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开年,AI创业公司“月之暗面”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一举刷新国内AI领域最大单笔融资记录。
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小红书、阿里,老股东跟投等。本轮融资后,月之暗面估值达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80 亿)。
而“月之暗面”的创始人,正是90后汕头男孩杨植麟。
杨植麟是谁?
杨植麟来自广东汕头,高中时,零基础被选拔进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培训班,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夺得广东赛区一等奖,获得清华大学保送生资格。
清华大学就读期间,杨植麟的成绩总保持年级第一。
2015年,杨植麟以年级第一的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是清华教授唐杰得意门生。
随后远赴CMU(卡内基美隆大学)语言技术研究所(LTI),跟随前苹果AI负责人Ruslan Salakhutdinov和 Goolge AI智能首席科学家William W. Cohen攻读博士学位,并与多位图灵奖得主合作发表论文。
2019年,杨植麟仅花费4年时间就从卡内基美隆大学博士毕业。众多周知,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往往要经过六年才能毕业的。
毕业后,杨植麟还得到了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的职位。
2022年底,ChatGPT爆火之后,专注NLP领域,又有大模型经验的杨植麟开始受到关注。
2023年3月,寓意着“未知和神秘”的月之暗面成立,并完成2亿美元天使轮,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真格基金、今日资本等。据悉,作为主要创始人的杨植麟占股达到84.92%。
不到一年时间,2024年2月,月之暗面完成10亿美元的A轮融资,阿里领投8亿美金,红杉中国、小红书、老股东跟投,整体估值达25亿美元。
不得不惊叹,杨植麟就是一个可怕的天才。
月之暗面究竟是干什么的?
公开资料显示,月之暗面创立于2023年3月,是一家国内通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公司。
2023年10月,公司推出全球首个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智能助手产品Kimi AI。
说到Kimi AI,估计很多关注AI产品的网友都听过。
Kimi支持高达20万汉字的长文本输入,按OpenAI的计算标准约为40万token,是目前全球大模型产品中所能支持的最长上下文输入长度。
在2024年1月,Kimi智能助手的访问量达到142万。
月之暗面为什么会成为资方的追逐焦点?
关键词:AI
投资圈有个说法,哪里热门往哪投!
从去年ChatGPT的现象级爆火,到今年Sora横空出世,让AI成为资本市场上最热门的投资方向。
所以,中国的投资者都想挖掘出中国版的Open AI。
月之暗面,就成为中国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关键词:杨植麟
月之暗面的创始人配置,堪称国内大模型创业领域内的顶配。
一个杨植麟,目前国内做AI大模型的一哥。
此外,月之暗面的其他两位联合创始人-------周昕宇和吴育昕也值得关注。
周昕宇是杨植麟在清华的本科同学和好朋友,他在大学毕业后加入旷视,研究算法量产。
吴育昕则同样毕业于清华大学,以及卡内基梅隆大学,大学毕业后在Meta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工作。
顶配团队+热门项目,投资者怎么会不动心?!
如果要问最近什么词最“热”?
那肯定就是新质生产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位列要位。
而杨植麟和他的月之暗面,
不正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