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快速实现日志分析、应用搜索,首购低至4折

专机一架接一架,多国领导人纷纷赶来,排队访华,美国也要派人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崛起,2024年,中国外交也迎来了热潮。多国领导人纷纷赶来,寻求与中国开展合作,飞往中国的专机一架接一架,甚至就连美国也要派人来。美国的来访,目的是什么?中国和美国,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除了美国,还有哪些国家排队前来?具体内容,本期一起关注。

就在3月24日中午,瑙鲁共和国总统戴维·阿迪昂抵达北京,开启了他为期六天的国事访问。瑙鲁此次访华,是大陆这边的一大胜利,而对中国台湾来说,却是一大打击。事情还得从今年年初说起,在台湾地区完成地方领导人选举2天后,瑙鲁在1月15日宣布与台当局“断交”。 直到1月24日,中国政府和瑙鲁签署中瑙复交公报。而这次瑙鲁来访,是自今年1月24日中瑙两国复交后,瑙鲁总统首次访华。毫无疑问,瑙鲁总统此行不仅具有经济合作层面的意义,也具有政治方面的意义。

不只是瑙鲁总统,荷兰首相吕特也将在本周二(26日)至周三(27日)到访北京。实际上,这是自2019年以来吕特首度访华。有分析认为,阿斯麦的光刻机很可能成为吕特此行讨论的重点。需要指出的是,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关键设备,而总部设在荷兰的阿斯麦是全球最大光刻机制造商,也是唯一的极紫外(EUV)光刻机供应厂商,7纳米及以下的先进芯片制程工艺需通过EUV实现。正因如此,荷兰一度成为美国对中国实行“芯片制裁”中的一颗“棋子”。早在2019年,特朗普政府就对荷兰施压,禁止其向中国销售阿斯麦的顶级极紫外光刻设备。但显而易见,吕特此行很可能意味着美国的计划要出一点纰漏了。毕竟,即使是在美国的对华出口管制下,去年中国依旧是阿斯麦公司第二大市场。不得不说,庞大的中国市场无疑是一块令人惦念的“香饽饽”。但想做中国的生意,荷兰还得按中国的规矩办事。在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和市场原则的基础上同中国展开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同中国长期走下去。

三月份的北京,还真是热闹。繁花似锦的三月,是北京的春天,更是中国外交的春天。除了瑙鲁和荷兰,斯里兰卡总理 古纳瓦德纳 和尼泊尔副总理 施雷斯也于25日相继到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不止如此,除了这些已经确定时间的,意大利,新西兰也放出了风声。今年是中国和意大利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和总理梅洛尼正计划访问中国。而新西兰方面,去年上任的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拉克森也正计划首次以总理身份到访。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财长耶伦也要来。据美媒报道,耶伦计划在4月份访华。一直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的美国,不免让人好奇,此次到访究竟有什么目的?有专家分析认为,此次美国到访,与中国进行面对面会谈,有助于中美“负责任地管控”双边关系。实际上,这是拜登政府寻求连任的需要,中美关系出现任何波折,对拜登的连任竞选都会带来麻烦,这无疑会被会被拜登一直以来的“死对头”特朗普耻笑。另一方面,虽然美国一直在经济上压制中国,但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全球银行危机以及席卷世界各地的恐怖主义势力,即使是想“一手独大”的美国也免不了要寻求与中国合作。

总而言之,多国排队访华,正是因为中国经济潜力巨大,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点即使美国不愿承认,可耶伦计划访问中国,已说明了一切。正如世界银行集团行长彭安杰在3月24日上午举行的研讨会“中国持续发展的动能与前景”说的那样,“中国的非凡历程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当今世界经济离不开中国经济,中国不仅自己找到了路,也为其他国家照亮了路。

内容分享:
【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