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渔船在金门海域翻覆事件持续发酵,闯下大祸、闹出了人命的台当局,至今仍然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纵使已和大陆方面展开正式沟通交涉,但仍旧是百般抵赖、推诿逃避,不愿承认肇事罪责。
对于台当局此种消极逃避态度,前民进党人、民意代表郭正亮,日前在做客台媒电视节目时分析称。在硬实力层面,大陆方面对比民进党当局拥有绝对的优势,仅靠大陆海警的反制措施,就能让民进党当局束手无策,更不要说背后还有更强大的解放军。
郭正亮
此种情况,民进党当局也很清楚,自知不是大陆的对手,无法再硬实力层面与大陆抗衡。故而民进党当局目前采取的策略便是“闭门不出”,躲着不断前推巡查执法航线的大陆海警,台军和海巡署船只几乎没什么大的反应。
当然,一直“闭门不出”也不是个办法,郭正亮认为,民进党当局的最终目的,是将此次大陆渔船翻覆事件“国际化”。而台当局措辞描述中所谓的“国际化”,只能说大伙都懂,但凡扯上“国际”必谈“美西方”,是其一贯做派。
台当局海巡署船只
所以台当局的如意算盘也不难理解,三个字形容便是“等美援”。妄图将大陆渔船翻覆事件,作伪包装成台当局是弱者的假象,抛上国际社会引来美西方的注意,吸引所谓的“国际观瞻”,而后靠美西方的介入撑腰,来在与大陆的博弈交涉谋得利益。
台当局能打这种如意算盘,其实也算不得意外,纵观岛内几十年来的历史莫不是如此。除了“国际观瞻”和“等美援”这一套,确实也拿不出什么新花样来。
美国大使表态
另一方面,美国近期在涉华问题上的表态,也值得加以关注。尽管没有直接提及近期的台海局势升温,但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却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专访时,明确指出“不想活在中国主导的世界当中”。
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接受专访
伯恩斯宣称,中国是比苏联还要强大的竞争对手,美中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具竞争性和最危险”的关系。但中美两国不能“离婚”,必须要实现共存,因为这关系到75万美国家庭的吃饭问题。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农产品市场,美国所有农产品出口的五分之一,都销往了中国,仅过去一年的对华农产品贸易额,就高达409亿美元。
一旦失去中国市场,美国大量农民家庭的生活将会遭遇重大影响,这对于目前本就经济下行、通货膨胀严重的美国来说,无疑将是一场灾难。
对于中美两国的竞争关系,伯恩斯强调中国希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的主导国家。但美国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美国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不想生活在一个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世界。
美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
总的来看,伯恩斯此番表态依旧是“老调重弹”。在此之前,伯恩斯就曾公开表态,宣称美国必须是亚洲的领导者,中国要追随在美国的领导下。
其各个时间段、各种场合下的表态,概括起来无非就是一句“美国第一,美国优先”,并且自认为美国对包括亚洲在内的全世界,都拥有绝对的领导权。
这也就不难解释美国政府,一再插手干涉台湾问题的底层逻辑所在。照伯恩斯此种表态来看,插手台湾问题,在美国政府自己看来,是践行其“全球领导权,亚洲领导权”的一部分,这也就更给了台当局“挟洋自重,倚美谋独”的不切实际幻想与信心。
再者,频繁打台湾牌,以此来牵制中国、迟滞中国的国家统一与发展,拖延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迈进,这也与伯恩斯所谓的“不想活在中国主导的世界,美国必须是亚洲领导者”主张相符。
本次大陆渔船翻覆事件中,美国方面实际上已经发表过,支持台当局的相关表态。
美国对台当局的怂恿支持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此前就在相关表态中明确指出,美国不希望看到任何一方改变“台海现状”,希望双方都能保持克制,这就更给了闯下祸端的台当局有恃无恐的信心。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
台军紧随其后宣布要“备战”,要向金门等外岛输送补给资源。台当局在与大陆随后的交涉沟通中,更是百般抵赖、狡辩不断,美国表态支持的效果可谓相当明显。
另一方面,作为本次事件中的直接肇事方——台当局海巡署,其现任署长周美伍,是台当局中不折不扣的“媚美派”。
此人早年间曾留学美国,学成返台后持续与美国保持密切联系,并积极鼓噪劝说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赋予海巡署使用更暴力手段,乃至是致命武力对付大陆渔船。
蔡英文与周美伍
而在其领导指挥下的台当局海巡署,更是台湾岛内,与台空军并列的“顽固台独分子聚集地”,可谓是将“顽固台独”和“媚美派”的要素占了个齐全。
中美的深层博弈
台湾问题本是中国内政问题,受不正当境外势力干涉插手的主要来源便是美国,台海局势升温与复杂化的主要源头之一,也是美国对台当局的一再支持。
台海局势是当今中美博弈的局部一点,在中国处在国力高速上升期、美国已经进入事实上的国力衰退期,且一再主张对中国打压围堵、施行不友好策略的背景下。
未来的台海局势,很有可能会因美国不断加深、加大力度的干涉影响,而变得长期复杂化。
如何在大国博弈的局部一点占据优势、争取主动、取得实际利益,将是中国在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