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东地区一场惨烈的恐怖袭击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就在叙利亚总统访华结束几天后,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遭遇极端武装组织的袭击,导致至少80多人丧生。
这一事件的时间节点和目标选择,都显示出袭击背后存在着可疑的政治动机。有分析认为,此次事件可能不是简单的恐怖袭击,背后恐怕存在主谋!
01 叙利亚军事学院遭袭,近百人死伤的悲剧背后
10月7日,整个叙利亚依旧在为这场袭击中伤亡的人进行哀悼,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发生了一起致命袭击事件。事发当天下午,学院正在举行士官生毕业典礼,场面热烈欢快。几百名即将毕业的士官生全副军装,济济一堂。他们的家人也来到现场,高兴地参与这个隆重时刻。典礼进行到高潮时,天空中突然出现几架无人机,它们对着密集的人群疯狂投掷炸弹。
瞬间,欢乐祥和的场面变成了地狱炼狱。爆炸产生的巨大火球与浓烟席卷会场,人群陷入混乱与惊恐。更糟糕的是,部分无人机对逃窜的人群进行了低空扫射,导致更多无辜的生命被夺走。这突如其来的袭击造成了惨重伤亡,现场遍地血迹与残肢碎片,叙利亚国防部长在袭击发生几分钟后离开了学院,据说幸免于难。
该所军事学校,是叙利亚总统的母校,据叙利亚卫生部通报,这起袭击已造成至少89人死亡,277人受伤,死伤者中不仅有士官生,还包括他们的家属与工作人员。部分伤员伤势过重不治身亡,死亡人数还在继续上涨。受伤者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医务人员正在全力抢救。
叙利亚政府对这起事件深感痛心,誓言要给凶手以重罚。政府认为,这是一起前所未有的严重恐怖袭击罪行,必须追究其幕后策划者与直接实施者的责任。叙利亚全国降半旗志哀,宣布为死者哀悼三天。但因为是叙利亚总统母校,因此也有人声称除了叙利亚国防部部长,当时叙利亚总统也在场,还差点丧命,但这很明显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
虽然叙利亚政府军已逐步收复失地,但各种武装分子仍然活跃。他们不断以袭击平民为目标,制造恐慌。此次袭击军校,更是直接打击政府军力量。由于袭击手段见长,叙利亚政府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制止恐怖分子制造灾难。
在国内,叙利亚全体民众也纷纷发声,强烈谴责这起丧心病狂的恐怖袭击事件。人们认为必须坚决支持政府采取一切必要手段,以消除恐怖主义威胁,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叙利亚社会各界团结一致,共渡难关的精神十分难能可贵。这也体现在救治伤员过程中,全国各地医务人员不辞辛劳的奉献与救护行动。
这起悲剧提醒人们,叙利亚仍任重道远。各方面应保持克制理性,继续通过谈判协商寻求政治解决,而不是继续毁灭性的军事冲突,可在这场袭击之后,因为多方原因,有人猜测,叙利亚的战火可能会重新点燃!
02 叙利亚局势是否因此重燃战火
叙利亚局势的复杂性不容忽视。虽然最近霍姆斯军事学院遭遇无人机袭击,给叙利亚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但是单凭这次袭击事件,叙利亚的战火是否能重新燃起,还有待商榷。
无可否认,这次袭击手段先进,目标明确军事性质,给叙利亚政府带来巨大压力。据报道,这次使用的无人机可以携带高达5公斤的爆炸物,而且可以精确定位再进行自爆式攻击。这对叙利亚军方是一个全新的安全威胁。不仅如此,选择在军校毕业典礼时突袭,也增加了袭击的心理影响。该军校培养出不少叙利亚军方高层,目的似是打击军方士气。叙利亚政府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到,这次无人机袭击只是叙利亚局势中的一个方面。自2011年内战全面爆发以来,叙利亚经历了各种形式的恐怖袭击。曾有自杀式人体炸弹进攻平民目标,也有汽车炸弹袭击政府军。各种手段层出不穷。反对派中的激进组织如ISIS、基地组织等都曾多次发动袭击。可以说,恐怖主义已经深入叙利亚社会,一时半会不会被消除。
那么,在这种环境下,这次无人机袭击真的能成为重新点燃战火的导火索吗?
近年来,叙利亚政府军已经控制大部分领土,反对派被压缩在西北边境一隅。政府对局势的掌控已经建立,双方处于相对僵持状态。仅凭一次袭击,难以突破现有力量平衡。此外,我们看到,国际社会也在积极斡旋,俄罗斯、土耳其、伊朗等国试图通过外交途径推动各方对话,避免局势恶化。种种因素叠加,这次无人机袭击想要成为战火导火索的难度很大。
尽管新式袭击代表未来冲突形式可能变化的信号,但单独来看,这次无人机袭击的效果还很难扩散到整个叙利亚的战火,既然战火难以被点燃,众人猜测背后的主谋,可能是谁?
03 叙利亚军事学院遭袭击事件真相未明
针对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遭遇无人机袭击一事,各方势力有来有往,导致真相难以调查清楚。美国、以色列、土耳其似乎都有动机与嫌疑,叙利亚境内反对派武装的嫌疑同样不能排除。无论事件背后是否存在某些国家政治算计,此次袭击无疑给叙利亚民众生活与地区和平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
美以两国对叙利亚政府及军队长期采取敌视态度,空袭频发已成常态,但直接袭击军校过于高调,还是选择支持叙境内恐怖组织进行代理袭击更为合理。土耳其近期大规模空袭叙利亚北部库尔德武装区,担心强大的叙利亚军队支持库尔德组织报复。而叙政府军对反对派聚集的伊德利卜省发起进攻,引发土耳其强烈不满。
然而,无人机来源地在反对派控制区,配备精准打击装备又需要技术支持。恰在叙利亚总统访华归来之际发生袭击事件,难免让人联想到某些势力蓄意破坏叙利亚与中国关系。叙政府态度强硬,誓言绳之以法惩处凶手,但具体证据尚未公布。
叙境内反对派武装一直与政府军对抗,也有可能策划是次袭击。联合国呼吁各方保持理性,避免升级冲突,造成更多平民伤亡。无论事件背后是否存在国际政治博弈,此次袭击无疑将使叙利亚局势雪上加霜。
联合国这次也终于罕见的站出来发声,但却将自己推上了舆论高潮……
04 联合国不作为被质疑,在叙利亚问题上立场遭受抨击
叙利亚这些年来,经历了无数战火,也遭到了来自美国等方面的制裁打压,死伤平民无数,联合国从未站出来发声。
最近,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佩德森就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遭袭击事件发表声明,呼吁各方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但是,联合国此举却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许多网友纷纷抨击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一直采取的灰色立场。
历史上,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态度暧昧,这使其此次发声遭受广泛质疑。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大量的无辜平民丧生,联合国并未对此予以谴责。随后几年间,在反对派与政府军激烈交战的过程中,联合国仅呼吁各方停火,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任何表示,甚至连相应的态度都没有拿出来。
直到如今,在叙利亚军校遇袭后,联合国才终于站出来明确表态,呼吁各方保持克制。这一毫不掩饰的双重标准立即招致许多网友的谴责。他们纷纷指出,多年来在无数叙利亚平民遇害时,联合国从未正面表态,如今一遭袭,联合国立即发声,其立场明显偏袒背后的不明势力。
并且过往在叙利亚发生的战火,叙利亚多年来死伤无数无辜百姓,联合国在哪里?如今的发声,甚至有着将叙利亚和那些进行袭击的恐怖势力划等号的嫌疑,这些都成为了无数人抨击联合国的行为的理由。
在外部势力纷纷介入的背景下,联合国的选择性发声更加令人生疑。随着美国与土耳其加大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支持力度,俄罗斯与伊朗也在加紧资助叙利亚政府军。在这样的局势下,联合国的声明被部分评论认为是偏向美国或者真正的背后主谋,还有观点指出,考虑到叙利亚局势日益恶化,各方立场难以调和,联合国的呼吁将难以奏效。
无论如何,联合国此次选择性地就叙利亚问题发声,已经严重打击了其公信力。如果联合国要在叙利亚问题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不能再维持这样暧昧的立场。无论局势如何演变,联合国都应秉持正义公平原则,主张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而不是选择站队。只有坚守中立,秉持正义,联合国才能争取各方信任,真正推动叙利亚和平进程。
叙利亚的人民群众已经饱受战乱之苦,亟需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现在最重要的是各方保持克制,不轻举妄动,通过谈判协商逐步理清事件真相,在既定国际法治框架下追责凶手,切实维护中东地区长治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