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无限超越班2》最近真是热得不得了。

网上全是这综艺里的各种高能片段,有卖惨的、有互怼的、还有夸夸的。

慕名点进去一看,这综艺导师怎么这么熟啊。

郝蕾、吴镇宇、尔冬升、佘诗曼、惠英红......,这不就纯纯演技类综艺导师大杂烩。

不得不说,近几年的演技综艺真的是大泛滥,每年少说都要出一个两个来给内娱刺激一下。

而且也都是大同小异,节目设置全是演员演完导师点评,导师们也无非是口碑演技派和知名导演。

这些节目,美名其曰说是给内娱输送新的演技派,我看实则不然。

流量鲜肉小花一茬接一茬,导师们倒是岿然不动。

不如说,演技派节目不产职业演员,产的全是职业导师。

来来回回就那一拨人,不停辗转于各个演技类综艺换场子挣钱。

这些职业导师们,点评犀利、言辞恳切,一副对新人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但其实,他们在演技综艺上,都有不同的人设类型和不同的分工。

今天不如挑几个大家相当眼熟的,来给大家细分一下这些良心导师们都各自玩出了些什么花样。

贴脸开大派

代表人物:郝蕾

要说演技综艺里的严厉女导师代表,第一个想到的必是郝蕾。

毕竟她在演技类综艺里上热搜的次数,早就远远超过了她出道二十多年的所有话题了。

不提郝蕾过去的那些经典角色,时隔多年,郝蕾再次被人们所熟知,是在综艺《我就是演员3》中“扮演”导师。

她一身笔挺的小西装,珠圆玉润的往那一坐。

虽然面带微笑,但实打实像是教导主任,看着让人心生惧意。

而且不只是在这一个综艺,接下来的几年,她还参加过《导演请指教》、《来者何人》,还有最近的《无限超越班2》。

全是以导师的身份参加,穿着相似的西装,讲着类似的话术。

教导主任这个角色,在这些演技综艺中,完完全全被她拿捏住了。

毫不留情的贴脸开大都只是她日常的扎心操作。

就比如这段,在《我就是演员3》中,金子涵演了一段《想见你》之后,郝蕾直接辣评:

“你回去唱跳吧,你不是一个做好演员的材料。”

上来就直接否定金子涵,这话够扎心吧,可这只是郝蕾贴脸开大的冰山一角。

还有直怼包贝尔说讨厌他表演假笑。

建议李汶翰暂时别拍戏了。

怒评海铃说完全看不下去,要不是为了看小沈阳两分钟就灭灯了。

指名道姓的当面批评演员自身,算是郝蕾贯彻始终的点评方法之一。

当然,她也有几段被广为流传的演技教学,例如教不可置信不要瞪眼、演心机不要眼珠乱转。

但怎么说呢,在这些演综里,她的人设太单一。

就只是言辞犀利好老师,跟谁都能刚上两句批评一下。

人物形象过于片面,就会让人觉得,她这严苛耿直人设只是演技综艺发给她的套路,并不是真实完整的郝蕾。

挤眉弄眼派

代表人物:吴镇宇

近两年吴镇宇参加演技综艺的次数也是够多了。

什么《无限超越班1》、《无限超越班2》、《导演请指教》、《演技派1》全都有他当导师。

在过去的演综里,吴镇宇的毒舌人设就给观众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他的嘴简直不是一般的毒,随便一句反问都能噎死人。

对待男演员说不会演爸爸,他干脆问,“那你有爸爸吗?”

面对赵樱子假摔名场面,他直接质疑“为什么摔得那么假呢”。

对待小鲜肉说粉丝不同意拍吻戏,他又直击痛点反问“你连你妈妈都不关心,你还担心粉丝”。

第二季他的毒舌依旧没停,面对大家鼓励“鸡爪颠公”朱梓骁,他干脆反问:

还对着把演综当恋综上的金莎,干脆提问她愿不愿意和小19岁的男友演母子。

真得承认他这个戳人痛点的毒舌技巧真不是盖的。

他也算是不发言则已,一发言惊人。

从来不说没用的,不管你其他人怎么打圆场,我就永远要让氛围保持尴尬。

而且这次,在第一季的基础上,他还给自己的人设加了一点破碎感。

给大家上几个图就明白了。

这些表情,全是他看了学员们的窒息表演后的反馈。

态度啥样全都写在脸上。

除了那些他能吐槽的,还有另一位“家底丰厚”的向佐,让吴镇宇住嘴的同时变成了这样。

这挤眉弄眼的状态,完美诠释了下图。

巴掌甜枣派

代表人物:尔冬升

其实和前一类的吴镇宇差不多,尔冬升尔导也是典型的刀子嘴。

不过相比起http://dk919.th38.cn/i5252177.html吴镇宇的面部表达,尔导更喜欢面无表情地吐槽。

而且尔导还有一个特点,特别喜欢用比喻。

王楚然和他哭诉没有合适的角色,竞争太大,他就直接把王楚然比作花瓶。

朱梓骁表达自己为了谋生只能去直播卖鸡爪,他就说朱梓骁像鸡爪。

除此之外,他还说陈宥维演戏不懂得控制自己的五官,哭戏好像在嚼口香糖。

怼演技不好的张大大,找借口就算了,演戏起来双眼无神,还把一个为祖国奉献一生的科学家演的像小偷。

尔冬升的这些“尔言尔语”也一度被网友封为“反矫达人”。

在尔导这里,卖惨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在演综里看到尔导就可以放心,绝对让每一个有苦衷的矫情学员立刻闭嘴。

不过尔导还有一点和其他导师挺不一样,那就是总会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给演员们一顿批评后,再给点鼓励和小恩惠打打圆场。

比如考虑给被他批得狗血淋头的陈宥维发S级卡,说是为了帮助他选到更好的角色。

给在现场被他痛批的李智楠微博留言鼓励。

甚至邀请节目里被他淘汰的马苏、王锵、曹峻、王楚然去演他的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

这一套骂完再安慰的动作一做,尔导彻底成了严厉又温柔的导师代表。

可以说经过这几个演综,尔导这刀子嘴豆腐心的形象可算是彻底立住了。

其实从这些导师身上能看出,整个演技综艺的趋势,都有很大的毛病。

以培养新演员为目标的综艺,宣传重点竟然放在导师身上。

节目的热搜词条,导师相关永远占一大半。

节目的宣传海报,导师的脸必须得在最中间。

甚至于网友对节目的讨论和二创,也全都是导师的犀利调侃。

这种节目,2分钟的演员表演,总是会配20分钟的导师辣评。

说是挖掘职业演员,其实挖出来的全是职业导师。

说到底,这些演技综艺,走的都是一个套路。

请几个口头说自己是资深演技派的导师,一个负责严苛批判,一个负责表情反馈,再来一个打个圆场。

无论换多少导师,实际上都是换汤不换药。

一整套导师人设体系放在那,让这群本来就有演技的导师们来演而已。

这样固定的剧本下,导师们的痛心疾首,就显得有点假。

他们一个个在节目中痛批现状,不断感叹中国演员市场危矣。

看似悲天悯人愁绪满怀,但他们其实才是演技综艺中真正获利的那方。

人设已定,随便演演就能名利双收,参加这种节目,岂不快乐得要命。

内容分享:
【腾讯云】即时通信IM接入AI服务,高效构建智能聊天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