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癌症数据发布了!
今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在《JNCC》上发布了2022年我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
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为482.47万,新增死亡病例约257.42万人,我国每年患癌的人数仍在不断增加。
一、一方水土养一方癌?
2023年,中国癌症地图公布!
根据《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首次公开的各省级癌症流行情况来看,我国癌症发病类型具有地域差异性,为大家敲醒警钟!其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
• 肺癌仍是头号杀手
2016年全国新发癌症中,肺癌以83万的发病人数位居首位,而且近年来,肺癌也有年轻化趋势,相较于美国年轻患者4%的发病率,国内发病率比美国高了整整3倍。
• “穷癌”下降,“富癌”上升
传统最常见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穷癌”近年来发病数据有了明显下降趋势,但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富癌”发病率却出现上升势头,专家解释可能和久坐、精神压力大、肥胖等因素有关。
• 区域性癌症与生活习惯相关
数据中还指出不同地域高发的癌情并不相同,比如湖南、广西、海南等省份口腔癌发病率高,这几个省份的人都有一个共同饮食习惯就是吃槟榔。而河南、山西等地却因为喜好滚烫的食物,导致食管癌的发病率飙升。
二、恶性肿瘤早期的表现,早识别能救命!
很多临床患者一确诊就是晚期,但实际上,癌症并不是突然发生的,细胞的癌变过程都需十几年的时间,只是大家都没能及早发现而已,身体的一些异常症状,甚至小不适,都有可能是癌变的表现,尤其是这5个表现。
1、不明原因出血
频繁鼻出血,排除其它外伤、气候或高血压等因素影响,可能是鼻咽癌、血液病等肿瘤引起。
2、突然长肿块、结节
肿块结节如果超过1厘米,且有增大迹象,肿块质硬、实性,肿瘤边界不清,活动性较差。恶性可能较高,要特别重视。
3、持续疼痛
长期无法正常缓解的疼痛,也可能是肿瘤早期信号。比如头痛伴随恶心、呕吐、视力变差等症状往往可能是肿瘤造成的;颈部经常感觉有紧张、压迫感,伴随面部水肿,也可能是肿瘤压迫上腔静脉造成血流受阻所致;胸骨后有灼烧感、下咽难受,也可能是胃食管等部位癌症引发。
4、莫名发烧
突然发烧,且持续时间过长,尤其是超过十天的,如果不是病毒感染、感冒、免疫等病因,应该高度警惕肿瘤合并的发热症状。
5、身体消瘦疲乏
不明原因的暴瘦,体重大幅度降低,也可能是癌症的表现。另外经常感到疲乏,无法通过休息恢复精力就要警惕了,可能是因为癌细胞增殖过程中免疫力不断下降导致。
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上症状,一定要重视起来,不确定的话可以及时去医院筛查,看看是否与癌症原因导致,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如何防癌?记住94岁肿瘤院士的5条防癌“处方”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表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但要注意的是,市面上所谓的防癌保健品或是偏方,大多是智商税,并不能起到防预的作用。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临床肿瘤学家孙燕院士总结了五张“防癌处方”,供大家参考:
1、吃饭七分饱
孙燕院士把控制体重作为防癌不可缺少的一环,特别是饮食上,建议吃饭坚持7分饱的养生原则,减少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2、控烟是头等大事
如今癌症的高发,和我们生存环境的致癌因素脱不了关系,比如最常见的吸烟危害,院士建议应当严控吸烟,除了源头控制烟草生产,还有消费者积极戒烟,才能有效降低慢性病(包括癌症)的发病率。
3、生活规律,少熬夜
规律的生活作息也是防癌的重点。有研究显示,经常熬夜或者睡眠不足、不规律的,免疫功能会受损,还会对消化系统和精神力,以及心血管、内分泌功能造成全面性的伤害。
4、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有效地防癌,长期的监控很关键,孙燕院士建议防癌一定要坚持定期体检,别看现在没什么症状,但往往癌症早期病症不明显,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灶,并尽早处理。
5、调整自己的情绪
有学者发现,精神不健康也会成为恶性肿瘤发生的一大诱因,比如过度紧张会导致人体长期受应激刺激,免疫力会下降,让癌细胞有可乘之机。所以日常最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积极的精神愉快状态,身体也会更健康。
总的来说,想要预防癌症,日常就要少做高危致癌行为,特别是上述的常见情况,身体有异常后也要及时重视,定期检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解决可能的病症,更好的保持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1]《健康科普|肿瘤早期有何症状?这5大报警信号要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1-04-20.
[2]《癌症早期可能的九大症状!早发现能救命~》.雅安市人民医院2023-04-14.
[3]《做肿瘤大夫58年,我有五张防癌处方!听听这位90岁院士的话!》.健康时报.2019-06-1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