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导语:今年寒露可不一般,老人说是“晚寒露,有三怕”,是什么意思?

“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尝梨贝养脾肠。”今年的寒露交节在10月8日,农历八月二十四晚上9点15分23秒。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
进入寒露后,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
今年寒露可不一般,老人说是“晚寒露,有三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来分别看一下!
一、今年寒露不一般,主要体现在以下2点:
1、今年八月寒露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因此,节气在阳历上位置相对固定,二者前后不差1-2日。但是,节气对应农历的日期每年都不固定,由于,有无“闰月”的缘故,每年对应的农历日期相差很大。
就拿寒露节气来说,有的年份交节在农历八月里,有的年份交节在九月里。今年就是交节在农历八月二十四这天,民间称为“八月寒露”。

“八月寒露”有什么说法呢?
民间谚语说“八月寒露是灾年,九月寒露兆丰年”,意思是,寒露节气交节在农历八月里的年份,可能会是一个灾年,而交节在农历九月里的年份,可能会是个丰收年。
为什么这么说呢?
古人在长期的劳作和生活观察发现,寒露出现在九月初一之前的年份,一般冬天相对会比较暖和,是个暖冬。寒露节气在九月初一之后出现的年份,当年冬天通常会寒冷一些,是个冷冬。

像“初一寒露后,衣裳不晓顾”,“八月寒露,单衣就过冬”等民谚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暖冬是古代农民不愿看到的,因为,暖冬会使小麦、大蒜等越冬作物在年前出现旺长,抗冻能力比较弱,容易发生冻害,从而造成减产。
另外,冬天暖和,不能够冻死地下病菌和虫卵,来年病虫害就会多。并且,暖冬,冬天雪少,也不利于缓解春天的旱情,而且还加大了发生“倒春寒”的几率。
因此,古人说“八月寒露是灾年”,指的是越冬作物来说的,不是当年的秋收作物。

2、今年是“晚寒露”
寒露是干支戊月的起始,因此,寒露交节在戊时(19-21点)是比较理想的。古人把寒露节气落在戊时之前称为“早寒露”,把寒露落在戊时之后称为“晚寒露”。
今年寒露的交节时间是在10月8日21点15分23秒,交节在戊时之后的亥时里,属于“晚寒露”。
寒露是深秋的节令,“晚寒露”意味着冷空气也会来得晚,是个暖冬。不过,暖冬也加大了来年春天发生“倒春寒”的几率。
二、寒露有“三怕”
1、寒露怕打雷
民间谚语说“寒露前后雷响彻,来年雨水浸成泽”,意思是说,如果寒露节气这天出现打雷的天气,则预示来年的雨水连绵不断,这样一来,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产量下降。

2、寒露怕刮北风
由于西伯利亚地处北半球的北部,日照时间短,所以,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多来源于此。
要知道,空气始终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这就是风的形成。到了深秋时节,北冰洋的温度越来越低,当到了冬天的时候,会达到最低,气压最高。
这个过程中,冷空气会在广阔的西北尼亚上空集结,形成威力无比的大气团,一路高歌猛进,先从新疆或蒙古高原地区进入我国内陆,然后,不断加强自己的势力,并向我国温暖的南方挺进。
进入寒露节气后,北方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已经具有一定的势力,此时,如果刮北风则意味着冷空气势力比较强,往往会造成比较大的降温。
寒露时节,南方的晚稻还没有成熟,如果遇到低温天气,就会影响晚稻的正常生长,造成空秕粒增多,产量下降。

3、寒露怕苦霜早来
民间有“寒露下苦霜,庄稼要遭殃。”的谚语,意思是说,苦霜早来,会造成作物减产。因为,苦霜过早的到来,会给未成熟的秋收作物以及刚萌芽的小麦带来危害,产量会受到影响。
农谚作为古人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农谚不是天气预报,也不是预言,不能够作为现在天气情况的判断依据,判断现在的天气情况还是要以现在更科学的天气预报为准!
对此,大家怎么看?期待您的评论!感谢阅读。
#2023年10月8日寒露#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