是力学规律。人的情绪也一样,拉扯到一定程度,恢复原状是生理性需要。
其次,主观因素上电影的选角受到了一些质疑。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有人认为,在电影中扮演志愿军战士的演员太过年轻,没有演出志愿军的沧桑感和战斗精神。
更有人质疑陈凯歌用儿子陈飞宇是“夹带私货”,影片里某个志愿军整个连队的人都牺牲了,唯独他儿子扮演的角色活着,这个“独苗”角色的存在更加验证了网友的猜想。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此外,电影的剧情也受到了批评。虽然电影试图展现志愿军的英勇事迹,但却因为过于追求商业效果而忽略了真实历史的细节,导致一些观众对其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总之,《志愿军》票房不佳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制作成本高、选角不当、剧情不合理等,更是因为它没有抓住观众的心。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作为导演,陈凯歌或许还需要更多地从观众的角度出发,用心去感受和呈现真实的历史故事,才能获得更多观众的认可和支持吧!
首部失利,后续两部你还会去看吗?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