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云】推广者专属福利,新客户无门槛领取总价值高达2860元代金券,每种代金券限量500张,先到先得。

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上,谁掌握了流量,谁就可以引导舆论,从而获得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所谓的网红们,正在毫无底线地,用以下三种见不得人的手段兴风作浪,疯狂引流。

一、摆拍视频,编造狗血剧情

2024年春节最火的既不是央视的春晚、也不是各地人潮涌动的景区,而是某网红在巴黎的卫生间里,被捡到了一套内地小学生的寒假作业。

央视管这种新闻叫做“新黄色新闻”泛滥。

什么是“新黄色新闻”?

截图来自“百度词条”

百度词条解释:所谓的“新黄色新闻”,是指一种具有煽动性的、格调不高的新闻类型,通常不具备较大的社会价值,纯粹是对大众趣味的无底线迎合。

在这位网红博主的视频里,既无巴黎服务员出镜,也没有学生妈妈证实,全凭这位网红一人三寸不烂之舌自圆其说。

特别是其夸张的表情。不得不说,这位网红的演技还真的不错。

但是,就是这种充满狗血剧情的“新黄色新闻”,竟成了春节现象级热点。

这位网红两条关于“寒假作业”视频分别点赞595万和184万次,粉丝数达到了1907万人。她这次又欢快地收割一波人气和流量。而大众得到的是什么呢?也许只有一地的鸡毛

这种毫无价值的“新黄色新闻”之所以会泛滥,本质上就是某些网红对大众低级趣味的无底线迎合。

因为,在他们眼中,什么能够带来流量,他们就会做什么事情。

二、蹭热点,“抢劫”大众注意力

福建游神,可能是今年春节最亮眼的民俗活动。而且,它已经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声名远扬到了海外。

很多网友都说,全网都要来福建看“咚咚咚”。

但是,哪里能吸引大众的眼球,哪里就有追逐流量的网红。

近日,正当福建长乐区举行热闹的游神活动时,一位网红竟在现场COS起了赵世子

这位网红的行为,不仅引来现场观众的唾弃,网民们更是骂声一片。

一位网友对网红的COS行为做出一针见血的评论:

“好比信佛的人去上香,一个游客扮演佛祖坐桌子上还接受香火,一点也不尊重别人”

这位网红立马道歉了。

可道歉时,还硬说是当地文旅局邀请其来参加活动

但是当地文旅局可不背这口锅,马上发声从未邀请这位网红参加游神活动。

尊重当地民俗,是一个游客和普通市民的基本礼仪。但是有些网红,心里只惦记着自己的那点流量。

因为,在他们眼中,什么能够蹭到流量,他们就会做什么事情。

三、开口胡说带节奏,热衷道德绑架

春节前夕,一场冻雨和暴雪突袭湖北。导致大量返乡乘客被迫滞留在武汉,途经湖北的返乡车流,也被堵在湖北地段高速公路上。

武汉城区内,有大量被冻雨压断树枝掉落在各小区和道路上,给居民出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不便。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四十多年的武汉人,我也是头一次看到这种情景。

就在湖北各级政府全力清理积雪时、就在村民们自发救助被困人员时,网上各种对湖北的无端攻击、指责,甚至谩骂此起彼伏。

有说湖北党员干部集体除雪是集体作秀

有说湖北老乡向被困人员售卖泡面是趁火打劫

还有说湖北人集体拿冻雨当作除雪不力借口的。

这位自媒体人在短视频中说道:

而湖北的网友们,急着给大家科普什么是冻雨。下雨就下雨,堵车就堵车。湖北的网友非得拉着你给你科普冻雨是啥目的?工作不到位就是不到位嘛。湖北的朋友们啊,做人要厚道。

看来,还是带节奏的内容更容易收获流量和点赞。

在他流量不多的作品中,这一条可以算作是顶流了。点赞1.4万,转发1万,点红心1.7万。

为什么这些自媒体这么热衷于抹黑别人?

因为信口开河,张口胡说带节奏就有流量啊。

你们去过实地没有?你们做过调查没有?你们向当事人了解过具体情况没有?

请问,你们这样做人,厚道吗

这一类网红和自媒体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消费公共资源,为自己赚取流量。

这背后的动机究竟是什么?真是“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请公众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不要再被这些人牵着鼻子走!

#记录我的2024# #精品长文创作季#

内容分享:
全球2000+节点无盲区覆盖,注册即可免费使用
Top