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9.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10万人同时观看;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

所谓的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就是在某些作战行动中,某些战略需求中,无法绕开,必须要夺下的地方或者节点城市。

或者说,避开这些地方所付出的代价,会远远超过其攻击这些地方的成本。

其实,现代卫星地图、地形图很直观的能感受到这些。

襄阳,也就是一个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

进攻长江防线,想想是一个必须的进攻点。

或者说,打下襄阳以后,其后续进攻会更容易。因为襄阳是汉江上的重要节点,无论是从关中出来,还是从中原,只要想利用汉江,就必然不可能绕过襄阳。

因为襄阳城正卡在最关键的节点上。

难得的两个山脉中间的平地,更关键的是一条大河穿城过,而这条大河最后进入长江。

这里要在科普一个知识点,就是古代战争的后勤,其难度是远远超过现代战争的。

陆运粮食消耗的简单计算(以辽西走廊为例) 辽西走廊全长约185公里,一天走30公里,那就要走7天。 假设前线锦州有一万人,那么一年就要吃73000石主食,副食待遇好的话,要消耗118000石副食。为方便计算,这里只算主食消耗。 而这些主食需要73个辎重营的有效运输才能完全运完。 若辎重营没有护军和侦查兵力,也就是800人和640头马骡。走完全程需要消耗492.8石物资(往返合计14天,士兵消耗主食224石,骡马消耗豆料268.8石)。有效运输量是507.2石+48石主食(辎重营士兵自带三天口粮)。 也就是说,实际需要132个辎重营才可以一次性运完前线一万人一年所需的食物。也就是10万5600人保障10000人。

综上所述,古代粮食的运输是很困难的,尤其是陆路运输,哪怕是仅仅七天的路程,都会消耗近一半的运输物资。而作为替代方案的海运虽然十分便利,但也有着种种限制。

所以大军行进路线,一定要便于军粮运输,这个是最最最基本的条件。

回到襄阳的地理位置,如果自北向南进攻,其东线跨淮河、长江防线。而西线,最佳方式就是通过汉水,顺流而下进攻武汉。

江汉平原就是没有天险了。

汉江是很好的运输通道,顺江而下非常方便。

如果不占襄阳,就要跨越山区,大军本身行进困难,而后勤补给更是困难重重,这个也是任何一个军事将领在考虑进攻路线时候必须要选择的点。

反过来,关于从荆州出,打下襄阳,就可以紧逼武关,威胁关中,或者威胁中原,基本从南阳盆地出去到当时曹魏政权首都许昌也是没有大的关隘了。

这个就能说明为什么关羽拿下襄阳以后,华夏震动,曹操甚至放出话来要迁都(这个有点虚了)。

古代重要关隘,就以明朝最重要的生死要地山海关为例。

看看山海关位置地形。

在燕山山脉和大海之间,有一条狭长的走廊,在这个走廊最狭窄的地方,就是山海关。

如果东北的渔猎民族要进攻汉文化圈农耕区,不过三条路。

绕行张家口,这距离远,也有张家口作为重要节点城市。

或者穿越燕山山脉中的数条小路,比如著名的古北口也只一个重要关口。

最近的,就是顺着山海之间的狭长通道,过了葫芦岛,山海关就进入农耕区,路短好走,当然就要打下山海关。

至于说山海关为什么在明以前没什么,因为明以前农耕民族主要的敌人是西北的游牧民族,东北的渔猎民族还不构成威胁。

那没有什么不争之地,确实也有,一般物资产出不丰富,不能养兵。不是交通要道,不是战略通道。其地形还不利于进攻作战,这些地方,就是不争之地。

比如福建。

这个地方,山多地少,资源也不丰富,中原王朝即使南下,也可以走湖南甚至广西,反正这个地方在古代战略价值太低,所谓的自古兵家不争之地。

内容分享:
【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