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0年,一位科学家来到委内瑞拉的原始森林勘探资源,结果中途被两只直立行走的猿猴所阻拦。科学家大怒开枪射击,当场打死一只,但还没走出5公里,眼前的一幕让他流泪忏悔:“我是个罪人。”
相信你一定看到过这样的画面,一头巨大雄健的、可直立行走的类人猿——金刚,战斗力爆表,一猿单挑两头凶残的霸王龙,依然游刃有余,最后抱得美人归。
这就是2005年由彼得·杰克逊执导的电影《金刚》里面的经典画面,而那头雄健威猛的“金刚”形象的灵感,则是来自于《伦敦新闻画报》上的一张名叫德洛巨猿的旧照片。
该照片于1929年6月15日,刊登在《伦敦新闻画报》上,是由瑞士地质学家弗朗索瓦·德洛提供,该照片一经刊登立马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只见照片中一头已经死去的雄性猿猴,直挺挺的坐在一个木箱上,一根木棍顶住它的下颌,它双目圆睁,鼻孔微张,嘴巴也前突出。它的体表被毛发覆盖住,胸前的毛发呈白色。
据弗朗索瓦·德洛说,该猿人身高有将近三米,它和人类一样是直立行走的。但他的描述并不能使人们信服,因为那照片无法体现出该猿猴的身高、体重以及是否能直立行走。
面对人们的质疑,弗朗索瓦·德洛也不做过多解释,他总是带着自责的口吻一遍一遍重复的说道:“我见到了一只巨猿,它拯救了我,而我却射杀了它”。
原来,在1920年8月,弗朗索瓦·德洛率领着一支地质考察队前往欧洲最深的峡谷——塔拉河大峡谷,进行地质勘察。
塔拉河大峡谷是由塔拉河常年侵蚀而形成的峡谷,峡谷长82公里,深1300米,峡谷四周群山连亘、苍翠峭拔,谷中绿树滴翠,溪流潺潺,怪石卧波,环境十分优美,宛若人间天堂。
一天,趁着刚下完雨,天气较为凉爽,弗朗索瓦·德洛和同伴们便划着小船顺着塔拉河向峡谷内进发,去实地勘探考察。
一路上他们不住地赞叹着塔拉河大峡谷优美绝伦的自然环境。突然,弗朗索瓦·德洛看到远处河滩上两个巨大的身影在走动。于是,他们驱船向前一探究竟。
随着船的靠近,弗朗索瓦·德洛一行人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只见那两个身影淌着河水缓缓的朝下游走,它们一公一母,身高约有三米,浑身是毛,直立行走,像猿猴,又像人,姑且叫它们类人猿吧。
而那两个类人猿看到弗朗索瓦·德洛一行人后,也是吓得连连后退几步,差点被河中的凸石绊倒。双方都面面相觑,僵持了大概几分钟。
突然那个雄性类人猿朝着弗朗索瓦·德洛的船只走了过来,它一边走,一边比划着,嘴里咿咿呀呀,时不时还朝着峡谷深处指指,表情略微有点慌张。
弗朗索瓦·德洛他们也停了船,怔怔地看着那类人猿,人们听不懂它的话,也猜不透它想表达什么。
这时,一位有点秃顶的地质学家鼓了鼓气,对那类人猿比划着说,他们这群人没有恶意,只是想进峡谷里面看看。
那类人猿看着他的比划,停了一会儿后又朝着峡谷方向指了指,嘴巴里还是咿咿呀呀的说着,甚至,它还对弗朗索瓦·德洛他们做出了摇手的动作。
但是弗朗索瓦·德洛他们依旧听不懂他的话。突然,随着“咔嚓”一声响,那类人猿被怔住了,它双手垂立,表情复杂的盯着弗朗索瓦·德洛他们。
原来是弗朗索瓦·德洛的助手悄悄的拿出相机给类人猿拍了一张照片,那快门的声音过大,一下子惊扰了它。
突然那类人猿弯下腰,从河水中捡起一块石头朝弗朗索瓦·德洛他们扔过来,接着又不断的捡起石头朝着人群扔去。
弗朗索瓦·德洛被打得猝不及防,甚至有几个人被那石头砸破了头,鲜血直流。但那类人猿依旧不依不饶,嘴里一边怒吼着,一边不住地朝人群扔石头。
那母类人猿见状赶忙跑过来,试图阻止那头雄性类人猿的行为。但为时已晚,弗朗索瓦·德洛已掏出手枪,对着那雄性类人猿就是一通扫射,很快,它便倒在了血泊中,那头母类人猿被吓得赶忙朝着松树林逃去。
弗朗索瓦·德洛他们射杀了那头类人猿后,本想将它的尸体肢解或者剥皮留存做标本带回瑞士去,这也算是一次重大发现了。
但无奈,他们的小船不足以放下如此巨大的类人猿,而且他们也没有带足够的设备器械,况且他们还得在天黑之前完成勘察返回住处。
所以,他们只能对了那类人猿的尸体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便它的尸体抛在了河滩上。
处理完这一切后,他们继续划着船往峡谷深处驶去,一路上,河岸边的树林里一直沙沙作响,一些小动物慌慌张张的从林子里窜出来,然后朝着河谷外奔去。
弗朗索瓦·德洛他们又向谷中约摸行驶了五公里,山林中突然传出一声震天巨响。
“不好,有山洪!”一个人大叫一声。众人立马调转船头向谷外驶去。突然又一声巨响,人们一回头,只见河水卷挟着砂石嘶吼着,如猛兽般滚滚而来,气势汹涌,令人胆寒。
人们奋力划桨,但依旧划不赢这疾驰而来的洪流,小船很快就被洪流吞没,众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洪流中挣扎着爬了出来,而之前拍摄的照片也仅剩这一张。
“我现在明白了,那个类人猿估计是提醒我们前方有洪流!”弗朗索瓦·德洛恍然大悟道。其他人听了,纷纷低头不语。也许只有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才是天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