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Severn
自特朗普上台推出“美国优先”后,中美贸易便开始打响,持续至今。期间,美国一直致力于减少与中国的贸易。
而这个目标终于在2023年达到。
2023年上半年,墨西哥首度创造历史,取代中国成为对美最大产品输出国。
美国人总算如愿以偿“摆脱”中国。
然而美国人不知道的是,美墨贸易火热的同时,中墨贸易也在飞速发展。
大批来自中国的商品、原材料,经墨西哥之手又输送至美国市场。
兜兜转转一圈之后,美国人还是未能摆脱中国制造。
美国另寻供货商
自1979年有统计以来,中美双边贸易额从曾经的不足百亿美元,飙升至2023年的6644亿美元。
几十年间,两国贸易往来量增长几十倍。
2020年之前,中美一度成为彼此最大贸易合作伙伴。
然而在两国贸易往来深度交织的同时,中美双边贸易失衡问题也愈发突出。
2006年9月,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攀升至229.6亿美元,创下美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大记录。
巨大的贸易差额,让美国人打响了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
实际上早在中国加入WTO之前,我国就是美国反倾销、贸易打压的最大受害国之一。
入世后,受限于关税壁垒等政策限制,反倾销一度成为美国打击中国产品进口的主要方式。
截止2004年6月,美对华反倾销就已达110起,成为全球对华反倾销最严重的国家。
我国遭到反倾销的产品种类繁多,主要领域也从最开始的低附加值轻纺、化工制品,逐渐转向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电子产品。
同时,美国还借助所谓的“绿色技术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构筑了一层层对华绿色技术性壁垒。
早期中国出口美国商品中,劳动、资本密集程度较高,商品结构极易受美国贸易壁垒冲击,尤其是农产品、医药产品、机电等行业。
一旦被美国人的监测机构盯上,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系列的调查和裁处。
加入世贸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不断升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比例趋于上升,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日益显现。
美国人便启用“337条款”武器,打着公平正义的幌子对中国企业展开调查。
凭借应诉时间短、律师费用高、调查内容专业等特点,337调查成为美国限制中国产品进口的又一主要障碍。
再到2018年,绵延几十年之久的中美贸易摩擦,在特朗普时代彻底爆发。
在美国对华逆差迟迟不见扭转、中国对外贸易往来高速发展的当头,特朗普率先打响对华贸易战,试图以政治手段制衡、打压中国。
禁止美国企业从中国采购电池,对在美中国企业进行频繁调查,将华为等中国尖端企业无端列入制裁名单,构建针对中国钢铁企业的超高关税壁垒...
一系列贸易打压政策下来,中美贸易争端彻底爆发,甚至一度演变为两国全方位的博弈。
特朗普下台后,美国对华贸易打压总体方向仍未改变,双方矛盾延续至今。
从结果来看,历经5年调整,美国人的确如愿以偿降低了中国在其对外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转而将墨西哥扶持为自己的第一产品进口国。
2019年,墨西哥一度超越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
尽管此后中国和加拿大很快将其反超,可美墨贸易往来势头依旧凶猛。
2020年7月,美国与墨西哥、加拿大签订《美墨加协定》,大量墨西哥产品以极低、乃至零关税的政策输送至美国市场。
因此到了2023年上半年,墨西哥彻底坐稳美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的宝座。
美国普查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6个月墨西哥对美出口总额达到2360亿美元,同比增速5%。
同一时期,中国对美贸易输出总额2030亿美元。
在中美贸易战进入第五个年头后,美国政府似乎终于实现特朗普的战略目标——降低中国在美国对外贸易中的权重,换掉中国这个供货商。
但殊不知,美国人从墨西哥大规模进口商品的同时,中墨贸易也在火热进行中。
墨西哥:我从中国进货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仅次于巴西的第二大经济体,也是该地区最重要的贸易大国。
对墨西哥来说,地缘和历史因素,让其不得不将美墨贸易摆在对外经贸的优先领域。
因此,美国一直是墨西哥第一大经贸伙伴。
但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也愈发受到墨西哥重视。
尤其是2013年两国确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经贸发展脚步日渐加快,规模持续扩大。
再加上墨西哥摆脱对美国经济依赖的诉求,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优势,让墨西哥自然而然将中国当成美国之外的重点外贸往来对象。
据联合国统计,2000年中墨双边贸易额不过18.23亿美元,2017年这个数字来到477.08亿。
18年间,翻了足足25倍。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对墨西哥贸易顺差也持续扩大,从2000年的8.47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242.02亿。
同一时期,虽然墨西哥从中国进口占其总进口的17.64%,远小于从美国进口的46.39%,但中国商品进入墨西哥市场的比重呈日益增长态势。
两国双边贸易规模持续走高的同时,合作贸易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从最初的轻纺织品、矿物原料、工业制品,拓展到后来的汽车业、能源工程、医疗器械等等。
而中美贸易战打响之后,两国贸易交流更加频繁。
2019-2022年间,中墨贸易以年均15.2%的速度迅速扩大。
尤其是2021年,两国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史无前例的866亿美元,同比增长41.9%。
此后中墨贸易额屡攀新高,每一年都在刷新记录。
中国成为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国,仅次于美国。
根据中国海关局的统计,这一时期中国主要向墨西哥出口液晶显示板、手机、机动车零件等产品。
而这些产品种类,恰恰与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的中国产业存在高度重合。
这意味着,美国人自以为将供货商换成了墨西哥,但殊不知那些运往美国市场的商品仍然来自中国制造,不过是贴上了墨西哥的标签。
以汽车行业为例。
近两年墨西哥汽车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出现一股汽车投资热潮。
据统计,汽车产业已经占据美墨制造业贸易额的四分之一。
可墨西哥汽车制造业繁盛的背后,是中国、欧洲企业的投资和落户。
为打开墨西哥市场,许多中国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快落户墨西哥,探索直接在当地建厂,或与当地代理商深度合作。
除此之外,大批中国代表性企业也纷纷投资墨西哥,如电子、航空航天、制药、电子商务等等。
随着中墨两国外贸关系的日渐密切,中美贸易联系只会愈发间接交融,美国试图将中国从全球贸易体系中剥离、孤立的意图注定失败。
这种情况再度说明,全球贸易早已成为一个各国相互交织、难分彼此的整体。
各大贸易成员国之间,归根结底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两败俱伤的中美贸易战
2023年3月上旬,《环球时报》曾针对美国对华贸易战展开调研,中美各有1500名左右民众参与其中。
结果显示,中美均有6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对华贸易战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受访者的认同率为60%,美国则为61%。
与此同时,中美均有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贸易战对自己的国家产生了不利影响,美国为59%,中国为53%。
从各个领域的具体数据来看,美国受访者普遍对中美贸易战持悲观态度。
这说明大部分美国民众,已经意识到贸易战的错误性。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报告显示,2019年白宫宣布对价值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后,这笔负担最后落到了美国进口商头上,接着又以商品涨价的形式转嫁给美国消费群体。
事实上,早在中美贸易战打响之初我国学者就做出过研究估算,认为美国会承担9成以上增加关税带来的损失。
正如美国媒体所言:“现在就连政府的贸易专家也得出了与经济学家一致的结论,或许该是拜登政府认真倾听这些声音的时候了。”
深受贸易战伤害的美国民众和商人更是表示:“我们不想再搭上5年时间,证实一件除了拜登之外谁都知道的事情。”
显然,取消对华经济制裁、结束两国贸易战,已经是美国大部分民众的共识。
从中美贸易数据角度来看,似乎也到了中美贸易战叫停的时候。
虽然美国政府从2018年开始对双边贸易设限,2020年全球经济又遭受疫情影响,可中美双边贸易还是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
2021年、2022年双边贸易额持续递增,2022年更是创下7584亿美元的新高。
如果不是美国主动挑起事端,两国贸易规模显然会更大。
这个数据说明,美国花费5年时间,以杀敌一千、自损一百的方式发动的这场中美贸易战,到头来沦为了一场笑话。
结语
为打压中国崛起、维系全球霸权,美国自2018年彻底打响对华贸易制裁。
制造贸易壁垒、加征巨额关税、制定反倾销法案,一系列措施下来,美国如愿以偿将墨西哥提升至最大贸易合作伙伴的位置,看似摆脱了中国这个供货商。
可到头来却发现,经墨西哥流入美国市场的产品下面,仍然印着“中国制造”的字样。
这一刻,中美贸易战注定失败的结局,血淋淋的呈现在了美国人面前。
参考资料
魏雅华.到墨西哥去![J].进出口经理人,2018(05):51-53.
王丽丽,李玉梅.美墨加新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贸易,2019(03):24-32.
曾思敏,王奕婷.中国与墨西哥对美商品贸易关系及趋势分析[J].北方经贸,2022(04):17-23.
举报/反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