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人请注意:号称比春运还恐怖的“香港春运”,来了。
3月29日周五,是香港小长假的第一天,数十万香港人就把深圳各口岸给挤爆了——
早上7点多,西九龙北上的高铁票一票难求;
通往深圳的地铁站、公交站排队几百米;
深圳各口岸原本通关只要十多分钟,今天排队超过1小时;
从早高峰开始,深圳各口岸周边的交通就全堵了;
罗湖/落马洲地铁站一大早就开始限制人流;
深圳湾大桥罕见地排满了入境的港牌汽车,排队近1个小时;
官方统计,截止当天16点就有77.4万人次出入境,其中出境的香港人共58.9万人次。
仅仅用不到一天,就创下疫情后香港人出境的新高。
香港要变“空港”了?以至于有香港网友呼吁:“尽量留港消费,救救香港”。
1、口岸又爆了,只是这一次反过来了
3月25日那天,香港官方曾预计今天(29日)将有60万人次出境。但港人北上的热情,狠狠地“打脸”了官方的预期。
天还没黑,香港出入境人次就超过了70万。
这是29号上午的罗湖口岸,微博上有博主说,早上6点半就开始排队。
罗湖口岸广场,各种旅行团旗帜飞舞。你有多少年没看见过,这样的深圳通关口岸了。
下面是29号上午福田口岸的落马洲大桥。走不动,实在走不到。
再来一张感受落马洲的压迫感。有不少香港人表示到了口岸一看:太恐怖,回香港了!
福田口岸外围,几乎快水泄不通了。有网民表示,今天上午千辛万苦挤到了深圳,出去一看,还是一片都是人,好恐怖
这是屯门公交站,以前走深圳湾去香港的深圳人一定很熟悉。
香港人说,从没见过这样的排队长龙。深圳网友回应:
“怎么没见过?只是以前是我们在排队。”
大排长龙的深圳湾口岸。有深圳人表示,这个场景不禁想起08年第一次去香港从深圳口岸进,排队过关人山人海。
深圳湾大桥罕见的这么堵车,港媒称将近要1个小时才能过桥。
莲塘口岸通关后深圳周边堵车,进去停车场几十分钟才能出来。
香港西九龙高铁站,早上六七点就已经开始排队了。香港网友吐槽:
“早上6点20左右,九龙塘站台差点挤不进去。”
上午的香港上水站,因为可以地铁直达深圳,入站口一大早就开始“打蛇饼”。
香港记者说,由上水站出发直至到达内地,共花耗约两小时
这个可能深圳人不太熟悉,这是可以走港珠澳大桥去澳门和珠海的车站。从昨天凌晨开始就一直在排队。
今天16点,出境总人次就已经高达77.4万,其中香港人出境就录得58.9万人次,刷新疫情后出的新高。
这也是2019年疫情之后,深圳人近5年没有见过口岸有这么繁忙拥挤的情景了。最大的不一样是,以前是深圳人排队通关去香港,今天则是香港人排队通关来深圳。
口岸再一次爆了,只是这一次方向反了。
2、“这是来攻打深圳了吗?”
看到如此场景,深圳人不免开玩笑地说到:
“这是来攻打深圳了吗?”
事实上,这是因为香港人比我们更早放小长假了(而且人家不要调休)。
香港这个小长假到底有多长?如果这么安排:复活4天+清明3天+再请3天年假=长达10天的悠长假期。
这10天将有多少香港人进出香港呢?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表示,今年香港复活节及清明节假期期间(3月28日至4月7日),预计约有1100万人次(包括香港居民及访客)经各海、陆、空管制站进出香港。其中:
“约950万人次经深港陆路口岸通关。”
要知道,香港总人口才700多万,如果按照每人往返一次深港,那也意味着将近470万人在这个长假通关,相当于香港人口近60%。
怪不得有人说,香港不“香”,要变“空港”了。
很多人说这么多香港人来深圳,是为了清明节扫山。深港同源,这确实是一部分原因,但是清明年年有,而这样大规模来深圳的通关场景,却是史上第一次见到。而且超50万香港人北上,更是刷新了疫情后的记录。
可见香港人不仅是来扫山祭祖的,更是来旅游度假的。
虽然说这几百万人涌入深圳,一部分是通过深圳去其他城市,但也有一大部分是在深圳及周边旅游休闲的。这对于深圳人而言,并不算是个“好消息”。
微博上有深圳网友说:
“昨晚福田高铁站已经有很多抵深的港人了。我周二想预定周五晚的餐厅双人位,餐厅告知被订光了,因为香港放假,很多人提前定好位置了。”
一些深圳打工人更是坦言:
“我放假都在小区里逛逛就行了,或者去附近公园散散步,不敢去景点啊,都是人人人人人人,深圳湾公园草地上都是人挤人太可怕了。”
当香港人“攻占”了深圳的商场和公园,那香港呢?
就在香港人挤爆深圳口岸的同时,一个网友分享了当天上午的铜锣湾,并说“人都去深圳了”。(注:下午时路人就多了一些)
在香港的社交媒体上,也有香港网民呼吁:若没有打算外出,就留港消费。“尽量留港消费,救救香港”。
但马上也有人站出来说:“要救就救下零售饮食啲服务质素啦好心,香港变到今时今日真系自己攞黎。”
2024年1月5日,《深港两地消费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港人来深圳,更偏爱的消费场所多为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占比分别为78.10%和60.00%。同时,港人在深消费的业态中,餐饮消费占比达九成以上,其次是购物与休闲娱乐类的消费。
刚刚宣布关闭新界7间分店的香港金记冰室老板直言:“不少香港北上消费发现体验不错,遂拖朋带友再北上,令北上群众持续增多;而访港旅客虽然反弹,但消费力逊疫前。”
另一边,香港著名零售品牌鸿福堂去年共亏损3460万,其管理层表示,愈来愈多香港市民选择前往邻近内地城市消费,进一步对零售市场造成打击,直接对集团的店舖人流及同店销售造成影响。
北上消费也好,南下消费也好,不是谁抢了谁生意,而是说明大湾区正在加速融合一体化。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不久前就表示,香港有不少市民每逢周末北上内地消费和度假,这种转变很正常,证明香港与内地融合的工作做得好。
“两地居民南北频密往返的常态亦有改变,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积极融合,两地居民南北往返的情况将更频密。”
事实上,平时周末港人北上消费大概是20多万人,只占香港总人口的3%,这意味着另外的97%,也就是还有700多万市民在香港,特区政府需要思考如何吸引本地消费。
“所以不应该再着眼于多少人北上,而是怎样搞活市场。”李家超说。
而对于深圳人而言,在深圳各个角落看见拉着行李箱来购物消费的香港人,或许不再是一种惊奇,而是大湾区融合的新常态。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
香港媒体、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