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环球网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 用来形容当前的俄乌局势在合适不过了,“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 “不排除北约向乌克兰出兵”,再到美防长奥斯汀的口出豪言,似乎一场未知的风暴正在酝酿。而俄罗斯作为这场风暴的中心,一举一动备受瞩目。近日,普京接受了俄罗斯媒体专访, 此外,普京还谈到了核武器。他表示,俄方虽然不会在“特别军事行动”中使用战术核武器,但是当国家主权和独立遭到严重威胁时,俄罗斯会考虑使用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所有可用军事手段。
据环球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称,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表示,俄罗斯已为核战争做好充分准备。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汪文斌说:“我不掌握你提到的相关的俄方的言论。”,五核国领导人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的联合声明,指出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汪文斌称,中方也注意到,俄方反复重申该原则。我们一贯主张所有核武器国家均秉持共同安全理念,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当前形势下,各方应采取实际行动,共同推动局势缓和。
在此背景下,北约和中国近日在北京举行“第8次北约-中国安全政策对话”,双方就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海上安全以及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根据北约官网上的一份声明,会议涵盖了全球和地区安全形势,“重点讨论俄罗斯非法入侵乌克兰、海上安全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是,中国国防部的声明没有提及这一点。根据北约官网,北约代表团由国际军事参谋部合作安全部主任谢尔班少将率领,而中国方面则由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姚勤少将带领。
此次中方代表人与北约相关负责人的会议所在时间点非常微妙,本次会议的重点依然聚焦于乌克兰、俄罗斯之间的交锋。但因此前瑞典的首相前往北约总部参加升旗仪式,使瑞典成为第32个成员国,使得普京出面回应表示,俄罗斯的军队与防御系统将会出现在瑞典边境。后续法国总统马克龙又表示会出兵支援乌克兰,针对于此事,普京再次发出核警告。而北约代表团却在此背景下,再度访华,和中方高层在北京见面,这一举动颇为耐人寻味。
为什么我们此时要和北约加强沟通呢?首先,北约扩张的野心很大,也在不断加强和日本、韩国的联系,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种威胁,但是用冲突解决威胁是成本最高的办法,如果我们能提前布局,通过桌子上的沟通,展现我们反对北约扩张的野心,亮明红线,这也是消除威胁的一种有效办法。另外,中俄之间的关系虽然很亲密,但双方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所以我们与北约进行对话,和中俄友好并不冲突。俄罗斯有俄罗斯解决问题的思路,中国也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技巧,主动与各方对话,发出中国的声音,才是一个自信的中国。
对于这场对话,目前已知的信息很少——参会双方均未发布关于本次对话的具体内容,仅表示就“中国和北约的防务问题以及国际和地区形势交换了意见”。考虑到这一表述,此次对话双方可能并未达成明确的协议成果,但这仍然对中国和北约、尤其是北约的领导国美国来说非常重要。上一次中国-北约安全政策对话发生在一年前,当时双方在位于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进行了深入对话。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对话的属性是军事对话,当时参会双方均由军方将领领衔。
鉴于当前的国际形势,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在本次对话期间,主要议题应该会与去年类似,涉及俄乌冲突、海上安全、北约以及中国的未来战略和发展对话等方面。其中,俄乌冲突、台海和南海局势将成为对话的重点。不过《外交官》杂志指出,这次对话发生在瑞典加入北约后的几天内,因此双方可能会讨论瑞典对华政策,但笔者认为,考虑到瑞典和中国在传统安全问题上鲜少产生摩擦,因此这一议题可能并未被提及或得到重视。
作为向来奉行“中立“政策的北欧国家,瑞典突然宣布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这一决定立即引发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直言不讳地表示,瑞典加入北约并不能获得期望中的“保护伞“。相反,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和防御系统将出现在瑞典边境附近。普京的话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距离瑞典仅有300多公里,部署在那里的导弹部队随时可以进入战备状态。俄罗斯显然担心,这将不可避免地加剧它与西方的对抗。
普京因此再次放声高歌,宣告俄罗斯备战至极,倘若国家存亡悬于一线,俄方将不惜一切代价,动用包括核武在内的一切武器。在此紧要关头,北约的使者急匆匆抵达北京,或许正是希望借助中方的影响力,对俄施以更加缓和的劝导。中方一如既往地主张和平,强调不偏不倚的立场。北约的行动,似乎并未能使局势向和平方向迈进。反而是其一系列举措,不断加剧了冲突的火焰。而如今,北约的触角伸向亚太,意图构建一个新的防御联盟,显然是对地区安全的又一重大挑战。
瑞典携手北约的步伐加速,尽管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乌克兰出兵设想遭遇了北约高层如斯托尔滕贝格的谨慎回应。然而,这样的大胆提议本身已在俄罗斯心中投下了戒备的影子。尽管集体防御协议限制了显性的大规模介入,但在暗中,通过派遣小型特遣队、军事顾问或战术培训,协助乌军进行秘密行动,对俄罗斯构成潜在威胁。对于俄罗斯来说,公开冲突他们无所畏惧,但持续的游击战术却能分散其注意力,迫使他们不得不调整战略,加强防卫应对。
近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厅主任叶尔马克与中国驻乌克兰大使范先荣进行了会面,重点讨论了中方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早前访问乌克兰的相关事宜。李辉特使在前一天结束了对俄罗斯、欧盟总部、波兰和乌克兰等国的访问,这也是自俄乌冲突以来他进行的第二轮穿梭外交。在乌克兰的访问时间非常短,不到半天就结束了。而且根据以前的报道来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本人好像并没有和李辉特使见面,这表明乌克兰政府对李辉特使的访问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尊重。
北约常常抱有误解,以为中国能影响俄罗斯,促使它接受对俄不利的西方条件,这种设想源于自身的偏见。这种思维不仅阻碍了中北约间的有效对话,也干扰了欧洲的安全格局。
解决纷争的关键在于北约需放弃煽动,认真倾听俄罗斯的合理安全诉求,重建互信。国际社会对此并不乐观。
实际上,中国早有明确立场,认为北约作为冷战遗留物已不合时宜。北约的本质是美国的工具而非欧洲的保护伞,这与欧洲的安全需求相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