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夏莫
01、卷首语
一个人的习惯,就如同一本书的目录。了解他的习惯,就知道他大体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朋友,最重要的就是看对方的人品。
人和人之间交往,最深刻的意义,莫过于彼此相依,在生活的洪流冲向彼此时,能互帮互助。
只是,我们向身边的人交付真心,并不一定,就能得到真心相待。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从习惯就能看出来。如若,一个人有以下习惯,无论你多善良,都别去帮他。
02、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之前,在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农夫很吝啬,他做农活,家里有工具,但是不用,去借邻居家的。
妻子不理解,他解释道:“这样磨损的是别人的工具,自家的就能永远保持新的模样了。”
收麦子的时候,大家一般都是互相帮忙,只有他接受别人的帮助,却不帮别人。
长此以往,大家都不再理他。即便,他真的缺了什么工具,也没人再借给他,再也没有人帮他收麦子。
那一年,他发现自家的工具生锈了,一场持续的暴雨,淹没了他所有的麦子。
太过自私的人,总是想着自己,不去考虑别人。与人相处,特别喜欢占便宜,不愿意付出。
《圣经》中写道:“做什么都不要争强好胜,不要自命不凡,要谦卑,看别人比自己优秀。不要只关心自己,也要关心别人。”
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喜欢大家都围着他团团转,享受别人对他的好,觉得别人就应该照顾他。
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也不会顾及他人的利益,只在乎自己得到的够不够多,这样的人,不适合长期来往。
03、做事没有道德底线
《欢乐颂》中樊胜美的父亲病重,在医院抢救。
樊胜美的母亲看到曲筱绡和安迪等人,知道她们是女儿的朋友,扑通一声下跪,张口就要借钱。
安迪并没有答应,曲筱绡吓得站在凳子上,不敢面对。
并不是她们没有善心,不想帮忙,而是樊胜美的母亲做事太没有底线。
以女儿的名义借钱,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女儿身上。如果安迪和曲筱绡借给她钱,其实是让她更加肆无忌惮地剥削女儿。
对于没有道德底线的人,不能轻易付出,而是要让他承担一些责任。
做事没底线的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就像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帮这样的人,得不到回报,还会让你受到极大的伤害。
曾仕强说:“一个人品德基础良好,一生会很稳固。”
不管是和谁相处,最重要的就是人品没有问题。
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值得你帮的人身上,不然付出多少都是徒劳,还有可能好心办坏事。
04、把别人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任何时候,要把自己的善良,投放在值得的人身上。
如果,一个人和你在一起,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你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那就不要去帮他。
因为,你付出再多,他都不会懂得感恩。
梅尔勒·塞恩说:“爱并不是谁为谁牺牲,谁为谁做什么,一旦爱变成这样,这就不是爱。”
就比如,有的人,觉得父母就应该爱他,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觉得爱人就应该宠爱,给予他更多的保护;觉得朋友就应该讲义气,要不遗余力地去帮助他。
但是,他从未考虑过自己做过什么,应该肩负起怎样的责任,更不会感恩。
这样的人,没有必要对他善良,只有冷他一段时间,或许才能醒悟,会懂得如何去经营人际关系。
情义是需要流通的,需要互动。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回馈别人的好与付出。
05、总结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换位思考,做事极度自私,只想着利益,从不顾念感情,不管他多可怜,都不要轻易帮忙。
一旦与他走得过近,就会惹祸上身。
时光宝贵,情感亦是无价,就算你善良,也不要随意去帮助不值得的人,不要轻易浪费。
保持一颗善良的初心,也要懂得保护自己。把更多的善意,留给更需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