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91年7月,太子刘据起兵“谋反”了。
只可惜,他为了大汉江山兢兢业业,奋斗了几十年,却成了朝廷“叛逆”。当然,他不是反他的父亲刘彻,他只是想杀了刘彻的宠臣,江充。
无奈,杀了江充后,他还是没法见到刘彻,自诉清白。作为儿子,刘据很清楚刘彻的为人,果断、暴戾,年纪越大,猜忌越重。
于是,刘据带着妻儿老小,跑了。
听闻刘彻兵败逃跑,卫子夫难过之余,还有一些庆幸。难过的是,刘据是用她的皇后玺绶调兵遣将的,她自然罪责难逃。
庆幸的是,她的儿子和孙子安然逃出了生天,还有活着的机会。毕竟,她的亲生女儿,也才被刘彻砍下脑袋不久。
此时,刘屈氂专权,李广利谋太子之位,刘彻又昏昏庸庸,摆在卫子夫面前的路只有一条:上吊自缢。
卫子夫死了,刘彻的气却没消。
了解过汉初的吕氏弄权,也看过景帝时期的窦氏专横,还见识过母后王娡的祸乱朝堂,刘彻知道,卫子夫的行为比起那些女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此,他把卫子夫的尸身,装在了一个很小的棺材里,草草的埋葬在长安城南桐柏亭。
数十载的夫妻情谊,一朝尽散。
那么,卫子夫为何要支持刘据诛杀江充呢?作为刘彻的皇后,她又有没有动了谋权篡位的野心呢?
受宠的卫子夫
从史料来看,卫子夫出身寒微,她的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府的家奴,能歌善舞,很是讨人喜欢。故而,卫子夫的兄弟姐妹很多,同母异父的兄弟也不少。
而刘彻在这段时期,过得也不好。
他虽然弱冠之年继位,可登上太子之位的殊荣,却是姑姑馆陶公主给的。更让他不满的是,原本“金屋藏娇”的女主,在当了皇后不久,却骄蛮得不像样子。
甚至,在朝中受到窦太后的制衡时,陈阿娇不仅不能带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还让他倍感疏离。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婚多年,陈阿娇竟然都没有生育。
作为皇帝,没有子孙后代,那可是十分可怕的。
于是,刘彻开始以祭祖之名,四处闲逛。而他的姐姐平阳公主,也很合时宜的向他推荐了一个女子,卫子夫。
刘彻很欣赏卫子夫的曼妙舞姿,卫子夫也需要倚赖刘彻这棵参天大树,而平阳公主的推荐之功,自然也能让她的夫家,再上一层楼。
公元前139年,18岁的刘彻,在返回长安的车上,拿下了楚楚动人的卫子夫。
然而,欢喜过后的卫子夫却成了后宫中,最孤独、寂寞的女人。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她都没有再见过她的“白马王子”。
刘彻似乎,把她给忘了。
她的待遇也一天不如一天,原本是皇帝的女人,过的去跟个宫女没什么区别。因此,她想逃离皇宫。
那个时候的风俗,并不像宋明以后,对女人苛刻。刘彻的母亲在民间有过孩子,依然能成为汉景帝的爱妃,而刘邦创立汉朝之初,也抢了不少对杀的女人,占为己有。
所以,卫子夫离开皇宫,凭借她的姿色,嫁个好人家,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刘彻干脆利落的拒绝了卫子夫,不准离开。甚至,他又宠幸了卫子夫一番。
卫子夫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一半了,刘彻竟然对她如此眷恋,她很识趣,也很感动。既然皇帝还喜欢自己,那么她就要更加尽心尽力的“照顾”他。
而刘彻,也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卫子夫生下了卫长公主。于是,卫子夫彻底成了刘彻的“宠儿”。
卫子夫的法宝
不过,卫子夫在得到刘彻爱意的同时,也吸引了陈阿娇的恨意。
说起陈阿娇,这是刘彻的亲表姐,此人长的也是眉清目秀,貌美如何,和卫子夫的颜值不相上下。
可她的毛病却太多了。
骄横跋扈、生性好妒,卫子夫刚入宫时,她就寻死觅活,恨不得刘彻只宠她一人,绝不能与别的女子有染。
只是,她不能生育啊。刘彻几乎请来了大汉朝所有的名医,花费了数以万计的金钱,都没能解决陈阿娇的问题。
不久后,卫子夫怀孕了。
陈阿娇又联手自己的母亲馆陶公主,秘密抓捕了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要将他处死。若非公孙敖舍命相救,大汉朝岂不是少了一个征伐匈奴的大将。
公元前130年,卫子夫连生三个女儿后,陈阿娇仍是“颗粒无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