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近日,上市公司正平股份收到了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缘由就是财务造假8500万。

对此有人说8500万没啥大不了的,对此深感无奈,啥时候我们富有的连8500万都不当回事了!

营收造假8500万,会对多少投资者造成误导,会让多少网民深陷其中甚至是血本无归呢?

那么,造假8500万营收到底算多大的事儿?

如果一年营收有上百亿,区区8500万还占不到1个百分点,如果一年营收只有一两亿情节相当严重了。但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实打实的违法违规行为,可以说与诈骗没有太多区别。

公告显示,正平股份2021年编造了7150万营收,而当年的营收是50亿,造假比例大约1.4%。

2020年上半年又编造了1350万营收,对应的半年度营收是9.6亿,造假比例同样是1.4%。

1.4%的比例,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从证监会的处罚力度也可窥一斑。

上市公司正平股份罚款150万,6个造假责任人共计罚款540万,平均每人90万,共计690万元。《证券法》针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个人罚款起始额度是50万,可见罚得确实不多。但是与之前口头批评一次的惩罚方式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这巨大的风险造假,既改变不了公司的整体业绩面貌,也没有改变实际的营收,到底图什么呢?

内容分享:
【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