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谢筱白
点击关注,我们一起进步
一声枪响,市场开始——抢跑。
这让市场回到了一个久违的状态:惶恐。
尤其下午14点30分过后,熟悉的GJD没有出现,更让下跌加速,甚至发生了——踩踏。
326家跌停!
我庆幸的是:
还好15点收盘了,不然照这个趋势延续一下,千股跌停是大概率的。
这引出个问题:
流动性危机又卷土重来?
01
如果真是流动性危机,那这也太讽刺了。
毕竟,昨天最大的消息莫过于:
瑞银测算,GJD年初至今,通过ETF净流入A股的资金估计已经超过4100亿元。
并且高盛还站出来表示,他们要“抄底”,理由是:
放眼全球都没见过如此坚定的、大规模买入。
另外,降准又降息,经济复苏速度并没有如期而至,这意味着:
还有大量的流动性在金融机构中淤积。
过剩的流动性,会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提供一个宽松环境,这也会让GJD有更充足的筹码。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流动性危机,这也太夸张了。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02
从消息面上来看,这是新规加旧疾引发了这次预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调整。
首先是媒体证实,关于量化的“新规”将进一步收紧。
一是存量募集资金将逐步清退;
二是后续再募集杠杆不得超过2倍。
又是要求出清又是必须降杠杆,这自然让风口浪尖的量化再成众矢之的。
那么,在昨天市场开始向大票切换,今天早上市场情绪爆棚的,部分资金站上成本线的背景下:
换你是量化资金,面对前途未卜的监管(是不是来个一刀切),你会怎么办?
顺势全面出货,是非常合理的选择。
反正都是“背锅”,索性一步到位。
所以,我们看到微盘股指数暴跌9.69%,全市场天量成交13700亿,创近一年来新高。
但我们的体感还好,原因无他,从前天、昨天开始,我们不断在“圈子”示警:
小盘股已经逐步出清。
03
这并非我们未卜先知,而是我看了一下瑞银的报告,其估算:
GJD净流入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中证2000ETF的资金比例分别为75.9%、12.9%、6.7%和4.5%。
换言之,GJD主要买的是权重股大块头,其他小盘股只是在流动性溢出下的“雨露均沾”。
那为何今天,GJD没有故技重施,再次一锤定音?
一方面固然有“抛压”的影响;
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策略成为“明牌”的背景下,一定会出现大量的资金参与“交易预期”,具体而言:
1.抢先在GJD之前,布局大块头;
2.GJD拉升以后,卖出套现。
这不等于给人做嫁衣裳了嘛?明摆着被人“薅羊毛”吗?
04
基于此,今天GJD选择性“看不见”,让人捉摸不透,但非常容易理解。
事实上,在这波“新规闯祸,量化背锅”的行情中,GJD的选择就尤其重要。
他们到底选择更有信心的买入300,还是买入更稳重的高分红的红利板块,决定着未来市场的走势。
但我们发现:
他们什么都没做.......
当然,这才是14点30分以后,大家都开始慌不择路的原因。
“拯救大A”是梦想,但“赚钱养家”才是现实.......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这么理性。
尤其是前期踏空,这两天开始买进的散户们,心态很容易发生剧烈变化,甚至上头,开始反向抄底。
基于此,我下午在“圈子”里,狂喊:不要补仓!
道理不复杂,目前这个局面,是GJD高度控盘的,他们都不出手,我们急什么?
另外,被禁止卖出的机构,为啥今天又能卖出?又是谁允许的?
答案很明显。
为啥允许卖出?
因为禁止得了一时,禁止不了一世!
机构的赎回压力始终都在,并且这个压力随着市场的上涨,只会越来越大。
这跟水位上升,需要开闸泄洪是一个道理。
所以,我们看到,今天资金净流出超八百多亿资金。
但这足以解决前期积累的赎回压力吗?
我不知道,但我确定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你去逆势操作......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面对被高度干预,又无法做空对冲的市场,我们唯独能做的就是:
提高容错率,在承担可控的风险下,尽量去跟随。
05
当然“牛市多暴跌”的说法,想必今天很多大V都会提及。
但今天成交量、换手率巨大,都说明:
眼下要么是阶段性顶部,要么是空中加油动作。
但具体走出哪种预期,其实对我们影响都不大。
毕竟,我们现在的仓位已经降低了到了3成,进可攻,退可守。
结语
作为一个已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是需要付出很贵很贵的代价,远超我们想象。
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追随自己的命运,接受自己被浪潮推到随便什么地方......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保持足够的开放性和对自我的诚实,坚守某种坐标,某种让内心镇定的东西,那么命运就会像河流上的浮萍一样,往前飘。
尽管在颠簸,但过程中仍有其稳定性。
这不就是一个充满未知又美好,值得期待的一个人生。
人生如此,股市亦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