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江苏状元上不了清北
2018年,在江苏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江苏淮安一名叫白湘菱的女生,高考成绩430分,是2018年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
不过,这位状元却无缘清华、北大,甚至好多985高校都去不成,仅仅因为选测科目历史成绩是B+。她也被冠以“最惨高考状元”之称。
这样的怪事不是个例:
2008年,南京文科状元因为政治是B+,进不了北大,后来被南大用选择性指标录取;
2015年,徐州的文理科状元都因为选修科目有B+,被清华、北大拦在门外;
2019年,南京市理科状元也因为化学拿了B+,无缘清华北大。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江苏曾经被老百姓痛骂的高考模式。
江苏省高考总分为480分,只考语文、数学与英语,外加两门看等级的选修科目,等级由考生在全省的名次确定,比如考生在一科考试中排名前5%,等级为A+,排名前10%等级为A,以此类推。
不光是清北,大多数985高校,比如复旦、交大、浙大、中国人民大学等,都要求考生两门选修科目最低等级都是A。
这样的制度,让很多考生与名校失之交臂,也让家长和老师心怀不满,一项调查显示,对于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46%的老师、70%的家长认为它是“折腾”,未能发挥预想的作用。
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也直言,2008年高考方案存在总分值低、选科功利化、学生科学素养低等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这项实行了14年的高考制度已经在2021年落幕。
当年,江苏开始实行新高考方案,总分调整为750分,江苏高考状元上不了清华北大的现象,也随之成为了历史。
这一改革,得益于当时任江苏省委书记的娄勤俭。
02.
终结江苏高考“地狱模式”
2018年6月15日,在江苏省委常委会上,娄勤俭的讲话,让无数江苏人拍掌叫好。
在这个讲话中, 娄勤俭批评江苏片面追求升学率,素质教育喊得最早、喊得最响,但是应试最厉害,抓得最凶,江苏高考的难度也是全国之最,课外培训热,孩负担重,家庭经济负担也重。
他说,我了解到好几位教育局长,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说不能不送出去,因为压力太大,怕在国内考不上大学。我们的中考政策压得这么紧,最后高考的升学率当然很高,这个做法欺骗了我们这么多年,好多优质指标都给了其他地区。
从数据来看,江苏高考参考人数逐年下降,从2009年的54万,下降到2018年的33万,甚至招生人数超过参考人数。
娄勤俭当时作出要求:
江苏本省一本要超过50%,部属院校不低于25%,3年内逐步达到30%!
达不到25%的,省里配套一律取消!
省外重点学校的招生比例,可以按照公共资源的比例套,江苏人口占全国的5.8%,招生如果超过5.8%,就不算歧视江苏,没有达到5.8%,就是对江苏的歧视。 江苏在经济上对全国做了这么大的贡献,要理直气壮地去争取。
娄勤俭还放出狠话,说有人如果要告,就让他们告我得了!
这时,他刚调到江苏,还不到一年。
对于江苏教育的一些怪现状,他已经了然于胸。
03.
他也曾经是一个民办教师
2019年4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江苏省普通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江苏将从2021年正式实施“3+1+2”高考新方案:
“3”指的是语数外三科,每门满分150分;“1”指的是物理和历史任选一门,每门满分100分;“2”指的是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两门,每门100分。总分恢复为750分,语文、数学、英语科目将采用全国卷,同时合并本一本二录取批次。
江苏学子能摆脱噩梦,怎么感谢娄勤俭都不为过。
而他对教育的关心,真是有情怀的。
娄勤俭出生于贵州北部山区的桐梓县,17岁至22岁,都是桐梓县复兴公社的一名知青。恢复高考后,他从贵州贫困山区考上华中工学院学计算机,读至博士。在从政之前,娄勤俭是中国最权威的计算机专家之一。
娄勤俭曾几次在公开场合回忆,自己做过民办教师,曾经走7公里去学校教书,教出了那里第一个大学生。
2010到2017年,他曾在陕西任职,推动陕西成为中国率先实行十三年免费教育的省份,让三秦人民感谢至今。
2017年10月娄勤俭任江苏省委书记之后,在我的记忆中,从新闻报道里可以看到,每逢教师节,他或走访学校,或邀请教师进行座谈, 每次在座谈结束后合影时,他都让教师站中间的“C位”。
04.
心存百姓的人,百姓心中自有你
主政江苏4年,娄勤俭让百姓津津乐道的事情还有很多。
新冠疫情伊始,一段“江苏省委书记在村口连吃闭门羹”的视频刷屏全网。
2020年1月30日,娄勤俭前往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葛巷村检查时,他所乘的车辆被两位村民拦下了。
娄勤俭下车后,他问在村口负责把守的老同志:“村里现在有发热病人吗?
一位老人回答说:“没有。”
娄勤俭又问,“现在村里不让进,是吧?”
老同志说,“不让进。”
此时,旁边另一老同志补充说,“要是没有多少(什么)事情,你们也是(陌)生人,你们早点离开。”
当时,娄勤俭很开心地表明了身份,并欣慰地说,防控期间加强管理,就是要有这种铁面无私的工作作风。
“看到你们这样严格管理,我就放心了。”
2021年,娄勤俭卸任江苏省委书记,相关新闻下,是网友们的一片不舍。
05.
新的身份,新的征程
最近一次看到娄书记,是在3月4日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他成为了大会新任的发言人。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问娄勤俭,今年第一次当新闻发言人,感觉怎么样?
娄勤俭表示,“你们都看到了,刚才你们提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了。感觉怎么样、满不满意,在于你们的评价。”
记者追问:“对自己的表现打几分?”
娄勤俭回答,“自己的表现要靠群众、靠记者来打分。记者朋友,我相信你们。当然我也希望你们给我打高分。”
我们也祝福江苏人民牵挂的娄书记,能在新的岗位上,拿一个满意、漂亮的分数。
本社法律顾问:海辉律师事务所
近期热门文章推荐
回复关键词阅读
陆家嘴大瓜的背后,真是苏州的错吗?(关键词:陆家嘴)
城市的政治中心,如何拥抱“在地文化”?(关键词:在地文化)
安徽,让人敬畏的三问(关键词:安徽三问)
国内一半以上的“S基金”大佬,都来了无锡(关键词:S基金)
- 常州一个特殊家族,低调成为“盐城首富” (关键词:盐城首富)
全网争议中,药明生物传递出的三个重要信号(关键词:药明生物)
- 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嘉兴晋级启示录(关键词:嘉兴晋级)
南通叠石桥深度调研:怎样成为全球家纺跨境电商“供应链之王”(关键词:叠石桥)
低调的无锡,冲进车联网世界“一线城市” (关键词:一线城市)
在活的古城里做保护,超级苏州是怎么做到的(关键词:古城保护)
工行原副行长张红力被查背后,是一盘什么大棋(关键词:张红力)
许仰天的原点,隐秘而伟大的南京(关键词:许仰天)
外资第一大省江苏,正在低调转型(关键词:外资江苏)
常州一个小镇,是怎样成为汽车碰撞件“宇宙中心”的(关键词:宇宙中心)
一辆E-Bike风靡欧美,背后的锡山电动车跨境传奇(关键词:电动车跨境)
进击的相城,和它的一个新定语(关键词:相城新定语)
锡华科技:崛起的新能源装备小巨人(关键词:锡华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