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众多设计院破产,设计师已走投无路!
今天不聊设计院的八卦和骚操作,今天沉下心来聊聊,关于“设计院破产”的沉重话题。
关于如今设计院的破产,更有极端一点的说法:"市面上大大小小的设计院近两年起码破产了一半"。。。虽说这种推测有些不靠谱,但是破产的主要是中小设计院。
细想一番这种推测也不完全空穴来风:近几个月,一个个熟悉的的设计院破产解散,有私企设计院,也有不少央、国企设计院,这些设计院的破产和解散都指向一件事实就是:众多设计院的破产,使得设计院像陷在没有出路的深山里,早已看不清出路,更有成千上百的设计师正面临失业,前路更是迷茫。。。
一、众多设计院破产
1.广州by设计院
“碧桂园旗下博意设计院解散,超4000设计院集体失业”
2.上海某宝子头央企设计院
上海某宝字头央企设计院子公司宣布解散了(央企子公司宝G工程技术集团的下属XX部门,宝S建筑XX有限公司。。。)
3.杭州zcxj规划设计院
二月初杭州某设计院宣布停工停产。
4.广东某顶级设计院
24年1月,广东某顶级设计院建筑所宣布暂停运作。
以上暂举例几个近期大家熟知的,众多设计院的破产,简直不敢细想有多少设计师失业,正在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
(以上破产解散的部分设计院,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详细写过,有兴趣的朋友往前翻一翻)
二、设计院破产理由:盈利不佳
先谈谈传统设计院盈利模式,有以下两种:(简单分析下)
第一种项目盈利:接到项目后让设计师和底下员工当牛做马,夜以继日的加班赶进度盈利,主打的就是:牛马员工就是设计院盈利的本钱。
第二种开分院(挂靠)盈利:全国各地扩张开分公司,有的设计院甚至开成百上千家,先抛开设计院的项目不谈,就说这些分公司缴纳的挂靠费都够设计院吃一顿的了,只需要养一堆有点资质的设计师就行,这种分公司你要谈设计质量,我劝你还是先别谈。。。
所以,设计院最喜欢以一句“盈利不佳,难以维持运作”为理由宣布破产。
以上两种放到如今,只能说设计院就是玻璃罩里的苍蝇,前途光明无出路。
第一、国内城市化率增高,市场项目需求减少,设计院自然接不到项目了,就算能接到项目那也是很少的;第二、挂靠的分公司减少,死了大半了,使得第二种盈利模式也运作艰难。。。还有就是第三、种破产因素,某些技术骨干”移情别恋“流失,导致年审资质不保而被迫关闭的情况也有。
再加上最近上面宣布“停止基建”,的消息,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可以说是要项目没项目,要出路没出路,要政策支持没政策支持。。。
宣布破产的是公司,倒霉的却是员工,所以我老觉得这个理由对于员工来说就是耍无赖,毕竟员工什么都没做错便要丢掉工作,甚至有的更恶心的设计院把“盈利不佳”怪在员工头上,那便又要提起那句:因为设计师没创造价值,产值甚至为负,导致公司无法正常运作。。。这下设计师成了名副其实背锅侠。。。
三、破产前征兆:裁员重组
接下来再分析一下设计院破产的征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待岗大裁员大重组”
(例如最近闹得较轰轰烈烈的西南设计院千人大洗牌、安徽合肥某建筑设计院待岗、西藏某公路设计院大重组大裁员。。。)
敲重点:先提醒各位朋友,一旦你所在的设计院有以下征兆那估计是不太行了, 基本再无回天之力!
待岗:“公司会努力承接新业务,但若仍无进展,公司将考虑对部分岗位人员进行待岗处理。”
大裁员:“目前公司在职职工人数为多少人,现要求你公司人员编制控制在多少人。”
大重组:“公司决定将原第一分院、第二分院、第三分院进行合并重组,将三个分院重组为两个分院,涉及到大量人员流动。”
四、穷途末路,何去何从
在这僧多肉少的年代,众多设计院的破产其实早已是注定的, 设计院的破产也就意味着往后普通一线设计师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设计院肯定还是有未来的,然而很多设计师真的是没有未来了。。。
以住建部前几年勘察设计统计公报为例, 设计行业从业人员一直在增加,然而新签合同额和净利润却是下降趋势,更加证明设计行业面临僧多肉少的尴尬局面了。
(以上图源来自学究网)
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城镇化率已经很高,叠加各种其他因素,大部分设计院已面临破产, 可能50%的设计师都将失业,剩下的人才能吃得饱。。。
难怪不少设计师早已寒了心,走投无路时选择极端的路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之前有设计师因为设计院破产,自己失业没收入,选择跳楼结束这悲惨的日子。。。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肯定是不好的, 但想必这些设计师有自己的苦衷,连死都不怕了。
如此场景,早已不是凭我们一己之力可以挽回的局面了,别提设计院破产,就算没破产的设计院,大多也是连工资都发不上,各位从业者只能拿着两三千度日, 所以建议设计院的各位工作人员,特别是设计师,别硬磕这条前途迷茫的路了,适当时候可以趁早选择转行,条条都是大路,不止设计院这一条路。
最后,也想提醒各位面临失业的设计师,珍爱生命,放宽心态,别做傻事!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