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十一弟
在上海封印了三年,中海刚一回归,就是大手笔。
前几天,上海有一个豪宅项目开盘——
中海·顺昌玖里。
这个项目位于上海最昂贵的豪宅板块,北邻翠湖天地,东侧是中海·建国里。
顺昌玖里规划了三栋高层住宅及一片联排别墅,此次开盘的高层住宅,总共512套房。
户型面积介于151平米~325平米,取证预售的备案单价,超过了17万/平米。
也就是说,顺昌玖里的上车门槛,最低需要2500万,最高将近6000万。
开盘之前,项目进行了提前认购,大概有七百多组客户参与认筹。
光是认筹金,中海就收了28亿。
最终,顺昌玖里推盘入市的512套房,实际成交了505套,仅剩下7套房没卖掉。
开盘当天,中海揽金大约197亿,刷新了国内楼市开盘纪录。
在此之前,这个纪录由深圳华润城四期项目创下,并保持到现在。
三年前,华润城四期开盘,总共推出了1171套房,单价13万/平米以上。
当时,它吸引了上万人摇号争抢,光是冻结的认筹金,就高达339亿。
最后,华润城四期整整花了两天时间,才完成选房,上千套房源清盘售罄。
靠这一个项目,华润置地揽金196亿。
华润城四期项目之所以遭到上万人哄抢,是因为它的开盘价,与前期项目二手房价格存在倒挂。
据说,华润城前三期的二手房挂牌价,已经卖到了18万/平米以上。
而华润城四期13万/平米的开盘价,每平米相差了大约5万块钱。
项目最小的户型面积,也有上百平米,最大户型面积超过了两百平米。
只要能够摇号中签,至少能赚五百万,多则上千万。
这次,中海·顺昌玖里在上海开盘,刷新了华润城四期一直保持的开盘纪录。
而它遭到上海有钱人的疯抢,大概率也是由于价格倒挂。
作为上海知名的豪宅板块,顺昌玖里北侧的翠湖天地,二手房均价卖到了27万/平米以上。
东侧的中海·建国里,二手房均价将近23万/平米。
这两个二手豪宅,与顺昌玖里17万/平米的开盘价相比,每平米有五六万的价格倒挂。
顺昌玖里的最小户型面积为151平米,最大户型面积325平米。
以每平米5万块钱的差价计算,一套房少说有七百多万的赚头,最多可能套利一千多万。
在上海买豪宅,就好像A股市场的“打新”,只不过投资更大、赚的更多。
十一弟查了下,今年前两个月,中海的销售额还不到190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腰斩。
但是,顺昌玖里开盘,中海在一天时间里,就收金将近197亿,比整个集团在今年前两个月卖得还多。
四年前,中海与华润、万科在上海围标拿地,闹得沸沸扬扬。
结果,中海在上海土地公开市场禁入三年。
那一年,中海刚刚坐到了上海楼市的销冠。
在上海土地市场淡出了三年,中海的销售业绩,很快就从榜单上掉落下来了。
去年,上海楼市的销售榜单上,中海的销售额大约113亿,排在第十八位。
进入榜单前十的门槛,需要卖到175亿左右。
凭借顺昌玖里开盘,单盘销售差不多就有两百亿,按照去年的榜单排名,中海就能挺进第七了。
十一弟查了下,顺昌玖里是中海在上海潜伏了很久的一个旧改项目。
早在四年前,中海就与当地政府做了勾兑,将会主导开发上海黄浦区建国东路67-71街坊历史风貌保护及城市更新项目。
这个项目体量很大,计容建筑面积大约37万平米,包含了新建商品住宅、风貌保护及历史保留建筑等。
项目内有五块地,中海负责开发其中两块纯住宅用地,另外三块商办用地,则交给了上海黄浦区属国企操盘。
这次开盘入市的顺昌玖里,就属于其中的70街坊地块。
整个旧改项目的总投资,达到了惊人的595亿。
按照大约37万平米的计容面积算下来,每平米的开发成本超过了16万块钱。
而且,项目规划的计容面积里,并非全部可售,除了新建商品住宅,还包含了风貌保护、历史保留建筑等。
这意味着,顺昌玖里的开发成本,可能比16万/平米更高。
而它的开盘价,定在了17万/平米出头,与成本价之间,相差了不到一万块钱。
尽管开盘卖得轰轰烈烈,但利润空间,可能并不太多。
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到手两万五。
当初参考旁边的豪宅算账拿地,现在贴着成本来定价卖楼。
这两年,作为央企巨无霸,中海的规模体量,滚得越来越大。
不过,中海头顶上的光环,从来不是规模,而是“央企利润王”——
它是国内盈利最强、赚钱最多的开发商,且没有之一。
但从2022年开始,中海“利润王”的头衔,被另一家央企巨无霸——华润置地夺走了。
去年,中海的盈利能力,再次被华润压制。
它刚刚公布了2023年度财务业绩,帮股东们净赚了256亿。
而华润置地,净利润则接近314亿,相差了五六十亿。
十一弟看了下,尽管中海的销售规模、营收、利润几个财务指标,还在增长。
但它的盈利能力,确实大不如前了——
中海的毛利率,已经跌到了20%左右。
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虽然仍处于高位水平,但也下滑到了过去十年来的历史最低。
其实,华润置地的开发业务毛利率,只是略高于中海。
但它属于两条腿走路,在开发业务之外,还有一块经营性不动产业务。
也就是旗下的万象城、万象汇等七八十个购物中心。
去年,华润置地的经营性不动产业务收入222亿,占比总营收一成左右。
但它的毛利率水平,接近70%,把华润置地的综合毛利率,拉高到了25%。
对比之下,中海来自商业物业的收入规模,就很少了。
楼市暴涨、开发商暴利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一直以来,作为大央企,中海承担着最低的融资成本。
背靠母公司中建集团,它的工程能力也做到了极致。
即便如此,中海的开发业务毛利率,还是止不住地下滑。
单纯靠拿地开发卖房子,再想赚大钱、夺回“利润王”,越来越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