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单方面扩大陆架范围,将无主资源纳为己有,中方:不接受不承认
环球网报道,美国国务院近日公布了美国“外大陆架”的界限,也就是位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大陆架部分,美国国务院宣布将这一部分外大陆架纳入到美国管辖范围内。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就回应称,美国单方面划定的所谓“外大陆架”,将诸多资源纳入管辖,此举不符合国际法,也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中国对此不会承认,也坚决反对。
200海里外大陆架规则源自于《国际海洋法公约》,美国至今未加入《国际海洋法公约》,同时也一直不承认《国际海洋法公约》,因此美国无权通过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其提出的200海里外的大陆架界限。
美国的这一举动严重违反国际法,侵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因此中俄反应也十分激烈,表示美国单方面的主张非法且无效。对于国际法,美国合则用不合则弃,一切以自身利益为前提,而不是以维护秩序为前提。
美国
实际上,美国提出这一界限设定,其实针对的主要是北极地区。随着北极冰川加速融化,北极地区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开始凸显。
经济价值上,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量冰川融化给北极航道的开通带来了可行性,而这将大幅减少欧洲到北美,甚至是欧洲到亚洲的运输成本,而美国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所打造的航路关键节点也将会失去意义。
除此之外,北极冰川融化,也意味着北极的能源和矿产价值开始凸显。截止到2023年,北极已探明的资源就已经是个天文数字,包括123亿吨石油、47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以及60亿吨的液化天然气。除此之外,北极矿产资源也十分庞大,包括广泛运用于新能源领域的锂和碲。 因此在北极冰川融化的背景下,北极也注定将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中俄两国
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将距离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大陆架部分称为“外大陆架”,并将其纳入到美国的管辖范围内。此举就是为了扩大在北极的“势力范围”以及加强对白令海峡的控制,在北冰洋的战略竞争中实现对俄罗斯的优势。尽管美国一直在强调此决定不是资源问题,而是一个地理问题,但这不过又是一次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美军的具体体现。
俄罗斯杜马远东和北极委员会主席哈利托诺夫就表示,美国的这一举动不可接受,国际社会不会承认美国的“外大陆架”,因为这缺乏国际法支撑。
除此之外,北极战略地位上升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在之前,北极事务是由一个跨国政府论坛管理,叫做北极理事会,该论坛成立于1996年。但随着2022年年俄乌战争的爆发,这一北极事务管理机构一直处于停摆状态,因为这被视为对俄罗斯进行制裁的一部分。
北极航道
而随着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俄罗斯成为了该机构中的唯一非北约国家。这些举动也势必会加剧在北极的军事化斗争,因此北极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在这个问题上现有动作的是美国和西方国家。瑞典和芬兰相继宣布加入北约,这意味着北极理事会成员中,除了俄罗斯之外,全部是北约国家成员,俄罗斯为何平衡在北部地区的压力,普京宣布将在俄罗斯西北部,设立一个军区来进行应对,这预示着北极的军事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全方位制裁,也促使俄罗斯在“北极航道”的问题上不断寻求突破,以重新建立物流运输通道。去年10月,普京在出席“一带一路”论坛时就表示,俄罗斯的“北方海路”将会全年向破冰级的货船开放。而美国为了对俄罗斯进行围追堵截,势必会在北极问题上有更大规模的动作。换言之,未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将在北极与俄罗斯爆发更为激烈的竞争乃至冲突。
从这里可以看出,北约不仅仅在东扩,蚕食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利益,同时还在不断北扩,对俄罗斯进行双面夹击。
美国国务院宣布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界限,虽然看起来只是美国不守规矩的一个具体表现。但实际上这也充分说明,美国对于所谓的“规则”就是要符合美国的利益,所谓原则只不过是“欲加之罪”的一种借口。包括在南海以及东海问题上的争端问题,美国奉承的也不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而是基于美国利益的国际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