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家的印象中,鱼类是很爱吃蚯蚓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关于鱼的食物偏好,例如“鱼吃蚯蚓”这样的说法。
钓鱼者们在钓鱼的时候,普遍也都是用蚯蚓或者红虫作为鱼饵。
人们对于鱼的这个印象取决于他们观察到鱼儿的一些行为习惯,但其实这一说法并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和研究。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鱼儿真的喜欢吃蚯蚓吗?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五彩秦安),2024年1月15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鱼的食物来源】
首先,我们来说说鱼的食物来源。
鱼是杂食性动物。
鱼的品种不一样,吃的食物也是不一样的。
总的来说,鱼经常吃的东西有植物、蚯蚓、水草这三种。
吃素的鱼会以水里的水草和藻类为主,吃肉的鱼通常会等待水面上的小昆虫和浮游生物,或者水下的小鱼小虾。
还有杂食性的鱼,它们水草和昆虫这两种食物都会吃。
【不同种类的鱼食物偏好也不同】
我们再来说一说,不同种类的鱼是如何选择食物的呢?
在食物选择方面,它们非常明显地表现出了偏好和选择能力。
在自然环境中,鱼类往往会根据自身需求和环境中现有资源来选择食物。
一方面,鱼类会对特定的食物呈现出偏好,比如有些品种的鱼会更倾向于捕食昆虫,而另一些鱼类则更喜欢例如水草之类的水生植物。
从另一方面来说,鱼类也会根据食物的可获取性和自身的适应性来进行选择。
这意味着它们在不同环境中可能会选择不同的食物来源。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鱼类的个体生长发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片水域的生态平衡。
【鱼“吃”蚯蚓】
那么有人要问了,为什么钓鱼的时候用蚯蚓做鱼饵,哪怕是不吃肉的鱼也会上钩呢?
其实,并不是鱼爱吃蚯蚓,而是它需要蚯蚓补充自己的能量。
科学研究表明,鱼类寻找食物不仅仅依赖视觉,更多的是依赖身上的其他感官。
鱼类的嗅觉也非常灵敏,发达的感官不仅能使它们感知水面波纹的变化,还能够感知到食物是不是它们喜欢吃的种类。
蚯蚓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一点鱼类是能察觉到的。
除了蛋白质以外,蚯蚓体内还含有其他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鱼类的生长发育非常有益,并且食用之后鱼类不易得病。
正因如此,鱼类偏向于食用这种可以强身健体的营养物质。
在野外的鱼,虽然食物种类多样,但是“僧多粥少”,食物数量有限,而且这些食物大多都没有什么营养。
就这样,蚯蚓的出现自然使鱼类趋之若鹜。
有些时候,鱼就像人一样,具有好奇心。
上文中我们也说到过,鱼和蚯蚓是完全处在两个环境之中,蚯蚓并不在鱼的食谱内。
一个陌生的生物出现,自然会引起鱼的好奇心,想看一看这个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一好奇不要紧,直接就将自己的小命搭了进去。
除上述这些原因以外,蚯蚓被当成捕猎对象的还有一点原因就是,由于蚯蚓色彩鲜艳,且不具有攻击性,鱼很轻易地就能吃掉它。
【“小蚯蚓,大作为”】
蚯蚓不只可以作为鱼饵,还有其他的用处。大家不要小看一条小小的蚯蚓,它虽然个头不大,可是能给环境带来的益处却很大。
它们在地里钻来钻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有效地解决土地硬块的问题。
土壤松动了之后,更有利于种植植物,大片的植被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蚯蚓的排泄物中同样富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被植物吸收,使植物茁壮成长。
蚯蚓作为食物链最底端的食物,为较高端食物链例如鸟类提供营养,便于其他生物繁殖。
此外,蚯蚓还可以很好地使有机废弃物分解,防止有机废弃物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持生态平衡。
蚯蚓还可以入药。
在中药里,蚯蚓被称作地龙,具有清热止喘,活血通络的作用。
民间还有偏方说将蚯蚓洗干净剖开,用鸡蛋炒制,可以有效缓解头痛,咳嗽等症状。
当然这一说法还有待考证。
【小结】
鱼类并不是觉得蚯蚓好吃才把它当作食物,而是因为它们的感知力以及对营养物质的敏感度和觅食习惯有关。
尽管鱼类对蚯蚓的喜爱可能不像人们所认知的那样,但是蚯蚓作为鱼类食物链中的一环,它的重要性仍是无法代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