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象征着新人成家立业,是两家人交往的重要纽带。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部分地区的彩礼金额日益高涨,形成了“天价彩礼”的现象,这无疑给新人和家长带来了很大压力。
在江西就有这样一名女子,深受高价彩礼的危害。这名女子本来以为索要了高价的彩礼,就能保证自己婚后生活的质量,没成想这些彩礼全部都是由男方借来的。
所以嫁到男方家后8年一直在还债,且父母当时还没有还礼。而这样深受其害的女子还不在少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高额彩礼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影响?
首先,高额彩礼背后蕴含着很强的面子文化心理。在传统文化观念影响下,家长和亲友都希望通过送出或收到高额彩礼来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以求面子。
这种面子心理驱使着人们在彩礼金额上不断升级,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竞争。
此外,高额彩礼也体现出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心理。
家长希望通过高额彩礼来表现对子女的宠爱,弥补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不足,但这种心理可能会影响子女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社会比较心理。在同质化的社区环境中,人们会不断将自己与他人进行社会比较,这会产生社会比较心理。
高价彩礼可以使新郎一家看起来比别人更有钱、更成功,也会使新娘一家看起来被重视,从而满足社会比较的心理需要。
而江西的彩礼环境更是恶劣,由于周围的人都是高价的彩礼,自己也难逃高价彩礼。
消费主义心理。随着中国城市消费水平的提高,部分家长和新人产生了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希望通过彩礼体现出自己的消费能力和阶层地位。
这被视为一种现代消费主义心理的体现。
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地区的传统习俗,如“越送越吉利”等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驱动着彩礼价格的上升。这与中国人尊重传统的心理特点有关。
高价彩礼是目前我国婚姻习俗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年轻人的婚姻选择。高价彩礼给年轻人的婚姻带来很多的影响。
首先,高价彩礼的要求增大了年轻人选择对象的经济压力,他们会更加看重对方家庭的经济条件。
这样就会忽略了更重要的情感因素,比如性格、爱好是否契合等。这无形中降低了婚姻的质量和幸福度。
其次,高彩礼的社会期待也给年轻人的心理带来很大压力。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年轻人,为了满足家长和社会的要求,他们可能会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对象或推迟婚期,从而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