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财经讯,今天早些时候,长城汽车员工大批离职的消息引发关注。据一位长城在职员工对界面新闻确认,最近长城离职的员工的确多了不少。报道称,这一波离职员工中,有入职最短至2个月甚至7天的新人,也有超过10年、20年的“老长城人”。
据悉,长城汽车近两年人员变动频繁,人事大变动主要体现在高层上,低级别员工中则是外地人员流动频繁、保定本地人员变动较少。另据腾讯新闻报道,春节前后,长城汽车旗下哈弗、魏、坦克、欧拉等品牌多位中高层员工主动提出离职,其中至少有三位副总级别高层员工和超十位科长、部长(总监、高级总监)级干部。
仅去年一年,长城汽车被报道的高管离职数量就有6位之多。在长城众多品牌中,成立于2016年、被寄予厚望的魏牌高管更换最为频繁,8年内换了6任CEO。
对于甚嚣尘上的员工离职潮现象,长城汽车方面暂未作出明确回应。
长城汽车是中国最大的SUV和皮卡制造企业之一。目前,公司拥有哈弗、魏牌、欧拉、坦克、长城皮卡等品牌,动力包括传统动力车型和插电式混动、纯电动等新能源车型。产品主要涵盖SUV、轿车、皮卡三大品类,以及相关主要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及供应。
2017年因没能完成既定目标,长城董事长魏建军和总裁王凤英分别自罚年薪300万元和200万元,以此方式主动承担管理责任。不过自罚过后的长城并没有什么起色。
长城汽车2021年版本的股权激励计划显示,2021年-2023年,公司销量考核目标分别为149万辆、190万辆、280万辆,净利润考核目标分别为68亿元、82亿元、115亿元。
而实际上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长城汽车销量分别为128.1万辆、106.75万辆和123.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24%、-16.66%和15.29%。2021年-2022年,长城汽车净利润分别为67.26亿元和82.66亿元,其中2021年不及目标。
根据长城汽车近日发布的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显示,2024年-2026年,公司的考核目标是销量分别不低于190万辆、216万辆和249万辆,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2亿元、85亿元和100亿元。这一目标相比魏建军原先的计划已大幅降低。
有业内人士表示,长城汽车在销量上设置的目标过高,好高骛远之下不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和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长城汽车研发费用分别为44.90亿元、64.45亿元和55.02亿元,这与魏建军提出的“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1000亿元”相差甚远。
1月23日,长城汽车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数据显示,2023年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1734.10亿元,同比增长26.26%;扣非归母净利润46.82亿元,同比增长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