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推广者专属福利,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先到先得。

初见秋微,是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的采访地点约在三元桥的有书空间。

她穿牛仔外套百褶裙,搭一双银色帆布鞋,梳起马尾,露出光洁额头。宛如少女模样。

采访的时候,机位在她正前方,我作为不出镜的采访者,坐右手边。

她指着我,问摄影:

“我可以看着她说话吗?这样比较礼貌。”

“离成功很远,但离尽兴很近”

用当下流行的一个词——“斜杠青年”来形容秋微再合适不过。

1997年,她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之后进入电台工作;

后来开始写书,陆陆续续出了十几本;

她还是一个很优秀的企业策划人,曾成功用“小资”这个概念提升哈根达斯冰激凌的产品美誉度;

去年,她又涉足金融领域,学做一个投资人。

尽管身兼数职,但秋微在这些领域却都做得很不错。她充满干劲,仿佛不会疲惫。

“因为喜欢呀。”秋微笑靥如花。

秋微觉得最幸运的,莫过于在很小年纪做了比较有胆量的选择,把喜欢的事情当作职业来看待。

这些事情都是她兴趣所在,所以她“玩”得很开心。

她喜欢说话,所以做了主持人。二十年前进入电台,主持过很多栏目,最有名的当属坚持了五年的日播倾谈节目《城市日记》。

很多人认识她是因为《情感方程式》和《天下女人》等综艺,电视里的她思维敏捷,言辞犀利,让人印象深刻……

喜爱写作,于是抱着孤注一掷的心情,99年写了第一本杂文集《懒得哭》。后来又出版了小说《莫失莫忘》《女少年》等。还在2015年入选“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榜。

把兴趣当成工作,是多数人的理想状态。可现在很少有人从事的职业,是自己真正喜欢的。

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选择喜欢的事容易,但这也意味着有很大的风险。

秋微也曾面临这样的困境。

她喜欢写作,但写作没有稳定收入,谁也不知道书会卖得怎样。2015年,她的《男人相对论》卖得比预期要差,她也失落难过。

她会说自己不是一个成功的主持人,没有进过电视台,节目没有保障,都是每年签的。可能做着做着,就“失业”了。

甚至因为这种不稳定,秋微母亲认为女儿直到现在也没有工作。

可秋微喜欢现在的状态,她看得通透,“人生没有保证书”,哪能随随便便就一劳永逸、一世安稳。

“鱼和熊掌难兼得”,A面和B面,总要选一个。

不得不说,秋微很勇敢。

这种勇敢需要付出代价——就是不断努力。这二十多年,她遭遇不少挫折,但是她都会吸取教训,尽力在下一次做得更好。

她之前写了一部19万字的小说,朋友看过以后觉得不行。经过短暂考虑,她删掉了这十多万字开始重写……

她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所以能够做出一个合适的选择。并且在这些选择里如鱼得水。

“我离成功很远,但离尽兴很近”。尽管忙碌,但秋微乐在其中。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这种开心是其他的“获得”不能带给她的。

“孤独无需对抗,和自己在一起的时间太宝贵了”

“孤独”仿佛是当代文学里一个长盛不衰的命题。

被社交媒体侵占的生活并没有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安全感,集体狂欢的背后是一个偌大群体失落的自我。

每个人都有过孤独的情绪。秋微的小说集《男人相对论》对“孤独”的书写尤其突出。

秋微说,如果自己无法和自己好好相处,跟他人相处也不一定会真的快乐。

所以她不说“孤独”,她说那是和自己相处的时光。她也无需对抗孤独,而是把一个人的时光变得有趣。

自己的朋友赵子琪,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是演员,但平常会花很多时间做花艺,烧陶。

导演徐静蕾,拍戏写书忙碌得很,但一个人的时候她喜欢做女红。

“你说他们孤独吗?”秋微问我。

“她们有很多和自己相处的时光。当你会处理自己的时间,安排自己的生活后,你就会发现:和自己在一起的时间太宝贵了。”

前不久,她带家里的猫去看病。跟兽医说,“我觉得我的猫对外部世界失去兴趣了。”

兽医却像个哲学家,一本正经地回答,“不,它只是兴趣转移了。”

看,连猫都安于享受这段和孤独相处的美好时光。

真正的高情商

从少言寡语到“话痨”,真正的爱是尊重、欣赏

电视里秋微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言辞犀利,她也笑称自己是“话痨”,喜欢说话。

但儿时的秋微,却是个少言寡语的小姑娘。

秋微的父母对秋微要求严格,夸奖不多。她自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不够漂亮。

小时候的她自卑得很,不太敢说话。多数时候都一个人待在房里写写画画。

直到初中二年级,一天语文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一本三毛的杂文集,说,你的作文写得很棒。

那是第一次有人鼓励她。秋微说,那个场景她整整记了20余年。

因着这份鼓励,她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到阅读与写作中去,也逐渐勇于表达自我,与外界进行更多的交流。

后来,这位老师成为秋微小说《再见,少年》一书中的人物原型,以此纪念他在她人生里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即使成功洒脱如秋微,她的自我探索与成长也经历了一个艰难漫长的时期。

倘若不是这位老师的鼓励,她可能会继续自卑下去,唯唯诺诺找不到自己的路。

秋微说,我们对自己的了解,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生命如此柔软脆弱,父母不必轻易否定自己的孩子,为人师长也不必轻易否定小孩那些个性的表现。

生而为人,我们能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就是,做自己。给别人最好的礼物,就是让爱的人成为他自己。真正的爱是尊重和欣赏,而不是打压与控制。

“小时候喜欢可乐,长大了喜欢喝酒”

在外人看来,主持是一份“热闹”的工作,需要保持高度亢奋的状态,与外界交流,在人群穿梭。

写作更多的是面向自我内心,它需要一种“沉静”的状态。

在写《莫失莫忘》前,秋微已经当了十几年主持人,期间偶有出书。

但是2012年,她“放下一切”,搬去上海,住在建国西路上的一个石库门风格的老房子里,专心写作。一周写七天,每天写超过八小时。

《莫失莫忘》讲述了一个关于告别的故事,书中两个人在十年间间分分合合最终永不相见。它在2013年出版,今年再版上市。

这时,我忍不住问她,从“热闹”转向“沉静”,会有不适吗?

她笑了笑,“可我并不觉得这两者是对立关系啊。它们就像左脑和右脑、理性和感性、逻辑和艺术,并不矛盾,是一体两面。”

她打了个比方:初出茅庐时喜欢主持,半路又转而写作,就和小时候喜欢可乐,长大了喜欢喝酒一样。

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彼此不是互不理解,而是在每个阶段体验不一样的有味道的东西。

“自我”并不单一,它是一个丰富立体的形象。

所以她接纳这种“自我”,
不给自己设限

- 勇于寻找多种可能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有取得成就。

而是湮没在芸芸众生中,成为宛若被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所思所想、生活方式跟其他人没有区别。

“热闹”与“沉静”,是一个人性格中两面不一样的气质。而均衡的生活,是将每一面都自如地发挥出来。

能够表达、交流很好,但倘若每天都能在一个很安静的环境中专注地工作,秋微也很珍惜这样的机会。

这种沉浸在自我的时光,于她而言是大的精彩,无需与他人分享。

人的一生有那么长,对自我的探索与认知也要经历逐渐发展与完善的过程。

“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

采访过程中,秋微多次提到: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

了解自我,才能做出合适的选择。

她年少怯懦胆小,
可好在最后还是活出了自己

- 没有泯然于众人

独自在家的时间有很多,很多人会因此无所事事,但她足够了解自己,懂得如何安置好自己。

德尔斐古神庙前,矗立着一块石碑,其上镌刻着阿波罗神谕:“认识你自己”。

或许是因为自我认知的薄弱,我们往往很难有一个强大的内心。

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社交的压力,源源不断涌向我们试图将我们压垮。

我们会焦虑,会孤独。于是想要赚很多很多钱,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试图抓住一个亲密爱人,进入一段婚姻,来获取安全感。

但在秋微眼里,真正的安全感,一定是自己给自己的,尤其是在这个女性已经能够实现经济独立的时代。

只要自己感兴趣的,她就会去尝试。她不断地接纳新鲜事物,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她不断地选择出发,永远一副少女模样,永远觉得世界美好,永远想要去见更美丽的风景,见更有趣的人。

 

【腾讯云】腾讯云图,像PPT一样简单的数据可视化工具。5元搞定数据可视化,模板丰富,拖拖拽拽就能做出好看的可视化大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