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人星光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曾经因为对“它”的误判,
导致我们付出了上万亿的代价。
那场波云诡谲,
埋葬无数国人辛酸的溃败之后,
有一位巨星站了出来,
曾经他两次冒死,
守护了我们三十年,
后来他不顾一切,
为中华所有人托举起了明天!
他叫,顾诵芬。
1930年2月,顾诵芬降生,
寒冬时节踏雪而来,
命中注定是为了这天下,
要背负这人间。
他五岁爱扛枪,
七岁生宏图梦想。
那年七七事变,
日寇的战机划过头顶,
丢下罪恶的炸弹,
爆炸所产生的火光,
和浓烟仿佛近在咫尺,
玻璃窗被冲击波震得粉碎。
顾诵芬仰望苍穹,
追着硝烟愤怒大喊:
我长大了要设计飞机,
保卫祖国不受侵略不受屈辱!
高中毕业,
他一口气报了三所大学:
浙大,清华,上海交大。
志愿是清一色的航空系,
他的成绩太出色了,
被三所大学同时录取。
1951年,
顾诵芬自上海交大毕业,
被分配到了沈阳航空工业局。
那会新中国穷啊,
搞航空无异于痴人说梦。
老大哥苏联又送图纸又送材料,
友好的和啥一样,
可是,当糖衣纸褪去,
内里包着的却是一颗“苦果”,
他们不教我们设计,
图纸也一知半解,
没有核心技术,
全然满盘无用,
我们拿什么保家卫国?!
在每一个像这样的历史关头,
在每一个一筹莫展的十字路口,
有的时候,所谓天降的国运,
其实就是一个人。
顾诵芬,
这位生来就是航空领域的天才,
作为沈阳飞机设计室气动组组长,
吼出了气吞山河的壮语:
“仿制而不自行设计,
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
我们没有任何主动权!”
再无出路,唯有血拼,
在没有任何指导参考文献,
经验技术极其匮乏的条件下,
他居然只带着一群,
平均年龄只有22岁的设计团队,
凭着几个三角板、曲线板,
小风洞、废针管,
就设计出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
歼教1!
这是新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
喷气式飞机,
当时周总理知道这个好消息后,
激动无比,但还不宜公开,
只好说了一句:
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者们,
以后他们要做无名英雄喽。
顾诵芬,
后来做了快60年的无名英雄。
他完成了中国首型初级教练机:
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的设计,
首次建立起了,
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
1964年,
国外飞机不时侵犯我国领空,
空军急需新型战机保家卫国。
在这种时代紧迫感下,
歼-8战斗机立项。
不幸的是,
总设计师黄志千突然遇难,
于是作为副总设计师的顾诵芬,
和其他几名骨干临危受命,
担当起总设计师的职责。
这位工作狂,
拼起来完全是不要命。
在试飞试验中,
歼-8飞机出现抖动,
当时发动机开启100%转速开动,
产生巨大的吸力和高温,
人一旦被卷进机尾,
就是粉身碎骨。
就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
顾诵芬冒死跨过试飞警戒线,
站在高速运转的机身后头,
靠手中毛线的飘动状态,
找到了问题所在。
只是,
要解决这个跨音速抖振问题很难,
举步维艰,十年未解。
顾诵芬长时间超负荷工作,
不慎摔倒后失去知觉,
清醒后再次陷入昏迷。
医生把他救回来,
他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决定自己随战机上天观察。
年近半百,大病初愈,
他其实已经不具备空勤身体条件,
更何况还有潜在的坠机风险,
可是很显然,
顾诵芬再一次不顾一切。
他乘歼教-6战机起飞,
紧跟歼-8试验机,
观察贴在歼-8身上的毛线流动情况,
两机间距不超过10米,
这么近的危险距离,
稍有不慎发生碰撞,
后果不堪设想!
毫无畏惧的顾诵芬,
最终凭细致的观察,
破解了这十年抖振难题。
业内对他就两个字:叹服,
要知道,
一个总师坐歼击机上天,
放眼全球飞机研发界,
那都是极为罕见的!
就是这样的拼命和努力,
换来了歼-8的成功首飞,
这是第一架,
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空高速战机!
1980年12月,歼-8交付部队,
苍穹之上,
它守护中国人30年!
随后,顾诵芬被任命为,
歼-8Ⅱ飞机的总设计师,
因为对歼-8系列的重大突破贡献,
世人誉他为:歼-8之父。
而就在他为航空拼搏的同时,
中国发生了另一件大事:
第一架国产大飞机运-10,
成功首飞!
运-10的出现令世界无比震惊,
它颠覆了欧美想象,
被称为划时代的航空工业明珠。
这架国产大飞机,
是一代人的欢欣和希望,
只是首飞后的遭遇,
却令所有人始料未及。
由于资金出现大量缺口,
再加上国外利益集团掣肘和阻挠,
运-10研制被要求突然停顿。
其总设计师马凤山为此四处奔走,
几经跌宕,
可运-10终究难逃悲凉命运。
第二年计划彻底终止,
它躺在上海飞机制造厂里,
逐渐锈蚀成了一堆废铁......
一代国产大飞机,
如此魔幻结局,实在可惜,
更令人痛惜无比的是,
后来,
因为对大飞机发展方向的误判,
我们付出了更为沉重的代价。
在大飞机发展路线上,
我们决定先和美国麦道公司合作,
再和空客合作研发。
可是第一步就因误判走错了,
麦道因为本身飞机设计短板,
后来被波音一直吊打,
最终因资金断裂被波音收购。
原本我国要和麦道合作的大飞机,
就此宣告全面停产。
波音和空客等航空公司趁此机会,
挤满了中国的蓝天,
赚得是盆满钵满!
空客更是狮子大开口,
张嘴就是10亿美元的技术转让费,
还不愿意给具体的技术转让内容,
明摆着就是欺负你中国没大飞机!
而当年为了给麦道的飞机腾地,
把运-10生产线上的所有装备,
包括型架都当成废品全部卖光,
马凤山等人,
耗十年搭起的本土生产线,
就这样一夜之间消匿不见,
技术资料损毁殆尽,
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才,
也纷纷流失,
“几十年没有研制飞机型号,
年轻人全部跑光了,
从事其他的工作,队伍溃不成军。”
这是运-10最可悲的地方,
从平台到团队,再到生产线,
都彻底消失在错误的发展路线上!
总设计师马凤山,
亦郁郁而终……
后来几十年里,
用于购买国外大飞机的钱,
粗略算来上万亿,
此事令人痛心疾首,欲哭无泪!
马凤山
教训如此沉痛,
但也总是有人,
执着于此,没有放弃。
当年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
走出过三位“中国之光”:
一位叫屠基达,“歼7战机之父”,
一位是马凤山,运-10总师,
还有一位,就是顾诵芬。
马凤山带着遗憾走了很多年后,
顾诵芬,
成为新一代国产大飞机的推动者。
2001年,
国内因为新一代国产大飞机,
争执不下。
71岁的顾诵芬为此奔波数月,
整理出调研结果:
军用大型运输机,
有70%的技术,
可以和民航客机通用。
如果中国能造出军用大型运输机,
那么必然有能力,
制造出民用国产大飞机!
当时,
很多人并不同意搞大型运输机,
但顾诵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坚持。
因为,
这是国产大飞机崛起的关键一步,
这是曾经无数人的遗憾和期盼!
他一定要圆此凌云志,
立马白云间!
在他作为试飞评审专家,
在他不断努力和推动下,
2013年,
国产军用大型运输机运-20,
成功首飞。
也是到首飞那天,人们才知道,
原来顾诵芬,
竟一直患有直肠癌……
殚精竭虑的日日夜夜,
也是他受病魔折磨的日日夜夜!
而运-20的成功,
令中国拥有了制造大飞机的能力。
四年之后,
万众期盼的国产民用大飞机,
C919,横空出世,成功首飞!
蓝天白云下,山河苍茫中,
告慰曾经的所有人:
今日重起高楼,宴宾客!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业宏途,
顾诵芬,
是功不可没的国之栋梁。
从大飞机专项设立,
到四代机技术预研,
再到最新的前沿科技的探索……
他始终参与、
关注着中国航空事业前行的方向。
从歼教-1,到初教-6,
从歼-8到歼-8Ⅱ,
从ARJ21翔凤客机专家组组长,
到国产大飞机评审专家,
他始终是中国航空界,
一道无私奉献的身影。
卓越一生,国士无双,
他配得上这世间最好的荣誉:
航空金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航空研究院终身荣誉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是中国航空领域,
唯一一位“双院士”,
也是航空工业唯一的,
航空报国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他更被盛誉为:
新中国杰出的飞机设计大师。
过去这些年,
他捐飞机模型,捐工资奖金,
这里捐8万用于建设校区,
那里捐10万用于助学奖金。
前几天,
顾诵芬刚刚度过他94岁寿辰,
这位时代楷模,
晚年之乐就是关注祖国航空,
他说:
“我们现在还在买波音空客,
希望自己的飞机尽快量产,
飞行在国内的航线。
我的身体要是还好的话,
我一定奔腾在设计生产第一线!”
有的人,
一辈子背负使命匍匐在地,
却足以令我们仰望一生,
因为他本就是高山。
咏世德之骏烈,
诵先人之清芬,
君子如其名,
顾诵芬,
就是这样的一座巍巍高山。
为歼-8系列战机,
他奋不顾身冒死而为,
为我们守护30年蓝天。
为国产大飞机,
他拖着癌症病躯披肝沥胆,
为我们托举起星辰大海的明天!
如此功勋赫赫的巨星,
如此顶天立地的脊梁,
当与中国航空辉煌同在,
当得世人永恒的致敬和颂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