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2024年3月20日,普京在成功连任新一届俄罗斯总统后,与代表团一起举办了见面会,各界代表共5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今年是俄乌冲突的第三个年头,普京的连任对俄罗斯未来发展和社会稳定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表示,将与各界协作,共同建设一个崭新的俄罗斯。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俄罗斯必须解决之前的问题,才能迎来新时代。
而俄乌之间的矛盾,就是俄罗斯未来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俄罗斯是核大国,与乌克兰相比,拥有更多主动权。
那么俄罗斯有没有想过使用核武器解决俄乌矛盾,如果动用核武器,会直接针对乌克兰,还是其他国家?
核武器的威力
1938年,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铀原子的核裂变现象,这个发现很快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
当时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非常复杂,有海外殖民过程中的相互倾轧,也有金融危机带来的社会动荡,甚至有一些国家正在策划入侵邻国。
铀原子的裂变过程会释放巨大能量,一旦哪个国家掌握了核裂变用于军事的方案,就有了傲视群雄的资本。
第二年德国发动二战,欧洲饱受战争之苦,很多国家的科学实验室被迫中断或放缓进度,原本初见曙光的核裂变项目宣告破产。
部分法国科学家选择移居国外,去远离战争的地方继续开展科研工作;
英国则派出科学小组前往美国,协助美国人研发原子弹。
在这样的环境下,美国科学家数量暴增,相关技术持续加强,最终为原子弹的研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1年,日本轰炸美国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促使美国加强了在军事方面的扶持力度。
大概在那个阶段,美国才全力研发原子弹。
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前一个月,美国进行了原子弹爆炸试验,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诞生了。
根据美国原子弹的爆炸实验资料,国际上普遍认为这是一种规模性和破坏力十分强大的武器。
不过谁也不能断定,它到底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灾难。
原子弹问世的期间,日本已经穷途末路,不但被反法西斯联盟端掉了在国外的武装势力,连本国也有遭受血洗的风险。
战局已定,日本犹做挣扎,日本军国主义拼着灭国的风险,也坚持不肯认输。
于是,美国决定使用原子弹轰炸日本。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投下了一颗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
3天后,又在日本长崎投放了一颗名为“胖子”的原子弹。
两颗原子弹威力巨大,虽然没有将目标城市彻底炸成火海,但强烈的放射性元素持续扩散,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根据统计,美国投放原子弹的那年,有14万广岛人陆续死亡,超过全市人口的1/3;长崎约有7.4万人丧生。
原子弹爆炸的几天后,日本正式宣布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算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很多武器很难再派上用场,像原子弹这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更是被联合限制,但是各国并没有放弃研发核武器。
从某种意义上讲,原子弹本身是恐怖的战争武器,同时也是避免他国侵略的护身符。
如今美国拥有了核武器,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潜在的威胁,没有核武器,总会在美国面前矮一头。
二战后,世界格局很快进入了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冷战阶段。
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领头羊,在军事方面能力卓绝,但偏偏没有原子弹。
为了尽快扭转这个劣势,他们不断加大研发力度,终于在1949年成功研发出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几十年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局势逐步向多元化迈进。
没有苏联的掣肘,北约开始向东扩张,不断蚕食苏联遗留的势力。
近年来,曾与俄罗斯同属于苏联的乌克兰,站在了它的对立面,在美国和北约的支持下屡屡生事。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乌克兰宣战,俄乌冲突爆发。
从历史渊源来看,俄乌同气连枝,两国人民也有强烈的血脉亲属关系。
但由于局势所迫,最终走上了对立面。
在2023年举办的G20峰会上,普京表示,俄罗斯从来没有拒绝与乌克兰进行和平谈判。
可见两国在握手言和方面,还是有很大转圜空间的。
不过随着战争不断发酵,如今已经到了冲突的第三个年头,双方仍然没有和谈的迹象。
照这种趋势发展,不能排除俄乌冲突以一场惨烈战役收尾。
如果真有那一天,俄罗斯会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吗?
核武器将投向何方
2022年8月,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
在提到原子弹问题时,他表示从某种角度来说,俄罗斯并不是不可能使用核武器。
梅德韦杰夫所指的“可能性”,其实是19条中明确标注的4个使用核武器的情况。
这4种情况分别是:对俄使用核导弹、对俄使用核武器、针对极其重要的核武基础设施实施打击、其他威胁俄罗斯生存的行为。
从这些情况来看,俄罗斯对核武器态度是相对保守的,只有遭到重大打击时,才会考虑使用核武器。
苏联解体时,乌克兰获得了大量武器。
为了摆脱“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风险,乌克兰销毁了一部分强力武器,又卖掉了一部分武器。
如今剩下的,只是足够抵御外敌的常规武器,所以无法对俄罗斯使用核打击。
在战争期间,北约一直对乌克兰施以援手,但是这些援助也只限于普通军事物资和个别先进装备,同样不涉及核武器。
俄罗斯使用核武的4个条件中,前两个条件是不会达成的,不过在后两个条件上,乌克兰却有所试探。
俄乌战争打了3年,乌克兰对两国边境的俄领土实施了持续骚扰和轰炸,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拥有核设备的城市。
2023年10月,俄罗斯发言人表示,乌克兰使用无人机袭击了库尔斯克核电站,三架无人机分别毁坏了存储核废料的墙壁和核电站行政楼。
这次袭击的规模不大,但是针对的目标十分敏感。
如果乌克兰真的毁掉了核电站,将会造成核泄漏,而库尔斯克核电站周边的民众都将遭受核辐射的影响。
针对这次袭击,乌克兰没有做出回应。
经过切尔诺贝利事件后,前苏联各联盟国都心照不宣的对此避而不谈。
所有人都明白,一旦核电站泄漏,将会对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
2024年2月14日,乌克兰袭击了埃涅尔戈达尔市,这个城市拥有一座核电站,是欧洲最大核电站之一。
一旦核电站遭到破坏,将会触及俄罗斯的底线,那么用核武器轰炸乌克兰将变成可能发生的事情。
不过自战争以来,乌克兰始终没有真正跨过俄罗斯的底线,所以俄罗斯也没有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的正当理由。
既然乌克兰暂时不是俄罗斯的核武打击目标,那其他国家呢?
从表面上看,俄乌战争的主角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但冲突的根本源头并不是俄乌不和,而是北约东扩,影响了俄罗斯的利益。
如果乌克兰划入北约,那么俄罗斯与北约之间就少了缓冲带,双方矛盾会变得十分尖锐。
到那时,俄罗斯不得不直接面对北约的压迫。
在对乌援助的诸多国家或组织中,美国提供的战争物资和金钱最多。
根据路透社消息,美国国会已经批准了超过1100亿美元的资源援助乌克兰。
可以说,乌克兰能撑到现在,美国真的没少出力。
那么美国如此支持乌克兰,是否会让俄罗斯不顾一切对美投放原子弹呢?
这个可能性当然十分微小。
俄罗斯和美国都是核大国,在军事力量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如果俄罗斯与美国开战,将直接影响世界格局。
两个国家之间的军事较量,很可能会打破现在相对和平的状态,不但是俄罗斯与美国剑拔弩张,其他国家也有被拖入战争的风险。
所以,俄罗斯不但不会对美使用核武器,还会尽量避免与美国产生正面冲突。
除美国外,欧盟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也很大,2024年3月13日,欧盟批准了一笔50亿欧元的款项,用于支援乌克兰。
另外从地缘关系来看,一旦乌克兰划入北约,俄罗斯要面对的,正是地处欧洲大陆的北约诸国。
那么俄罗斯有考虑过对欧洲国家动用核武器吗?
2023年,网络上曾流传乌克兰计划使用英国援助的武器轰炸俄罗斯核电站。
对此,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
如果北约的导弹真的袭击了俄罗斯核电站,俄罗斯将考虑同时袭击南乌克兰核电站、罗夫诺核电站、赫梅利尼茨基核电站及东欧多个核设施。
也就是说,即使本国核电站受到袭击发生核泄漏,周边区域被核污染,俄罗斯首选的是袭击对方的多个核电站,并不是使用核武器打击对方。
可见俄罗斯在对待欧洲等国的态度上并不激进,至少没有首先考虑核武器。
不过在2024年的一篇采访中,记者曾问过普京,关于俄乌战争中使用原子弹的问题。
当时普京表示,俄罗斯不会在俄乌战争中使用核武器,不过如果俄罗斯的生存、主权和独立受到损害,将使用任何武器。
其意思再明白不过,现阶段俄罗斯没有受到足够的威胁,所以原子弹会老老实实躺在武器库中。
如果俄罗斯真的动用核武器,目标不会是现阶段的某一个固定国家和地区,将是未来威胁到俄罗斯的那个对手。
核武器的巨大威力
俄罗斯不想轻易动用核武器,不只是因为它强大的破坏力,还有持续扩散的核辐射。
历史上遭受核辐射最严重的国家分别是日本和前苏联。
日本曾坚持不投降,正是两枚原子弹炸掉了日本最后的痴心妄想。
强大的冲击力摧毁了一座座房屋,很多人只看到一道强烈的白光在天上炸开,迅速席卷而来,便失去了生命。
少数幸存者被压在废墟中,衣服破烂;
有的人手脚被炸断,无法从废墟中爬起来;
有的人皮肤开始大片脱落,像蜕皮一样,露出里面红色的血肉。
爆炸之后,人们开始出现口渴的症状,但是水中已经有过量核辐射,很多人喝了水后不久便失去了生命。
有的人出现了幻觉,被送往医院。
由于他们身上携带大量辐射物质,无法正常医治,只能在医院中延缓死亡,最终在内脏和皮肤溃烂中死去。
也有少数幸存者得以生存下去,但生下来的孩子却因为各种原因夭折。
只有极为稀少的人能活到老年,但那次爆炸带给他们的,是无尽的恐惧和伤痛。
与日本相比,前苏联遭受了更严重的核辐射。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受核辐射丧生或永久性致病。
到了2006年,绿色和平组织再次就切尔诺贝利事件伤亡人员进行统计,最终得出的结论是9.3人死亡,27万人致癌,大概有180亿卢布的损失。
根据当时医护人员回忆,医院接收的病人中,有一个叫迪马的男性。
爆炸发生时,迪马没有在中心区域,但是受辐射波影响,伤到了小腿和臀部。
他被送往医院后还保持十分敏捷的思维,并且逻辑清晰,仿佛只是一个受了皮外伤的普通病人。
不过从第四天开始,迪马的口腔、食道和肠胃出现明显的伤痕,并且正在恶化,嘴巴、舌头和脸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溃疡。
随后一些粘膜从患处脱落,他无法进食,也出现了明显的厌食表现。
从第六天开始,他的小腿出现明显的肿胀情况,继而导致皮肤破裂,随后是耳鸣和腹泻。
医生只能给他注射大量骨髓细胞,以维持正常体征。
第十四天,迪马身上的毛发出现大面积脱落,情绪很不稳定。
第四十天,他终于挺过来了,身体出现好转,最终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理,办理了出院手续。
迪马离开医院时,他的右小腿留下了永久的伤痕,走路瘸得厉害。
由于他体内还有辐射,谁也不知道迪马能活多久。
切尔诺贝利地区的核辐射持续时间很长,联合国相关组织曾发布报告称,在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4个核辐射重灾州,核辐射指标一直居高不下。
甚至在1991年2015年的甲状腺癌诸多病例中,有5000例很可能是核辐射引起的。
总结:
可以说,核武器的可怕之处,并不只是那一瞬间的破坏力,还有扩散的核辐射,它对于一个地区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
如果俄罗斯动用核武器,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
本国主权和领土是否受损是一方面,会不会给当地地区及世界范围带来长期灾难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参考资料:
《俄乌战火两年未熄,但战事越来越清晰》北京日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1611136396881037&wfr=spider&for=pc
《他列出俄动用核武器的四大依据》环球时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2287451268716759&wfr=spider&for=pc
《切尔诺贝利时间调查者回忆:病人、死亡与追责》澎湃新闻
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4475534&from=kuaibao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