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父亲有一个妹妹,也就是我现在的姑姑。
两个人还不是亲生的,姑姑其实是父亲的堂妹,硬生生被父亲从百十里外抢回来的。
爷爷那辈是兄弟两人。
二爷爷年纪轻轻就去世了,留下二奶奶和一个小女儿,这个小女儿就是我的堂姑,当时才六岁。
那时候的女人不像现在,能独立,有自由。
二爷爷才去世不久,就被她的娘家人做主,带着孩子嫁到邻县了,距离我们老家有百十里路呢!
别看姑姑那时候年龄小,但是超级懂事,她不想走,想留在家里和大大以及哥哥们一起生活。
男方来接人那天,六岁的姑姑哭得跟泪人一样,又踢又踹,抱着门框挣扎着,硬是不肯上车,说非要等哥哥来了再走。
但是我爸却早都被二奶奶提前给支走了。
家里的大人都知道他们兄妹关系好,姑姑就像我爸的跟屁虫,走哪跟哪。
我爸也是,但凡有点好东西,第一个想的就是这个小妹妹。
所以姑姑走的那天,我爸根本就不知道。
二奶奶提前哄他说邻村有换大米的,让我爸一大早就背着小麦去换大米了,因为姑姑爱吃大米。
爸爸下午回来的时候才知道姑姑被带走了,而且走的时候还哭得那么声嘶力竭,以至于把一双小花鞋都踢掉在地上,只穿了一只鞋上的车。
父亲拿着姑姑的小花鞋,抹了一大把眼泪。
那时候他才16岁。
在家里沉默了两天两夜。
第三天一大早,父亲就背着个小包袱走了,包袱里装着姑姑的两件旧衣服和那只小花鞋。
跟他一起的还有村西头老张家的两个儿子。
老张家的几房老亲也是在邻县,和二奶奶再嫁的人家离得不算远。
三个毛头小伙子跟叫花子一样,一路走一路讨。
五天后终于到了二奶奶再嫁的那个村子。
六岁的姑姑哭得嗓子都肿了,二奶奶初到新婆家,害怕人家嫌弃,把亲生女儿用布条绑起来放在床头,就任凭她哭,哭累了自然就好了。
爸爸他们透过窗户看到姑姑可怜的小模样,三个大小伙子当场泪目。
他们要带姑姑走。
但是二奶奶断然是不同意的,她反问我爸:“你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娃娃呢,把她接回去怎么办?她以后要嫁人结婚,你还能管她吗?”
毕竟年轻,我爸血气方刚的。
当即就拍着胸脯保证。
“你放心,妹妹是我们王家的人,以后自然由我们王家管她,有我这当大哥的在,就少不了她一口饭吃,反正绝对不会把她绑在床上就是了。”
二奶奶再婚的男人是个青皮后生,好像也不太乐意她带个孩子,而且还成天哭哭啼啼,让一家人不得安生。
听我爸那么一说,男方家就巴不得他们赶紧把孩子带走。
二奶奶万般无奈,只好也同意了这件事。
姑姑说她到现在还有记忆。
当时三个哥哥轮换着背她回家,饿了就啃一些二奶奶给他们烙的干粮,吃饱了再到处去找水喝。
我爸爸嘴甜,看见一些赶车的人们就上前去套近乎,恳求人家能捎他们一段路程。
一路走一逛,这样回到家已经是一周以后了。
爷爷和奶奶对姑姑回家倒没什么异议,只不过是家里穷,已经有四个儿子了,再养活一个闺女,凭爷爷一个月十几块钱的工资,确实是力不从心。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我爸很快就参加工作了。
先是在镇上的铁匠铺里当学徒。
他也是在这时候认识我妈的,我妈家条件比较好,属于镇上的老户,街上人,有门面房出租的。
但是妈妈却比我爸大了五岁。
姥姥家人看中的是我爸聪明,肯吃苦,所以才愿意把女儿嫁到村里去。
我妈结婚时候的嫁妆可好了,姥爷和舅舅们花了大价钱,请了木匠在家里住了快一年,专门给她打了一套杉木的柜子,还有樟木的箱子和橱子。
结婚后,在舅舅的帮助下,我爸就去了县水泥厂上班。
彼时姑姑还在上学。
妈妈进门后首先就给这个唯一的小姑子换了一套新被褥送到学校。
爸爸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每个月发了工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姑姑发上几块钱的生活费。
姑姑的婚事也是我爸妈一手操办的。
姑父是我们邻村人,家里父母早亡,三个姐姐已经出嫁,他高中毕业后就回了老家。
当时亲戚们都不看好这门婚事,因为姑父家实在是太穷,他一个人住,家里连个像样的床子都没有。
可是我爸特别愿意,和姑父只聊了两次,他就帮姑姑订下了这门婚事。
大哥说啥就是啥,姑姑自然相信我爸的眼光。
姑姑结婚是我爸和三个叔叔亲自去送的。
兄弟四人凑钱给姑姑打了家具,置办了嫁妆,风风光光把这个唯一的小妹妹嫁了出去。
刚开始姑父只是在村小学当老师,他虽然话语不多,但是能写会算,是个比较沉稳内敛的人。
工作了一年多,我爸就开始在城里四下托人帮他找工作。
当时和我爸在水泥厂一起工作的同事,他舅舅在城建局是个什么领导,听说比较能管事。
正好也遇到内部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