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蒙古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小动作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尽管地理位置位于中俄之间,但蒙古国却积极发展与美国的合作关系,试图将美国视为自己的“第三邻国”。蒙古国总理甚至特意绕道美国,与美方就开放天空和稀土资源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进行谈判。蒙古国以其独特的地缘政治价值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来吸引美国的青睐。然而,中国拥有应对策略,不会袖手旁观。在十一长假期间,第三届“环喜马拉雅”国际合作论坛在中国西藏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会见了蒙古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国的高层代表。
此次论坛选择在中国的藏南地区林芝举行,以配合“环喜马拉雅”的主题。参与的国家都是中国的近邻,无论是靠近中国边境的尼泊尔、巴基斯坦和蒙古国,还是仅通过瓦罕走廊与中国相连的阿富汗,都与中国有着紧密的边界关系。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蒙古国,近期美国和蒙古国之间的互动十分频繁。今年8月初,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访问美国,而美国副总统哈里斯代表美方出席了会谈。双方在高层会晤期间签署了“开放天空”民航协议,预计从2024年开始将开通美蒙直航,并承诺进一步深化经济合作。蒙古国拥有4个稀土矿床、71个矿点和260多个矿化点。
所谓的“开放天空协议”即允许美国飞机直接进入蒙古国领空,无需经过中俄中转。然而,在协议签署过程中并没有提到中俄是否同意,也没有明确说明美国飞机将如何进入蒙古国。此外,蒙古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稀土储备。据美国地质局统计,蒙古国的稀土储量高达3100万吨,仅次于中国。美国曾认为,蒙古国可以减少对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依赖。稀土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尤其在航天领域,以稀土为代表的新材料是发展的新趋势。而中国恰恰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之前,中国对金属元素镓和锗进行了出口限制,引发了国际市场的不稳定。
美国担心中国会再次采取类似的行动,因此急于确保稀土和其他矿产资源供应链的稳定。这也是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访问美国的原因之一。最近美国和蒙古国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旨在合作发展矿产资源。尽管蒙古国是一个被中俄包围的内陆国家,但是多年来,西方国家一直在试图扩大蒙古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但都以失败告终。现在,美国主动向蒙古国伸出橄榄枝,蒙古国难以不考虑合作的可能性。然而,俄罗斯曾发出警告,称美国会利用蒙古国来对抗中俄,所以中俄对蒙古国的政策是一致的,他们希望保持友好邻邦关系。
因此,中方外长王毅和蒙古国副总理阿玛尔赛汗在“环喜马拉雅”论坛上举行了会面,强调中蒙关系的友谊和合作,并邀请蒙古国参加“一带一路”峰会。中国希望蒙古国加强与自己的联系和合作,并为蒙古国转正上合组织铺路。去年,在上合峰会期间,中俄蒙三方敲定了“西伯利亚2号”天然气管道,并在蒙古国经济论坛上讨论了扩大商品出口领域的兴趣,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出口。近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再次表示中蒙关系的重要性,并希望蒙古国能够更深入地参与上合组织的合作。王毅外长指出,虽然过去中俄关系不太友好,蒙古国可能从中受益,但是目前中俄关系紧密,而蒙古国与西方关系良好,这可能会使蒙古国处于不安全的境地。
同时,美国对蒙古国的青睐,主要是看中了蒙古国的储备资源和其地理位置,位于中俄之间。如果蒙古国无法保持中立,或者给中俄蒙三方合作带来障碍,将会对三方的安全格局造成巨大的冲击。王毅外长强调,中蒙休戚与共,希望蒙古国成为邻国关系的典范,避免陷入对抗和霸权阵营之中。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左右逢源并非所有人都能应对自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