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9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会议强调,做好政府工作,要抓好三个统筹。其中之一,就是统筹高质量进展和高水平安全。从理论层面聚焦进展与安全这对关系,并将其放置在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时空尺度进行考察,可以发觉它所具有的中国化的特别内涵,对正确理解新时代国家安全进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中国政府工作的一次创新飞跃
世界经济进展史表明,促进进展与安全的协同和兼顾,是一国政府和执政党矢志不渝追求的基本目标,不断考验着执政党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通常而言,进展与安全具有内在联系且相互影响,因为经济进展是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安全稳定则是促进经济进展的必要条件。进展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会对经济政治社会造成严峻影响,而安全稳定的环境则更有利于促进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
如何统筹安全与进展
统筹高质量进展和高水平安全,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和世情对进展思路的重大调整和工作思路的创新。但要达到有效统筹的结果,既需要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两高型”安全进展理念的时代意义,也需要在战略计划法制政策等方面全面配合。?
第一,加强战略顶层设计和政策和谐。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进展压力,我们要继续保持努力奋斗的定力,不能把一时困难归于无解而丧失信心。这就需要政府抓好战略的顶层设计,把“两高型”安全进展战略思路全面贯穿于战略设计始终,制定出长期综合进展计划,明确进展目标和安全保证措施,统筹各项资源和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进展。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政策层面的统筹和谐,要把需求与供给、公平与效率、政府与市场、短期与长期、国内与国外等各种同安全和进展相关的因素进行通盘考虑。
第二,全面依法治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各国进展实践表明,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水平越高,人民安居乐业的程度就越高,国家安全的水平也会越高。因此,加强法治化建设是提升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由此来看,我们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要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统一起来开展一体化建设,以法治化手段加强安全治理和监督,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确保各项进展活动在法制框架内进行,有效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三,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定打赢科技攻坚战信心。科技创新是高质量进展的保证,也是高水平安全的条件。这意味着,只有切实提高国家科技水平,才能为国家高水平安全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我们绝不能因一时科技打压而放慢或者放弃科技创新的步伐,要继续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抓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作为根本任务来抓,用好新型举国体制,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确保粮食、能源资源安全。
第四,加强风险预防与应急治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除了通过高质量进展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来应对安全风险之外,我们也需要加强风险预警和风险治理,针对频发的“舆论战”“金融战”“信息战”等外部风险,以及国内进展安全领域的风险,着力加强监测预警和防范应对,构建起一套健全的应急治理体系,提高风险应对和应急救援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进展稳定的大局。
第五,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也换不来进展和安全。从长远来看,中国和全球各国的高质量进展仍旧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互助,中国和全球各国的高水平安全也离不开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因此,我们应继续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上积极而为,继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保证进展中国家利益为基本诉求,以改变不平等的全球经贸规则和秩序为目标,全面参与国际事务,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建设一个和平、安全、稳定、繁荣的世界。
总而言之,只有坚持进展与安全并重,统筹好进展与安全的关系,和谐好统筹计划和工作推进,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连续进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