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央视的3.15晚会如约而至,这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保障大会,自开播以来,揭穿了太多的消费陷阱、骗局、黑幕,假冒伪劣商品。
今年的315事件同样让人胆战心惊:原材料过期的奶茶、劣质梅菜扣肉,工业鸭血……除了大家最为关注的食品安全环节,节目中揭示的一种危险的家居用品——有毒釉彩碗引起了我的注意!
民以食为天,每日干饭离不开餐具,真没想到常用的陶瓷碗也可能存在健康问题。315晚会上曝光了釉上彩碗的问题,晚会后网友纷纷把自家的餐具晒出来求鉴别。那么“釉上彩”有何安全隐患?
釉上彩工艺的瓷碗,因其外表绚丽多彩、图纹精美、价格相对便宜,使得很多人喜欢将其作为餐具使用。然而这种美丽的餐具背后却可能隐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我们平时买的彩瓷碗,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釉”是一种覆盖在陶瓷胎体上的玻璃质薄层)。这两种方式在制作工艺上有很大的不同,各有优缺点。
釉下彩是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即半成品)上绘制图案,然后施釉(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一次烧制而成。
釉上彩是在已烧成的瓷器上绘制图案,然后二次入窑再次烧制(低温600-900度固化彩料)。
由于釉下彩的颜料在釉层之下,色彩可以得到良好的保存,表面光亮、平滑不凸出,不易磨损,用久了涂料不褪色脱落,使用安全性高,但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市场价格也相对较贵。
釉上彩的颜料直接放在了瓷器表面,色彩更为明亮好看,精致细腻。但釉上彩碗由于没有釉层保护,不耐磨和酸碱,长时间使用,颜料会掉色、磨损,刮花、剥落。有些无良商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往往使用劣质颜料或涂料烧制釉上彩瓷器,导致铅、铬、镉、汞等重金属超标。当用这样的碗碟接触食物时,高热的油、盐以及食物中的酸性物质会与釉上彩碗表面的颜料发生反应,有毒物质就会析出,进入到食物当中,成为潜在的健康隐患。人体如果摄入这些重金属元素过多,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严重的话可导致中毒,甚至可能导致人体出现癌症病变。
所以,不建议大家使用碗内侧有彩绘的釉上彩碗,尤其不要用来装高温食物或承装酸性液体,选择购买碗的使用面无彩绘的餐具更为安全。当然在购买时,不管选择釉上彩还是釉下彩还是其他什么餐具,都一定要在正规渠道选购才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