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呢,有一件大事发生。根据多方媒体的消息,在3月12号这天,有三支部队越境袭击了俄罗斯的边境地区,进入到罗德州和库尔斯克州进行了一些破坏,并且一度宣称占领了一些村子,破坏了俄军装甲车。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支部队都不是乌克兰的部队,而是属于由俄罗斯人组成的反政府军,分别是自由俄罗斯军团、俄罗斯志愿军团、西伯利亚营。
另外在当日,乌克兰这边也针对俄罗斯境内发动袭击,乌军连夜发射了25架无人机以及9枚导弹,攻击了俄境内的几家炼油厂,导致两个油库起火。很显然,乌军的远程袭击,是与攻入俄境内的俄罗斯叛军进行里应外合。
不过没多久,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挫败了攻击俄本土的企图,打死了100人。俄罗斯国防部也将其归咎于乌克兰当局的阴谋。
我们来说说这件事本身,实际上针对俄本土的袭击,也不是第一次了,这一次比较显眼的,莫过于叛军配合俄罗斯当局,渗透进俄罗斯境内。实际上从战略角度来考虑,这么做的战略价值并不大,毕竟俄叛军的实力比乌军都弱,远不如俄边防军,他们肯定是无法在俄罗斯境内站稳脚跟的。不过考虑到当前时间点,我认为这次针对俄本土的突袭,有三个重要的目的。
其一,现在俄军在战场占据了主动权,正在持续推进战线,乌克兰当局通过破坏俄罗斯大后方的方式,来增加俄军后方防守的压力,从而要分出更多的兵力来注重防守,这样一来就能减轻前线乌军的压力。
其二,现在乌军更经历前线换下总司令,加上最近战事不利,乌军士气低迷,外界其实对乌军的组织能力抱有怀疑的。现在通过这样的配合,乌克兰方面也能传达出经历换帅风波后,乌军正在重组战斗力,并且这样的袭击也能鼓舞前线乌军士气。
其三,3月15号就是俄罗斯大选正式投票的日子,挑战俄大选前夕发动对俄本土的袭击,也是对普京的考验。通过袭击俄本土,引发俄罗斯民众对国内安全形势的担忧,从而某种程度上来说,对普京的参选也有一定的影响。
既然如此,我们再来看看普京这边的回应。
在事发一天后,也就是3月13号的时候,普京重申:在俄罗斯主权和独立受到威胁时,俄罗斯随时准备使用任何武器,包括核武器。有分析认为,普京再度亮出“核大棒”,也是对此次袭击俄本土事件的回应。
因为外界有传,那三支俄罗斯的反政府军,背后的实际支持者并非乌克兰当局,而是北约,因此北约有可能也参与了这次针对俄罗斯本土的袭击,这样一来性质就严重了,因此普京要再谈核威慑,来敲打北约以及乌克兰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