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是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另外,在喝水过程中,除了控制好饮水量之外,还要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那么,喝水时哪些问题需要记住了?
摄入充足的饮水量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1.降低血液黏稠度
平常适当喝水对身体的好处有众多,比如说能够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对于高血脂的人群来说,一定要及时的补充足够的水分,从而才能够保证身体维持正常的运转。
有很多人每天饮水量不足,从而就会使身体缺水,不仅会使血脂出现升高的情况,同时也会使血液循环变慢,从而影响到身体健康。
2.排毒减肥
每天摄入足够的水,最大的优势之一是通过饮用水进行生产管理。具有清洁肠道、排便和清肠健胃的效果,及时饮水能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及时排出体内毒素,具有排毒减肥的效果。
3.稳定体温
人体表面的神经是通过外界温度和水分进行调节的,通过及时补充水分,能使人体达到正常的生理机制,建议把水温控制到32~42℃。
出现口渴时2~3个小时就会出现极度缺水,容易引发不良症状,导致体温升高、恶心等不良特征。
4.预防感冒
一年365天,四季变化,气温有所差异,避免会出现受到风寒感染,诱发感冒发烧症状,这也属于正常的生理反应。在短时间内如果受到外部还不刺激,诱发的感冒症状或因细菌病毒感染有所影响。
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比如咳嗽,流鼻涕,咳痰,咽喉肿痛,口干舌燥等现象发生。这时应多喝水,排毒消炎杀菌,促进自身新陈代谢能力。
喝水时,一半热水兑一半冷水,会对身体有危害吗?不妨了解
如今很多人只有在感到口渴时才会想起喝水,但是,这种情况下往往就会产生一个动作:用热水与凉水兑成温水饮用。
这种一半凉一半热的水叫作阴阳水,若是长期饮用,是否会给身体产生伤害呢?其实主要取决于冷水的质量。
放凉之后的水主要指的是纯净水、矿泉水、白开水等多种水,如果将这两种水结合在一起,大家其实可以放心喝,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如果用自来水,绝对不可取,因为自来水是经过净化消毒,然后储存在清水池中,再通过管网输送到各家各户。
在运送过程中,由于水管老化生锈的原因,水质容易发生二次污染,里面会含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如果经常用这种水兑热水饮用,会给身体带来严重危害。
喝水虽然是平常事,但是大有讲究,应牢记这5点!
1.不要一次性大量饮用
喝水的情况下,由于有些人感觉多喝水可以促进健康,因此短时间会一次性过多饮用水,水分一次性摄入太多容易细胞水中毒。
肾脏功能是代谢水分的主要人体器官,一次性喝很多水会给肾脏功能提升压力,引起慢性肾脏病。建议我们选用数次小量饮用水的方法来获得身体所需要的水分。
2.未完全烧开的水不可以喝
在平时大家千万不要喝,没有完全烧开的水,如果长期喝这种水患上膀胱癌,直肠癌的几率会增加25%左右。
只有当水温达到100度之后,磷酸盐和亚硝酸钠这两种有害物质才会随着蒸汽的蒸发大大减少。水烧开之后,最好再继续煮沸三分钟左右,这样的白开水是比较安全的。
3.喝水的时候最好喝白开水
白开水是最安全的,但是夏天的时候,人们会因为天气太热而选择冰水,觉得可能会解渴,其实是错误的。冰水不仅不能太解渴,还会因太凉而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夏季一定要多喝一些温水。
4.喝水最佳时段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水,可起到通便、润肠的作用;午睡后,13:00~15:00之间喝一杯水,可起到防止春困、降血脂的作用。
晚饭前喝一杯水,可以促进人体膀胱功能、排肾毒,还可预防胆结石、肾结石等疾病。晚上睡觉前喝一杯水,可以养阴,防血稠。
5.晨起应该多喝水
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内部的水分被呼吸、皮肤和体液消耗代谢了很多,所以清早起床应该喝点水,缓解一下身体缺水的状况。
而且,夜间消化道内的食物也差不多被消化干净了,晨起喝一杯水能够将胃肠冲洗一遍,将残渣等排出体外。
另外,因为夜间没有补充水分,所以血液的黏稠度升高,清晨及时喝水能够稀释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
延伸阅读——喝水越多越好吗?一天喝多少比较合适呢?
喝水不能“越多越好”,因为人体需要合适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但过量饮水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不适,甚至引起危险。
饮水量的大小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饮水量为1500-2000毫升(约6-8杯水),但实际需要依据身体特征、环境因素、健康状态和饮食情况来确定。
温馨提示:水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能够调节人体的电解质平衡,如果身体缺水,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多喝水,即使不渴,也要喝一点。
因为人在口渴时一般已经达到了缺水的状态,也要注意少吃高盐的食物,这样也会增加对水分的吸收,对维持生命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