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知道,买房子,钢筋水泥不值钱,值钱的是土地。
土地本身也不值钱,值钱的是这块土地上的资源配套,以及未来可落地的规划预期。
之前我和大家说过一个结论:
上海买房,内环看面,中环看线,外环看点。
上海的外环实在是太大了,资源不可能平均分布。
但即便如此,随着时代的巨变,外环外也涌现出了一批热门板块。
其中的一些标杆楼盘,房价甚至不输内中环。
有些板块,更像是“小金刚”一般守护着上海外环的价格底线。
这一次我们来聊聊,外环边上的四大金刚板块。
1、华泾
这里是浦西房价的异类板块。
身在外环,却很早就打破了浦西买房看环线的定价逻辑。
一个徐汇区拆迁户的备选外环板块,
12年的印象欧洲,居然最高可以冲到1000万?真的,让人看不懂。
最近几年的价格看,涨幅一直是徐汇第一,回撤幅度居中,称得上是“外环小金刚”。
在我看来,华泾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未来的形态,会是上海最可能成功的市郊CBD。
理由有三:
- 这里轨交密集,未来发展有支撑。
华泾尽管在外环外,但是轨道交通聚合能力一流。
同时拥有4条地铁,15号线、19号线、23号线、机场联络线。
23号线通往西岸传媒港,19号线三站到前滩,和热门地段的连通性相当不错。
- 华泾资源投入规模大。
华之门规划地上总开发体量超过81万平方米,已经超过新鸿基徐家汇中心ITC项目58万平方米。
规模上,仅次于108.7万平方米的香港置地的西岸金融城项目。
如今,徐家汇中心也快封顶了,西岸金融城附近的东安一二已经在动迁路上了。
徐汇区,后面的资源投入,大方向一定是继续向南加大投入。
一句话,华泾这里承接的是徐汇区无处安放的资源。
- 闵行徐汇,强强联合。
华之门规划是徐汇自己的,
但闵行梅陇也在大力开发新中心。
这一次,两区开始了合作开发,两个强区的组团联动,值得期待。
如果华之门规划落地,这里可能会带火一批城乡结合部的楼盘成为市区盘。
比如,银都名墅有望晋级市区别墅,颛桥星河湾有望成为市区大平层。
外环的华泾,还是值得想象的。
2、莘庄
这里是外环外当之无愧的房价高地。
TODTOWN天荟价格直接冲到12万以上。
都快赶上了内环边上徐汇苑的价格了。(这还是个学区房)
莘庄,可以说是上海发展地倾西南的典型代表。
这里的配套成熟,在整个西南都很抗打。
这里既是区政府所在地,又是九大城市副中心建设地。
还和徐家汇副中心遥相呼应,自然承接了不少外溢需求。
当初这里1号线开通的时候,静安寺和陆家嘴还不知道地铁为何物。
如今这里,
商业上,仲盛、天荟、龙之梦,人流如织,
产业上,莘庄工业区,已经拥有10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
每年产生的税收,比大厂云集的漕河泾还要多。
在莘庄人心中,这里不是郊区,而是西南的市区。
莘庄的东北方是漕河泾,西北方是大虹桥,
西南方有松江工业区、G60科创走廊,正南方有闵行经济开发区和紫竹科技园区。
这里的高薪人群,是莘庄房价的底气。
如果要在上海西南置业,外环的莘庄板块,是无法跳过的“小金刚”板块。
莘庄的东北方是漕河泾,西北方是大虹桥,
西南方有松江工业区、G60科创走廊,正南方有闵行经济开发区和紫竹科技园区。
这里的高薪人群,是莘庄房价的底气。
如果要在上海西南置业,外环的莘庄板块,是无法跳过的“小金刚”板块。
3、南翔
这里是距离市区最近的新城板块,西北外环的小清新,一直是嘉定的“亲儿子”。
留云湖、银翔湖,都是生态宜居的好去处,城市界面也很是清爽。
南翔的多项优势,值得说一说的。
交通上,板块距离人民广场直线距离不过16公里,一脚油门到市区了。
11号线对于南翔也多有照顾,去到曹杨路、江苏路、徐家汇等换乘点也十分方便。
商业上,坐拥上海最大商业体印象城,一直是桃浦人民趋之若鹜的打卡圣地。
产业上,无论是动漫、游戏还是医疗,都算是高附加价值行业,年度税收超100亿元。
不过南翔的弱点也很明显。
主要是南翔板块的割裂感严重。
沪嘉和嘉闵两个高架把南翔一分为三,耽误了整个板块的联动发展。
教育资源上,虽然学校不少,但是梯队排名一般,略有遗憾。
南翔现在的发展重心放在了云翔大居。
主要是古镇区、新镇区和东社区均已基本开发完成,没有多少空地了。
整体来说,南翔这里还是很适合市区外溢需求的。
追求品质宜居的中产客群,可以多看看南翔东。
特别是中产社区的华润中央公园,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4、唐镇
这里是浦西人民,最难以理解的板块。
明明荒凉的一塌糊涂,
偌大个板块,就2号线两三个地铁站点,出门买个菜都费劲。
怎么房价就直接跑到了10万+?
这也是浦东板块的神奇之处。
不看烟火看产业,唐镇是典型代表。
唐镇的优势集中在:
背靠张江、优质学区、品质小区。
这里也是上海继古北、联洋碧云、新江湾之后的“第四代国际社区”。
众多品牌开发商云集于此。
绿城、仁恒、保利、浦发、融创、大名城、华发等等大牌房企扎堆于此。
浦东的中产改善,是绕不过这里的。
配套方面,尽管目前医疗、商业资源相对缺乏,但好学校不少。
常说的“唐镇三兄弟”:仁恒、浦发、大名城。
从2022年开始对口了:上海福山唐城外国语小学(培德校区),初中对口建平培德实验中学。
成绩还没有出来,但实力不容小觑。
在未来增量方面,除产业外,两个地铁站tod商业配套也在逐步建设当中。
更重要的是这里,新房七万左右的单价,二手品质房八到九万,性价比要高过张江不少。
既有品质还有学区,市场竞争力强劲。
等到未来产业、商业的进一步落地,人气就会快速聚集的。
不过,要提醒的是,这里的新房供应有点大,后面供需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板块竞争力,还需擦亮眼睛。
5、小结
上海的外环,发展已经基本定型。
西面的大虹桥,预期已经有些透支,
东北角的动迁大居曹路,也难成气候,
外高桥保税区,更是浦东的死角,发展空间有限。
南北方向的发展倒还有一些预期,
比如北面,27年要开通宝山北站,四区联动的大吴淞规划刚刚推出。
南面的浦锦街道,靠近三林还有些增长潜力。
看起来,上海的外环线很大,
但真正能扛得住市场周期捶打的板块也不多。
华泾、南翔、莘庄、唐镇,这四大金刚还算能扛能打。
各位,且买且珍惜。
这些小金刚还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欢迎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