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几个月,中美关系有了稍许”回暖”的迹象。除了中美军方高层的交流仍然中断以外,中美政府之间在外交层面、金融层面和商务层面都安排了高层官员会谈。除了政府官员会面之外,美国议会也安排了与中国的接触。就在这两天,美国国会参议院代表团抵达了中国上海开始访问。这是美国参议院议员自2019年以来首次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次访问,目前来看至少有两个不同寻常之处。
一是代表团是由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尔斯·舒默带领的,共由六人组成,包括三名民主党人和三名共和党人。共和党人由爱达荷州参议员迈克·克拉波领导,他是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的资深成员,而舒默本人是纽约州的民主党参议员。因此这个代表团拥有广泛的代表性,在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的党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达到了某种平衡。
二是代表团首先访问的城市不是我们的首都北京,而是上海。这也是中方做的精心安排,因为在上海的美资企业比较多,而且中美商会的总部也在上海。很明显,我方希望这次访问以讨论中美经济合作为主。中国外交部在几天前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希望此次访问“有助于美国国会更客观地了解中国。”
对于美方来说,这次访问的主要目的也是如此。舒默在来访前表示,他将重点关注中美贸易的互惠问题,以及“保持美国在国家安全先进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他还希望讨论人权问题、芬太尼生产问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以及中美潜在的合作领域等等。这些话都是说给美国政客和选民听的,当然,我方给不给他面子,是否和他讨论这些问题,是由我们决定的。
在与上海市主要负责人会面时,舒默声称美国不寻求与中国脱钩,但希望中国对美国公司给予对等和公平的待遇。这种陈词滥调已经被美国政客说了无数次,没有什么新鲜的。据美国媒体称,舒默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期待在访问北京的时候能够与中方领导人见面。我方是否会同意他们的这个要求,将是值得关注的重点,因为这一决定应该能反映出他们此次访问与我方的会谈是否融洽,是否达成了某些共识。如果他们是来吵架的,就别想见面了。
查尔斯·舒默本人是个典型的美国政客,犹太人,1974年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然后就开始从政。他的对华态度并不友好,甚至可以称为恶劣。和大部分美国议员一样,他经常发表反华言论,而他主要的反华行动有两件事情:
一是在2005年,美国许多政客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为了强压人民币升值,查尔斯·舒默和另一位参议员格雷汉姆联合提出了一个“舒默议案”,声称中国如果不在6个月内调整人民币汇率,美国将对所有进口的中国商品加征27.5%的惩罚性关税。而在人民币升值后,舒默仍然不依不饶,发誓要向中国施加新的压力,以使之营造一个“更加开放”的投资环境。在2010年3月16日,舒默提出了升级版的“舒默议案”,并启动立法程序,再度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有逾百名美国国会议员呼吁奥巴马政府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另一件事情也是在2005年,中海油公司竞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案,就是在以舒默为首的美国议员的运作下以失败而告终。美国参议院还在舒默的提议下批准了一项修正案,对海外企业主导的收购美国公司的交易增加了新的障碍。这项修正案不允许美国联邦政府批准由外国政府控股的公司进行的并购交易,除非美国国务院向国会汇报该国的投资环境,同时还要求国务院评估并购案所涉及的外国政府是否会批准美国企业对该国国内企业实施购买、收购、合并或与之建立合作关系等。
既然如此,中国为何还对舒默率领的参议员访华团表示欢迎呢?
首先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员的所有议员当中,不“反华”的已经是少数了,像舒默这样的反华政客反而是主流。我们既然决定要和他们打交道,这类人物就根本避不开。
中方的安排反映出中美关系当前的现状,即正在脱离冰冻期,但是回暖速度很缓慢,美方还在不断地给中美关系制造麻烦。所以中方没有在政治上、外交上对美国国会代表团的来访,做出体现中美关系密切性的安排,反而主动强调两国关系中的经济和贸易属性,第一站选择中国大陆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就比选在政治中心北京更为贴切。我们对其行程的安排也释放了明确信号,即我们拒绝美方对人权等属于我国内政的问题指手画脚。
中方对美国国会代表团来访还是表示了欢迎的,这表明中方的对话大门是敞开的,如果美方真正想要解决两国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就应该拿出诚意,而不是抱着挑刺、居高临下和指手画脚的态度来访。
从大战略来说,美国对华贸易战、技术战已经打了超过5年(从2018年特朗普政府发布一系列极端政策算起),美国并未取得想要的结果,反而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另一方面,美国在台湾和南海的一系列挑衅行为有把中美关系导向战争的危险。因此美国是在筋疲力尽的情况下想缓一缓,等缓过劲儿来再和中国“决战”。我们当然清楚这一点,因此一方面不放松国内的经济和军事建设,一方面加强与美国的接触,让我方也能有喘息的机会。
舒默带领的参议员访华团,就是来“交底”和“出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