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我这个人啊就是脾气大,四十岁之前我太自以为是,动不动就发脾气,得罪了很多人,还好啊,我后来知错就改喽。”毛主席提到自己的脾气,说自己在四十岁时候发生了跟大的变化。

四十岁之前,毛主席性格急躁、作风生硬,一度被大家排挤。四十岁之后,毛主席却变得沉着练达,也很擅长团结他人。也正是因为自己性格的变化,让毛主席在革命道路上挥斥方遒,领导全国人民革命胜利,成长为了一个备受敬爱的领袖。

四十岁之前的毛主席为什么会性格急躁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毛主席意识到自己的性格不好呢?之后的毛主席又是怎样团结他人的呢?

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其实是和他所在的家庭环境分不开的,早期的毛主席非常刚强和倔强,其实就是毛主席生长环境的影响。

毛主席出生之前,家中其实有过两个孩子,但是都因为特殊原因,这两个孩子早早就夭折了。等到毛主席出生的时候,家里人就格外关注这个孩子,生怕他再出了什么意外。

“当时的母亲害怕我再出事,就把我送到了外婆家。”为了避免厄运的再次发生,毛主席的父母把他送去了外婆家抚养,这一去就是九年。

毛主席的外婆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家中已经有了几个孩子,但是外婆因为担心毛主席遭遇厄运,所以最宠爱的还是毛主席。无论是吃穿用,还是孩子间有了矛盾,外婆都会更偏爱毛主席多一点。

“正是因为外婆的关心,我也经常被其他兄弟姐妹嫉妒,生活虽然优厚但是还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外婆的宠爱让毛主席在这个家庭里受到了更多的嫉妒,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养成了毛主席爱沉思又倔强的性格。

毛主席九岁的时候,父母就把他接回了家中居住。毛主席的父亲毛贻昌也是一个倔脾气,碰上更倔的毛主席,二人经常争执,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爆发激烈争执。

“我们家的孩子很懒,也没什么大出息。”当着亲朋好友的面,毛主席的父亲就这么不留情面地评价毛主席。

“年轻的时候,只要听到别人讲我的坏话,我就一肚子火,控制不住自己。”尽管对方是自己的父亲,但是毛主席还是没有控制住情绪,当众就和父亲顶撞起来,甚至差点跳了水塘抗议父亲。

面对两个倔脾气,毛主席的母亲也很无奈,只能哄着两边的情绪,这场风波才算是平息了。

后来,毛主席参加了共产党和红军,即便有了崇高的理想和责任,但是毛主席的性格还是像小时候那样倔强,就连毛主席的亲弟弟毛泽覃也对哥哥的脾气非常抵触。

在一次红军会议上,因为毛泽覃不认可毛主席的做法,毛主席上了脾气就非要打毛泽覃,毛泽覃也不服气:“你在家里可以打我,但是在革命中你可不能这么来,你没有这个权利!”

因为脾气倔,在革命中,一遇到需要决策的时候,性格刚硬的对毛主席就总是和决策层出现争执,就连肚量大的朱德元帅也说过:“别人都不对,就你自己对!”

即便所有人都觉得毛主席的性格不好,但是当时的毛主席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依然还是暴脾气,还十分委屈:“你们谁爱说什么都没事,你们排挤我,我就走,看看谁对谁错!”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毛主席曾因为自己的脾气加上他反对当时“左”倾路线相悖,毛主席在此期间一度受到了大家的排挤,此后,红军受到了重创,此后,毛主席进行了更深刻的反思,一改前半生的脾气。

说来,遵义会议不止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也是毛主席性格变化的分水岭。

在此之后,毛主席一改之前的生硬作风,性格变得沉着冷静,成为了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人物,其实这也是因为毛主席心怀天下的必然之举。

遵义会议的时候,毛主席恰逢四十岁。当时的红军正在进行第五次的反围剿,正因为毛主席的性格原因,他总是态度强硬,对于自己的观点坚定不移,虽然说毛主席的作战经验丰富,路线也是正确的,但是他的表达方式却惹得很多人反感。

“你说的就是对的吗?你的策略万一是错误的,党和人民的损失可是不可弥补的!”对于毛主席一贯的处事态度,党内多数都很“看不惯”,大家甚至一度不认可毛主席的观点。

正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在党存亡的危机时刻,由于当时党内都不支持毛主席,毛主席就丧失了革命的领导权,当时红军的决策权就落在了曾经收到过苏联指点的专家李德和博古受伤,他们带领红军反围剿,结果全让红军损失惨重,迫不得已红军开始了长征。

看着红军损失惨重,毛主席开始意识到要不是自己的性格原因,也不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在毛主席给朋友的信件中,毛主席就曾说过:“我总是性格急躁,态度不对,讨人嫌,天下惟至柔者至刚,我在就知道这个道理,就是一直很难改正自己的脾气。”

“我自己受排挤是小事,但是要是因为我个人导致了革命的失败,那我就是罪人!”此后,毛主席就决定一改自己的性格,决定团结大家。

遵义会议是毛泽东处事方式的重要转折点。“这次会议之后,毛主席变得更加沉稳来,尤其是更善于团结大家来。

“贺子珍对毛主席的变化感触颇深。”

此后,经过长时间的淬炼,毛主席的性格慢慢变得收敛,对于外界的批评也变得更加注意方式方法,逐渐变得“练达”起来。

在后来的革命道路上,党内还是会经常出现意见分歧的情况,面对争执毛主席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态度强硬,而是先听取别人的意见,大家坐在一起商量给出解决办法。

洛川会议上,当时为了打击日寇,毛主席提出了红军要走“游击队”的路线,当时就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对此,毛主席耐心倾听,之后给众人讲述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走“游击战”的好处,大家听得心服口服。

1945年日军投降,事实也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也是最符合中国革命实情的。

建国之后,国家的建设和各方面的恢复工作是工作之中。毛主席对建设工作给出了重要意见:“不像是对待敌人,现在我们要面对的是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我们的工作更要注重方式方法,要注意团结大家,团结群众。”

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主席再一次重申了这一说法,他把“团结—批评—团结”比作是工作的公式,在全国人民大团结中进行工业、农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让新中国迅速成长起来。

毛主席让人倾佩的另一点就是他待人真诚。之前的毛主席性格急躁,知无不言,其实也正是他待人真诚,从不会虚情假意的表现。遵义会议之后,毛主席一改往常的急躁性格,变得沉着冷静,其实这种变化并没有改变他性格中待人真诚的优点。

在革命中,毛主席多次提醒统战工作的人员:“我们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真诚,态度要诚恳!”收到过毛主席指点的将领彭雪枫对毛主席的话坚信不疑,“正是因为毛主席的指点,让我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保持着诚恳的态度,工作也非常顺利。”

对于毛主席的脾气,很多名人都非常倾佩,翻译家和苏联研究专家苏哲曾经当众表达倾佩之情:“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主席您能从之前的脾气变得冷静沉着,从不发脾气,真是常人所不能!”

毛主席解释说:“我不是不生气,我只是吃了太多的亏,知道遇到事情要沉着冷静,否则就会给党和人民带来损失,我的脾气是必改不可的啊!”

回头看来,毛主席性格的变化可以从童年成长环境影响、身份和责任的变化影响,无论是刚强果断还是沉着达练,都是毛主席在领导革命中必须要做出的改变,只有这样的“领袖”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现在回想起来,40岁之前,我总是发脾气,但是40岁之后,我就更喜欢思考、不动气,团结了同志们,也让我自己心性更平稳了。”晚年的毛主席很庆幸自己当年的变化。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毛主席为了领导革命,却下定决心一改了自己的性格。为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改变,其中的痛苦淬炼我们不得而知,为了党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毛主席不愧是备受大家敬爱的毛主席!更不愧是一位伟人领袖!

内容分享:
【腾讯云】Lighthouse助力跨境电商业务扬帆出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