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这春节也算是过完了,打工人们也都离开了家乡,开始新一年的打工生活,然而最近几年的就业环境大伙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无论是国际局势还是国内疫情的影响,使得很多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中国同样也不是例外,虽然依靠着非常稳固的根基和实力,中国没有一些其它国家受影响那么严重,但社会就业问题仍然是我们无法不做考虑的难关。
这不,今年的春招也算是开始了,大学生最头疼的就业问题来了,但今年的春招的门槛似乎有些离谱,大学生们看过之后,自己都乐了。
春招开启
随着各个院校纷纷开学,每年一度的春招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根据相关部门的可靠数据显示,几乎有7000多家央企和国企走入了大学的校园。
想都不用想,这种工作只管冲就完事了,只要能进得去并且稳定,那妥妥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看起来可以说是非常光荣了吧,但与之相匹配的,那就是让人望而却步的门槛了。
首先学历上那就必须是硕士起步,光是这一点几乎就可以刷掉一半大学生了,再然后这些企业的虽然说是不看出身的,但是谁都知道,他们招聘的目标肯定都是重点名校,单是这两条门槛,几乎就能让很多人奋斗一辈子了。
还有一些技术岗位招人也是非常有门槛的,要么就是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要么就是有过工作经验。
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能理解,毕竟学校课本里教的东西都是很片面的,所有具体的实际操作还都要在实践中进行,那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快的上手开始工作。
那么有工作经验就更不用多说了,实践过当然是更好了,但是春招基本上都是应届毕业生,哪里来的工作经验呢,怕不是只剩下勤工俭学的那批人了。
当然了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有些企业设置的门槛也是非常独特的,就比如某企业的应聘要求最起码要会七国以上语言,并且精通编程、汇算等专业技术。
好家伙,这招聘要求我估计超人来了都得摇头,但这种硬门槛的招聘,薪资同样也是非常高的,这种招聘算是特定人才招聘了,当然了这也还能够理解吧。
但有些企业卡颜值、卡性别就有点过于离谱了,把春招现场搞得跟选美大赛一样,多多少少是有点讽刺了。
当然了即便是门槛高,以中国人口多的优势来看,总是能够有人达到门槛的,但要知道可并不是达到门槛,就相当于找到了一份工作了。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公司需要的岗位人数几乎可以说是屈指可数的,这也导致几十甚至上百号人头破血流的争抢一个岗位。
再退一步讲就算争抢到了之后,公司内部还有一到三个月不等的试用期,只有完美度过试用期的人,才算是真正被录取,不得不说,这条件换唐僧来我估计都难留下来。
但如果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这些离谱的招聘要求也算是合理了,毕竟大学生仍然是一个鱼龙混杂的群体,谁也不知道自己招聘过来的人,会是什么样的牛鬼蛇神,那么为了避免这样情况的发生,这些公司也就只能提高门槛了。
不仅如此,每个公司都有自己企业文化,有些公司确实存在着自己一定的个性行为,但之前我们也谈到了,与这些离谱的个性招聘条件相匹配的则是丰厚的福利与薪资,所以从公司的角度来讲,这也算是在为自己的公司考虑。
并且现如今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居多,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有着大学生的学历到哪都能发光,但也正是这种心态荼毒了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如今网上一直流传着什么“00后统治职场”这种骇人听闻的事件。
这也更加滋养了年轻人眼高手低的想法,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残酷,也还没有被残酷生存打磨棱角,他们一直在自己的舒适圈里过着舒坦的日子,但当他们真正走上工作的道路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才是井底之蛙。
当然了这也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大学生仍然会选择脚踏实地,但他们会发现外面的世界完全与学校课本里教的不同,很多人会选择抗拒或者逃避工作,这也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现如今社会上的一大焦点。
大学生就业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一直都是社会上争议最多的热点话题,几乎每个临近毕业的大学生,在面临这样抉择的时候,都换把自己逼入一个焦虑的状态之中。
甚至很多大学生,为了避免做出抉择,宁愿重读考研,因为现如今的就业环境实在是太卷了,中国人口多是人尽皆知的,那么这也就注定了中国的人工价格薪资不会特别高,那么想要在拿到高额的薪资,自身过硬的技术一定是必要的,但是刚毕业的学生,又怎么能保证自己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呢。
那他们出社会就直接会面对残酷的生存之道,这和他们在温室培养出的性格或者对社会的认知是完全不符合的,所有很多大学生也就会抗拒就业,这也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难以解决。
现如今的发展是飞快的,这一代年轻人完全可以说是眼睁睁的看着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的一代,在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眼高手低都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是每一个大学生要自己亲身度过的难关,希望每一个学子都能找自己心仪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