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玲被骂了。
雷军恳请大家口下留情了。
难道大家都不喜欢他们了吗,并不是。
大家看透了,也伤心了,骂的是他们身后毫无底线收割韭菜的资本。
不论《热辣滚烫》还是《小米SU7》,本身都不是跨时代的产品,都有对标的存在,本质上都属模仿,加创新。
春节期间,靠减重100斤,贾玲连续霸榜热搜,电影靠着这个噱头赚的盆满钵满。
但我们看影帝汤姆·汉克斯,出演《荒岛余生》的时候,停拍一年,减重50斤塑造角色,他们有靠这个噱头宣传电影吗?
《热辣滚烫》无非是故事情节太老套,又是模仿日本电影。有珠玉在前,怕吸引不了观众,只能靠贾玲热搜体质宣传电影。
把大家当傻子不是,要这么玩的话,还觉得贾玲被骂冤枉吗?
雷军的小米SU7非常惊艳,各种指标非常亮眼,价格也亲民,营销套路也是过而不及。
先是邀请十几位重量级嘉宾站台,然后每天雷打不动头条动态直播,紧接着与张颂文送车互动,把流量玩的明明白白,被周鸿祎称为“营销师傅”。
让我不由想起一段马斯克和杨元庆的经典对话。杨元庆伸出5个手指,不无炫耀地说,联想一分钟卖5台设备哈哈哈。
但马斯克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营销像是骗人去买劣质产品,话糙理不糙。
靠玩噱头,刷套路,持续的霸榜热搜,确实能引起足够的热度,但同时也会带来反噬。
尤其当产品还存在瑕疵或明显的短板时,铺天盖地的营销会调高大家的预期,当发现不过如此时,就会感觉上当受骗,继而产生不满。
当然,如果你是chatGPT这种跨时代横空出世的产品,别说霸榜中国,霸榜全球都没问题。而一个“抄袭”,“模仿”,“对标”出的产品,哪怕足够惊艳,也是相对而言的。
铺天盖地的营销容易引起大众的疲劳甚至反感,再加上同行的嫉妒使坏,自然批评的声音也会增加。
最后想说,营销本身并没有错,但应该“重产品而不是玩噱头”。过度重视营销会轻产品,轻产品迟早会走偏,如曾经的联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